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青苑
编辑丨六子
在行业寒冬中顶风前行,这个岁末的乳企们安静了不少,不过君乐宝是个例外。
先是乐源君宏牧业发生重要股权变动,大股东从君乐宝控股的乐源牧业,变更为网红乳品企业认养一头牛;半个月后的12月18日,君乐宝又与蜜雪冰城达成战略合作,其中奶源建设是合作的主要内容。“君乐宝通过此举,将更好地介入到现制领域”,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在紧锣密鼓布局的背后,正是君乐宝冲刺上市的“野心”。2022年,君乐宝乳业集团副总裁仲岩在接受《石家庄日报》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正式启动IPO(首次公开募股)上市项目,争取在2025年完成上市”;2023年12月28日,据河北证监局网站披露:君乐宝已正式启动A股IPO。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堪称乳企IPO扎堆之年,公开资料显示,共有14家乳企在这一年先后启动上市计划,不过除了澳亚集团、骑士乳业先后成功上市,结果普遍难言美好。比如认养一头牛,被证监会的“48问”搞得颇为尴尬,在今年2月便撤回了IPO申请;完达山乳业则在2023年就主动终止了IPO,20年上市路一地鸡毛;最有意思的是红星美羚,2022年被深交所终止上市审核后,竟然一纸诉状将深交所告上法庭,并在公开信中吐槽称:上市比唐僧取经还难!
即使在2022年成功登陆港交所的澳亚集团,表现也并不理想,上市首日即破发,然后股价一路下跌,不到一年时间,市值蒸发逾30亿港元。而在广西百菲乳业于今年12月16日发布公告,主动撤回上市申请后,还在为上市做最后努力的君乐宝,俨然成了“全村的希望”。不过与难兄难弟们比,君乐宝同样有不少硬伤,其中三鹿阴影、负债高企和盈利能力差等问题,都可能成为君乐宝上市之路的绊脚石。01「历史留下的一道伤」君乐宝诞生于1995年的石家庄,作为一家初创的地方小企业生存不易,况且身边还有三鹿这样的中国乳业领头羊。不过在创始人魏立华的带领下,君乐宝还是迅速站稳了脚跟,在1997年销售额便突破了千万元大关。而这也成为君乐宝下一步“借势”发展的本钱,没点儿实力怎得巨头垂青?随着中国乳业进入“黄金十年”,液态奶也迎来大爆发,作为当时的行业老大,三鹿自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于是,同处石家庄的君乐宝进入三鹿的法眼。1999年,三鹿以品牌价值和70万元的资金入股君乐宝。至此,君乐宝成为三鹿旗下生产液态奶的子公司,并更名为石家庄三鹿乳品有限公司,开始以“三鹿君乐宝”的品牌名称生产销售酸奶产品。在巨头加持下,君乐宝过了10年安稳日子,与中国乳业一同进入黄金期,尤其在酸奶领域发展势头十分强劲,在2007年营业额一度达到4.6亿元,跻身中国酸奶市场三甲之列。但好景不长,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鹿奶粉成为众矢之的,并最终导致破产。而君乐宝也不可避免的受到牵连,在被勒令停产的情况下,几乎迎来灭顶之灾。
值此风雨飘摇之际,魏立华还是有魄力的,通过抵押房产去银行贷款,于2009年斥资3390万回购三鹿股权,及时撇清关系,并在2010年转投蒙牛怀抱。其时,蒙牛斥资4.7亿元拿下51%股份,成为君乐宝的大股东。而君乐宝也借此恢复生机,迅速走出巨额亏损泥潭,2012年销售额便蹿升到20亿元。不过,虽然在经营层面及时止血,但在品牌层面,三鹿始终是君乐宝身上的一道伤。在2017年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魏立华曾表示:“从三鹿事件发生以来,我从来不去公共场合,从来不参加什么演讲,什么MBA、EMBA的课,我从来不去,你去了基本上100%的老师都讲三鹿的事。”显然,对君乐宝来说,三鹿的阴影始终如影随形。比如在2014年,君乐宝召开奶粉上市发布会的第二天,在部分媒体报道的引导下,“三鹿又来了”的声音迅速成为舆论场的主流。而紧接着,以线上销售为主的君乐宝奶粉,其售卖网站也被愤怒的网友黑了,所有订单被全部清空。都说时间是最好的治愈良药,但却未必适用于资本市场。在IPO的关键时刻,企业的一切过往都会被放在显微镜下,被公众、媒体和投资者吹毛求疵的审查,一切早已愈合的伤疤,都会被无情揭开。02「成于低价,也困于低价」不过换个角度看,我们必须佩服魏立华的“不信邪”。据《中国企业家》报道,在君乐宝奶粉刚上市时,白送都没人敢要,甚至收下了也会拿去喂狗。但魏立华依旧乐观:“没事,现在狗也相当于家里的成员,慢慢总会接受的。”魏立华“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坚持,最终得到了回报。2019年,君乐宝奶粉全年产销量达到7.5万吨,超过1亿罐,同比增长62%,成为全国配方奶粉销量第一品牌。据了解,当时的国内市场,无论是进口奶粉还是国产奶粉,一罐的价格普遍在三四百元左右,而君乐宝的定价只有130元,并通过厂家免费直供到家得线上渠道优势,率先在对价格更敏感的农村市场打开局面。显然,君乐宝成功的最大功臣,就是低价策略。但正所谓福祸相依,市场端的迅速崛起,却成为了资本端的硬伤。因为低价,往往意味着盈利能力差。