恒大造车“壮举”:车未造成,地却拿了不少

恒大造车“壮举”:车未造成,地却拿了不少
2021年05月25日 17:41 潜观研究所

文 | 庄周

自2018年和贾跃亭“牵手”造车,恒大造车已有三年时间。三年里,PPT造车、烧钱圈地、拖累业绩等质疑声不断,但股价却一路“披荆斩棘”,一度市值超比亚迪,拿下中国车企市值榜榜首,应了那句“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

许家印在年初业绩会上表示,计划四季度生产,明年大量交付。背靠健康和地产的恒大汽车,能否打破“未卖出一辆车”的标签,实现新能源汽车全球龙头目标,答案或即将揭晓。

01

恒大汽车还是恒大健康?

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车,进军新能源车,似已酝酿多年。一切要从“地产大亨”许家印和“远渡重洋”贾跃亭的恩怨情仇开始。

早在2018年,恒大健康斥资67.5亿港元获得了法拉第未来(FF)45%的股权,靠着财力实至名归成为FF第一大股东。自此,贾跃亭等来了金主爸爸,许家印开始了造车梦。

不久之后,就出现了许家印前往FF美国总部考察的官宣照片,照片里,许家印神采奕奕,调研FF研发部门、体验FF91、与管理层侃侃而谈……而那个曾经活跃在C位中心的贾跃亭却只留下了几张侧脸照。消息发布的当日,股价单日大涨14.59%至9.19港元。

然而,双方蜜月期不久,因控制权和资金问题闹上了法庭。在2018年的最后一天,宣布“劳燕双飞”。

最终,恒大健康获得了FF的32%优先股权和FF广州南沙造车基地(2018年4月,FF旗下公司睿驰以3.641亿元拍下此地,总面积约601亩)。此外,双方在争夺更多境内员工人事权上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最终许家印将多数广州和上海员工收于麾下,贾跃亭则保留了更多的北京员工人事权。

与FF分道扬镳后的许家印,并未放弃造车,反而愈发坚定,开始了“买买买”的节奏。仅2019年,恒大及旗下恒大健康收购及入股了9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相关公司。

用许家印2019年在恒大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峰会上的发言总结,恒大的造车理念是“买买买、合合合、圈圈圈、大大大、好好好。”

恒大重金买入的有:一是与国际公司合作并购,大手笔买入多项专利技术;二是与多家国际工程公司合作研发新车;三是邀请多名国际设计大师设计车型。这也给了恒大汽车宣发“海量专利”的底气,但一些业内解读为“拿来主义”。

去年6月,恒大健康再以3.795亿美元收购国能电动汽车瑞典公司(NEVS)剩余股权。此后,股价进一步飞速抬升,与此前的涨幅更不能“同日而语”(2020年6月前股价基本为一位数值,6月后基本是两位数值)。

8月26日,恒大健康改名恒大汽车。恒大汽车“借名”上市成功,让多少同行艳羡不已。蔚来、理想、小鹏汽车赴美上市相对坎坷,在上市途中就遭到了烧钱、质量、难造车等质疑。

成功改名的恒大汽车,股价一度超过比亚迪,拿下中国车企市值榜榜首。如果从2018年6月25日开始进军新能源车的收盘价4.6港元,到截止今年5月21日的收盘价41.2港元计算,两年多时间,恒大健康股价升幅已达795.7%,市值从398.3亿港元暴涨到4024.8亿港元,涨幅911%。

恒大汽车股价受捧,一方面源于国家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政策利好因素。《2020胡润世界500强》数据显示,2020年,蔚来、小鹏汽车市值分别上涨2254%、843%。另一方面或源于自身卓越的“营销技能”和超级“朋友圈”。

早在更名前几周,恒大汽车一口气发布了旗下6款纯电动新车以及全新logo,其中包含了2款轿车、3款SUV和一款MPV车型。同时,还透露共同研发14款车型。

在业内看来,恒大的“壮举”是有悖造车常理的。一般车企造车会逐阶段推出车型,再分批次上市交付。比如,蔚来汽车基本按照一年上市一种车型的节奏,2018年12月上市了ES6,2019年12月上市ES8,2020年7月上市EC6,2021年1月上市ET7。

今年4月19日的上海车展上,恒大更是一口气亮相9款车型。不过,在本次车展当中,恒大汽车并没有允许参观者进入车内,只能在较远的地方拍摄。有网友质疑,恒大展示的是“车模”,所以“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焉”。恒大这种反常态行为也不止出现一次。去年12月,恒大发布恒驰官宣图时,被网友扒出轮胎装反而贻笑大方。

不过,显然以上的种种反常,也影响不了恒大的融资节奏。在地产圈,许家印的“过亿”朋友圈已在圈内广为流传。如今,他的朋友圈也对“造车”产生了兴趣。

去年9月,恒大汽车就以每股22.65港元向腾讯、阿里、红杉资本、滴滴等战略投资者配售1.77亿股股份,募资40亿港元。

今年1月,恒大汽车又向6名投资人定向增发9.52亿股新股,引入资金260亿港元。参与定增的投资者包括成宇控股有限公司、上宇有限公司、和益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翠林全球投资有限公司,以及陈凯韵和刘明辉两名自然人。

其中,陈凯韵是香港著名富豪刘銮雄之妻,刘銮雄曾是香港华人置业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刘明辉为中国燃气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陈华和黄光苗均为地产开发商,在深圳拥有多个地产开发项目。

受此消息影响,次日,恒大汽车股价一度暴涨超60%,收报于45.35港元,刷新了股价新高历史。

3月25日,许家印拿到了恒大汽车改名后的第一份年报。2020年,恒大汽车营收达154.87亿,同比增加175%,毛利润达26.95亿,净亏损77.4亿,同比扩大54.93%。

