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3日,北大国发院承泽论坛第24期暨中信读书会——变局时代的管理哲学与化用之道暨《三生万物》新书悦读会在北大国发院举办,华润、中粮、中国中化前董事长宁高宁亲临现场,分享自己的成长经历,忆述职业生涯,现场因为这位曾执掌四大央企的“最牛CEO”的幽默发言频频掌声。在圆桌环节,宁高宁就个人成长、企业管理等问题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以下是本场活动的实录,希望可以对你有一些启示。
人真正的自我满足来自于思维认知的升华
在准备这次的演讲之前,我又翻了翻这本书,说实话已经忘了原来自己写过这么多内容了,不过反过来再看觉得写的还不错哈哈。这就像我们每天照镜子看自己,发现不了什么变化,也很难评论好还是不好,隔段时间再看反而能看出些好坏和变化了,也希望大家能觉得这本书有意思。
今天我想聊一聊我写书的思考过程以及我想表达什么。
最初我是希望写一本有意思的、轻松幽默的书,因为现在枯燥的、艰难的事情太多了,严肃的东西也太多了。然而,当我真正开始写作时,我发现文字并不是完全听从我的指挥的,它们有自己的流向,我应该顺从文字的流向,我原本在这本书中写了几个笑话,但是违背了文字的流向,所以被删掉了哈哈,如果我想写本轻松幽默的,或许下一本应该专门写一本笑话书。
大家翻开这本书会发现,所有的故事都是从“三”展开的,包括“三兄弟、三城市、三本书”。三是一个元素,也希望这个小巧思能让大家觉得可读且有意思,这本书中故事多,理论少,希望大家在看的过程中也能感受到像是讲故事一样,娓娓道来。
我正处于一个很特别的时刻——刚退休。等到人走过了这么多年的人生、经历了那么多,退休后就会开始有反思。你们不要怕老,我感觉退休以后的六十几岁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时刻,这种美妙是年轻时绝对没有感受到的——它会使你在一个完全自我的、放松的状态下,来反思你过去做的所有的事情。
刚退休那天,我写过一篇《老了的美好》,不过那个时候还没有彻底放松下来,现在的体会当然比那个时候还要美好。我很享受这种反思,对以往进行回忆和分析,再把它系统化,或许还有一些新理解,这样的过程会让人突然笑出来。这在过去是没有的。
这是一个认识自己的旅程,我把它写出来,希望大家也能感受到。书中的很多认识是我在过去也没认识到的,直到我回忆起过去,然后重新又把它体系化,甚至在认识上提升,这也是一个升华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过程,每个人都会经历。
我是很享受这个感觉的,所以这本书21万字,我写的时候并不累。我可以静下来一天到两天的时间写完这么一章,大概一万来字,有时候还要长一点,这个时候你就能感受到思绪正在自然流动。对任何事情的思考,莫过于写下来。我希望你可以在这本书里读到、看到我思考的过程。
除了对人生的认知以外,书写的过程同样加深了我对比如说企业管理也好、社会运行也好,很多规律的再认识。比如我提到对精神和物质、对大和小、对组织和个人、对创新和坚守、对贫与富各类的规律。
贯穿我职业生涯的几个字
有几个字是贯穿在这个书里的,同时也贯穿我对人生的思考。
第一个是“心”字。我们总是在意物质,总是谈论外界环境,但对心理、精神的讨论还不够。我在写作过程中,越来越感受到我的精神和心理世界在被放大,这和过去做公司、追业绩、做销售、做生产的感觉是不一样的。
第二个字就是“度”。所有的事情的起始、正反、差别、矛盾,甚至包括很多的激烈斗争就是个度的问题,只是程度不一样。比如说在管理学里边,我们是重视发展还是稳定,是重视团队还是个人,是重视销售还是生产,都有一个度。
第三个字是“局”。所谓局就是局面、局势。你会发现很多事物没有一个答案,没有一个简洁的公式来解决,因为变量很多,这是一个各种因素互相作用支撑的一个局面,表面的“局”和内在因素的关系是比较难理清的。
我还想聊一聊正义。要想公平公正,那么理念、信念和政策、执行应该是一致的,道德标准、行为准则和公司里的运营要求是一致的。公平公正就是一贯性和一致性。
在这本书里面,我希望用一个比较轻松的态度来说出这些道理。我试图能够写故事,也写道理,有时候也是手不由己,写出比较枯燥的道理出来。不过希望你细看阅读,书中还是有一条一条的规律在的。
还有一个我在写的过程中的体会。很多人希望我写管理学,写业务,他们特别希望书里面告诉我怎么办,最好拿过来就能用,别写没用的事。可是我恰恰喜欢讲“没用”的事,为什么?我觉得那个“没用”的事才会最后有大用,你自己才会去用。你一旦把那个理念和类似论的东西搞清楚了,所有的技巧你都会自己用的,你不需要我告诉你每天怎么做战略,每天一步一步怎么做。
我希望你能在书中看到我的一些态度——实事求是,轻松阅读,同时能够学习和应对。
企业管理是有方法的
