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广建|高校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优势及策略

马广建|高校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优势及策略
2022年12月15日 17:05 河南省产学研人工智能研究院

摘要随着新科技时代的到来,确立了与之相适应的科学教育观念。教师对学生培养观念发生了重要变革,对于整个中华民族科学素养能力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阐述了科学素养思想形成的必然性以及科技时代科学素养思想的主要内涵和发展概况,提出了大学未来教育的目标以及具体措施,以保障高校在促进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中的优势和未来教育发展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高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优势及策略

应用引言爱尔兰的学者纽曼曾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告诫人们,学校是致力于科学知识传授与发展的好地方。科学技术文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处于重要位置,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人类社会活动越来越多地体现了科技文化的重要性,为提升全人类的科学素养能力,高校要承担提升公民素质的历史使命,努力构建学科教育新布局。

一、科学素养教育是大学教育新理念

高等学校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维持和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甚至影响着整个国家和人民的盛衰荣辱,这就是高等学校的意义和特点。但高等教育也并非一成不变,必须按照社会的发展要求而变化。在科学技术成长过程中,知识对经济发展的作用也愈来愈大。而科学技术成长又是推动社会企业经济成长的决定性要素,这就需要劳动的智能化,即社会劳动力应为具有较高学习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及水平的人。在这个大历史背景下,高等学校、教育的地位、意义和特点也必然出现了巨大的转变。高等学校从中世纪到今天,在教育层次、教学形式、机构类型、学生组织和专业领域等方面,均发生了重大变革。不过,在这种转变的背后,有一个主线在其间,这便是学校的思想与文化。学校的文化看似无形,但却真正反映到学校的行为当中,它重视学生文化的成长,崇尚学习自主,对人类思想与精神成长负有使命感。在未来的教育中,创新将成为学校的活力之一[1]。

因此,科技的普及,使学校在科技活动中承担越发重要的作用,受到了极高的重视,纽曼指出:“假如孩子读书只囿于一种学科,这种劳动会助长片面追求一种学科的现象,这么做将影响他们的智力发育。”南开学院张伯苓校董认为中国大学高等教育要“培养完整人性”“三育并进”“允公允能”,即培育学生爱国为民的公德和为民众公共服务的才能[2]。为培育大学生的科研水平发展和良好地为大众服务的能力,确立科学素养教学理念是中国高等教育在当今时期建设的基本要求,科学素养理念也是中国高校最急需解决的时代课题。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如此描述科研素养:学习并深谙作出个人决定、参与普通民众生活和国家事务、参与国家生活所必需的科技理论和科学研究方法。人们对科学素养的了解分为科学知识、分析方法、科学技能、科学方法、应用科学能力和科学精神六大领域。北京大学周程教授指出:“在科技日趋社会化,社会管理日趋科学化的今天,基本科学素养正如阅读写作的能力一般,是每一个人都必须拥有的。不具有上述素质者,虽不至于无法生存下去,但生活困难却会是高频率的事情。”科学素养建设的最低层次,是人们应该了解的自然科学基本知识,第二是人们必须了解的基本自然科学原理与方法,最高一层则是自然科学的社会意义与人文意义[3]。

二、大学科学素养教育的目标

(一)必须尽快确立科学素养教育思想

科学技术不但存量很大,而且增长速度迅速、迭代很快,因此学校必须从传统科学知识传播方式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与创新能力:一是培养学生自主增长科学知识的能力。学生仅仅依靠在学校掌握的有限知识,是不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所以必须进行终身学习。大学对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科学知识责无旁贷。二是培养他们应用科学方法的技能。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社会上的新情况、新问题日新月异,学校要着力培养他们,让他们在任何情形下,都能从现实问题出发,灵活地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判断和解决问题。三是培养在理论研究上的能力。精神是中国科学的核心,任何个人和组织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迎接社会挑战。大学应该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求异、求新思维的能力。

(二)重新认识大学在科技时代的地位和作用

把科学素养培养作为提升科技时代大学地位的重要工作是应然之义,科技时代那些在知识、技术的传播、创造、应用方面占优势的国家将处于竞争中的有利地位。新的国际分工将更多地依赖于对知识、技术进行创造、传播和迅速应用的能力。在科技、信息时代,知识、科技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长的最主要力量,谁掌握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谁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而知识的创造、加工、处理、传播与应用均与大学科学素养教育密切相关。因为大学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身,是知识、技术的“摇篮”,在社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是进行知识传播。通过系统的教学活动,将人类积累的各类专业知识和技术传授给学生,进而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需要的人才。二是进行知识创新。通过科学研究活动,创造出大量新知识、新技术,揭示人类尚未认识的客观规律。三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通过各种社会服务活动,实现知识、技术的共享与应用,使知识、技术转化到大量的生产企业中,形成产业,最终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提高全社会科技水平。台湾学者吴大猷教授指出,“科学教育更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对科学的精神(态度和方法)有较深的了解和欣赏”。应该说,在当今时代,大学的第三种作用显得更为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实现这种作用[4]。

(三)大学要适应全球知识经济时代的转变

大学不断引起最深层次变革,同经济、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是促进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大学的地位、职能和作用等也从根本上发生了新的变化。知识经济时代有三个重大特征:一是知识将取代机器、土地、资金、原料或劳力,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知识的创新和发展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制胜的关键;二是对新知识的掌握运用成为个体创造社会财富、获取生活资料和拓展生存空间的核心;三是学习成为与工作一样重要并伴随一生的不间断的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讲,学习型社会就是知识经济的发展所决定和派生的,是知识经济的代名词。高校是信息制造与扩散的主要场所,在知识经济时期,与社会个体将结下不解之缘,大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面对世界汹涌澎湃的学习化社会浪潮,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的作用,必须树立大学的科学教育观。

三、结语

大学不仅有其精神意义,还有其现实社会意义。人们常论证人文精神的缺失,但恰恰忘记或忽略了中国也是缺乏科学精神的民族,科学曾经被认为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的脚注,但是单纯追求专业知识的学习,造成大学整体科学素养偏差的现象,大学的使命与性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更,更加注重实践和科学精神,将进一步推动国家经济和文化发展。

原文刊于《新美世界》

作者:马广建

河南省产学研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参考文献

[1]赵长禄. 发挥高校资源优势 助力全民科学素养提升[J]. 中国政协, 2022(7):2.[2]孙春雷.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J]. 群众, 2022(7):2.[3]吕瑶, 孟媛, 邓朝芳,等. 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必要性与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J].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7, 11(1):3.[4]王晨. 加快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有效措施浅析[J].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2019, 000(026):182.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