2019年蒙牛中期业绩会上,蒙牛财务总监郭伟昌表示:"君乐宝的毛利率低于蒙牛水平,把君乐宝剔除之后,财务报表将得到明显改善。未来收购标的的利润率必须高于君乐宝,这是我们的原则。"据蒙牛财报显示,2017年和2018年,君乐宝的净利润为2.25亿元、3.79亿元,净利润率仅为2.2%、2.9%;而蒙牛的同期净利润率为3.38%、4.64%。与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相比,伊利和飞鹤在相同年份的净利润率则分别是8.82%、8.11%和19.68%、21.55%。很明显,净利润率与竞争对手的差距之大,让蒙牛心里很不爽,君乐宝被嫌弃了。于是,在2019年7月1日,蒙牛发布公告称,与鹏海基金及君乾管理订立股份转让协议,以总额40.11亿元出售了持有的君乐宝51%股份。
与蒙牛分道扬镳之后,君乐宝开始展现上市野心,并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在《2019年河北省奶业振兴工作方案》中,明确表示“支持君乐宝乳业集团主板上市,拓展融资渠道”,并确认此事由河北省证监局负责。与此同时,君乐宝也意识到低价策略是企业上市的硬伤,迅速实施高端化突围。比如在产品层面,2019年推出高端低温鲜牛奶品牌“悦鲜活”;在2022年5月,一口气发布诠臻爱、臻唯爱、新乐臻三大奶粉单品,剑指外资与头部国产品牌把控的高端奶粉市场。同时在品牌层面,君乐宝也玩起了“高端局”,今年先后成为《歌手2024》的独家冠名商,以及赞助十大中国国家队出征巴黎奥运会。农业部干部管理学院研研究院陈瑜表示,君乐宝的业务线不够聚焦,且研发实力仅处于第二梯队,短时间内想实现冲高并非易事。同时,在行业寒冬中乳业竞争持续升级,尤其是近两年的新国标转型,导致价格战愈演愈烈,也对君乐宝的高端化转型造成严重冲击。03「急于扩张带来债台高筑」在2022年宣布启动IPO的同时,君乐宝还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在2025年销售额达到500亿。不过君乐宝最近一次公布营业额数据,是2021年的203亿元,也就是说要用四年的时间实现营业额翻一番,难度不可谓不大。于是君乐宝在冲击高端化的同时,果断开启资本并购模式,希望走一条迅速扩张的捷径。2021年初,君乐宝投资拿下奶酪企业思克奇食品的控制权,开始布局儿童奶酪棒市场;2022年初,君乐宝2亿元战略入股国内最大的水牛奶品牌云南来思尔,在扩张产品线的同时,加码西南市场。到了2023年,君乐宝的并购步伐骤然加快,按时间线来捋,至少6次投资并购:2023年初,入股奶酪行业创业公司酪神世家;2023年6月25日,再度出手收购来思尔智能化和来思尔乳业的股份,取得对来思尔的绝对控制权;2023年7月31日收购陕西的银桥乳业,持股比例为80%,成功进入西北市场;2023年11月8日战略投资酸奶创业品牌茉酸奶;2023年12月21日战略投资益生菌乳酸菌研发商一然生物。
然而随着商业版图的迅速扩张,也带来了负债率高企的“后遗症”。截至2022年12月31日,君乐宝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为资产总额约210.89亿元,负债估算为163.72亿元,负债率约为78%,远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的45.06%。比较来看,与君乐宝规模相当的飞鹤乳业,2022年的资产负债率仅为27%;而伊利、蒙牛两大巨头的资产负债率则为58.66%和57.52%。显然,在行业内遥遥领先的负债率,对资本市场来说就是财务风险,是随时可能引爆的定时炸弹。最近的例子是四川的新乳业,据港媒《共工新闻社》报道,12月20日,新乳业因信披违规被四川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原因是其2023年半年报存在信息不完整、不准确问题。而这一事件所暴露的,正是企业的高负债率和财务风险问题。财务数据显示,2023年末,新乳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70.47%,位居乳品行业首位(该年正是君乐宝的疯狂并购之年,相关财务数据未发布,负债率仍停留在前一年的78%)。有意思的是,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谈到君乐宝的高负债率时,曾把新希望作为正面案例,“就像新希望也曾大规模并购,将企业规模和品牌效应做大。为了以后上市的含金量更高,我觉得高负债率是阶段性的,没有任何问题。”但事实证明,过高的负债率意味着不确定性,如果不能短期内释放风险,就会成为上市企业的致命问题。正如《共工新闻社》在报道中所言:规模化增长并非万能,稳定的财务结构与产品质量才是企业长期发展的基石。总之,历史暗伤、低价困局和债务高企,都可能成为君乐宝上市的阿喀琉斯之踵,而在过去三十年间,总能够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且逢凶化吉的君乐宝和魏立华,这次能顺利迈过IPO这道坎吗?作为重振河北乳业的“新希望”,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 END -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