恒大汽车虽已改名,但业绩基本“仰仗”健康业务,而“股价发家致富”的汽车业务却成了拖累项。年报显示,恒大汽车健康管理和新能源汽车分部收入分别为152.99亿元和1.88亿元,新能源汽车分部收入仅占整体收入的1.2%。

此外,健康管理分部收入大幅增长208%,但因旗下养生项目降价促销影响,恒大汽车整体毛利率从2019年的33.49%,下降至2020年的17.4%。同时,新能源汽车分部收入同比2019年6.6亿元大幅下降71.61%,其中锂电池销售额仅为8262万元,同比减少约5亿元。

截止2020年末,恒大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已累计投入474亿元。其中,249亿元用于收购核心技术和研发费用,225亿元用于工厂建设、设备采购、零部件采购等。公司不到30亿的毛利,相对于近500亿的投入更是微乎其微。

尽管如此,对于“不差钱”的恒大真正的考验,至今仍未量产一辆车,未来还存诸多不确定性。正如威马汽车沈晖在微博调侃“恒大汽车就差汽车了”。

02

恒大汽车还是恒大地产?

“地产大佬”许家印造车,身上的“地产”标签没有撕掉,反而更加凸显。

“房地产模式造车”,在恒大看来是“相得益彰”的创新之举,在一些人眼中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许家印创办恒大,正好房地产的“牛市”,赶上了最早的一波红利。1996年,在住宅被确立为经济新增长点的这一年,房地产市场触底反弹。成功操盘了珠岛花园项目,为中达集团净赚2亿的许家印离开了老东家,创立了恒大。第二年,恒大首个开发项目金碧花园首期开盘当日售罄,创下当时广州楼市销售的奇迹,许家印名声不胫而走。

2008年,上市被搁浅的恒大正赶上多个项目预售期,许家印急于回笼资金“解渴”。他找到了香港地产大佬郑裕彤,这次谈判持续了三个月,为了取得郑裕彤的信任,许家印每周都要和郑裕彤吃一次饭,并去郑家打牌。功夫不负有心人,恒大最终顺利拿到了郑裕彤、美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等5.06亿美元融资。这一年,恒大销售额突破百亿大关,首次跻身房企百亿俱乐部。2016年,恒大还曾超越万科,成为中国销售规模最大的地产商。

在恒大地产跨越式发展的同时,高负债等质疑声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去年房企融资监管趋严后,恒大身陷“债务泥淖”。“三条红线” (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倍)新规对于负债高企的企业来说,相当于“釜底抽薪”,目前恒大三项均不达标甚至负债有上升趋势,2020年,恒大的净负债率为153%,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为83.4%,现金短债比为0.54,恒大依然处于“红色档”。其中资产负债率较2019年,增长了2.91个百分点。

恒大给出的回应,是要在2021年6月30日将净负债率降至100%以下,2021年前现金短债比达到1以上,2022年前将资产负债率降至70%以下。

为了达标,恒大可谓绞尽脑汁,包括引入战投,售卖子公司股权等。在筹资方面,已超母公司两倍市值的恒大汽车算是第一大功臣。

5月13日,中国恒大发布公告,集团较恒大汽车12日收盘价折让20%,即每股40.92港元配售2.6亿股,出售恒大汽车2.66%股权,配股金额约106亿港元。截至5月13日,中国恒大及其联系人持有恒大汽车67.64%股份。从去年8月至今,恒大汽车进行了三次融资,募得超过400亿港元。

不过,让恒大汽车贴上“地产”标签的不是“卖股驰援”母公司,而是津津乐道的“房地产造车模式”。

早在2019年的业绩会上,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表示,恒大造车会建模型和政府讲支持条件。比如拿地,会和政府谈要汽车建设配套的生活用地,让土地项目产生的销售收入和盈利覆盖掉造车亏损。夏海钧称,拿到大规模的土地配套支持来覆盖汽车亏损是恒大在汽车产业的盈利模型也是核心竞争力。另外,夏海钧表示,恒大还可以推行买楼送车,将车的费用计入房价。

去年12月,房车宝集团在深圳揭牌,被称为全球第一家覆盖房产、汽车线上线下全渠道交易服务的互联网科技服务集团。房车宝也被视为许家印的“房车合一模式”铺路。

然而,说好了一边造车一边建房,车未造成,地却拿了不少。

恒大汽车板块下,已有超过30家子公司可开发房地产。这些公司拿的地既有工业用地,也有住宅用地。以2019年为例,恒大汽车板块旗下公司总共拿地700万平方米左右,其中约有一半为住宅或商业用地,剩下的为工业用地。

去年11月,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项目情况调查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提到,要详细报告恒大等企业2017年以来在当地投资和拟投资的汽车整车及零部件项目,包括土地占用、建设内容、项目进展、完成投资等情况。一般工业用地价格相对便宜,同时,多数地方为鼓励新能源行业,会折扣出让土地。恒大,这盘棋着实精妙。

一般而言,造车先是设计产品,再根据工艺采购设备,建厂施工,量产等,而恒大却是“本末倒置”。未产车先建厂,这也是恒大被业内诟病的第二大“反常理”行为。

去年5月,恒大动力科技集团常务副总裁吕超的离职感言有些耐人寻味:

“房地产造车”模式,与汽车发展规律多有碰撞,若不彻底改变行为方式、造车理念,则很难成功。

到底是汽车“救”地产、健康,还是地产、健康“反哺”汽车?傻傻分不清楚。

早在2018年,恒大就称要2-3年内年产规模达100万辆。今年4月车展上,恒大再次宣布,今年四季度,恒驰汽车将全面启动试生产,明年大规模交付。这次,恒大会兑现承诺吗?

敬请期待潜观研究所关于恒大汽车的后续系列观察文章。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