退休之后,不管让我讲课也好,研讨会也好,企业界的很多人基本就会问:为什么你做的几个企业都比较成功?有人说能不能用一个字来说。其实本没有这个词,但好多人问了,我就说“运气”,因为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恰好赶上了中国经济拨乱回正、蓬勃发展的年代。他们听后说那不行,运气这个东西我们学不会。我只好说那第二个词就是“好好干”,我们这代人确确实实把事情当事业来做,没有偷懒。他们说那也不行,我们现在也很努力。我说那最后一个词应该是“有方法”,我们遵循了一套科学的、符合逻辑的、实事求是的系统方法。在我经历过的几家公司中,整体的投资成功率是相对比较高的,当然也有一些小的失误。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遵循了这些基本的方法和规律。
这里面包含了领导者自我的提升,对人的感觉、感知,人的激发和培养,人的精神领域不断被同化、洗礼、感召,管理体系的建立,战略制定、执行与评价等等,它是一个系统和体系。
如果一个团队全部都具备了这样一种比较轻松、比较自然、不断学习、不断纠正自己的态度,成功率一定会比较高的。就怕这个团队紧张、刚性、级别官僚,看起来很整齐,实际上心里很散,这样的团队犯错误就会很多,犯完以后也没人去解决,抱怨、推责就变成主要的问题。
当然,《三生万物》不是一本企业管理手册,也不是一本工具书,它不告诉你每天怎么办,不过如果你看懂了,一定能发现企业管理的有规律和系统。
“坚守”比“改变”对企业更重要
这本书涉及的时间跨度很长,接近40年的时间。我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企业里,我仿佛在用相似的方法,处理一些相似的问题。这让我觉得一个成功的企业或者任何成功的组织,都是在一个基本的原则之下,保持了长期的专注和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不断的努力。这个“不变”是非常重要的。现在都强调变化,战略转型、战略转变,因为外部形势变了,所以内部一定要变。但是,企业的价值观、理念、战略做法、团队做法,包括追求的所谓资产结构、财务目标、运营效率都是不变的。一路按照这些“不变”追求,一路都会比较成功。
相较于改变,对这不变的坚守和继承更为重要。中国的企业中,真正能够比较专注于某些原则和战略的原则,专注做二三十年的也不多。大家都在转变过程当中。当然并不是说转变不对,特别是对新技术的追求,不能说不对。但实际上不变的东西是更多的。
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个世界是阴阳交织变化和互相的作用的,每一个企业和个人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都是环境所造成的,但同时,每一个企业也都生活在它自己的“小环境”之中,企业的小环境同样很重要。
我相信一个能够欣赏月光之美的人,做管理也不会太差的。我觉得心灵、认知和对外界的感受是相通的。
对于某件事情有了很深的热爱和感情,自然就会有智慧,例如看书或欣赏月光。大家都懂,但是核心在于是否真心热爱。有了热爱以后才会激发智慧,对组织来说也是一样,如果所有人都爱这个组织、渴望奉献组织,那这个组织一定有智慧。人也是一样,望着三轮明月,我终究还是会回到人生的定位、人生的境界、人生的目的、人生的意义来看。
圆桌部分
问:您对于如何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或成长环境有何建议?
宁高宁:起点和环境的不平等是长期存在的现实。未来的教育必须面对不平等,这是无法改变的。不同的老师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不同的影响。在众多学生中,只有少数能够真正理解和继承老师的教诲。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逐渐认识到哪些老师对自己的成长起到了关键作用。通常,那些看似不近人情、讲授枯燥内容的老师,最终被证明是正确的。当一个人能够识别出真正对自己有影响的老师时,这标志着他的成长和成熟。
问年轻人和企业家已经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有些书是工具性的书,比如MBA课程中的财务管理书籍,有些书是哲学的或者思辨性的书,比如像您在书里面写的《正义论》《中国哲学简史》《资本论》。对书的选择,应该是在什么阶段读什么书,还是就是随机游走,觉得自己缺什么就读什么?
宁高宁:我觉得人这一生,在二三十岁的时候,应该潜心地用一两年的时间读一本大部头的书。比如说《资本论》,或者你可以去读一本生物学的,或者你可以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也可以,或者读一本心理学,或者读一本大历史的东西。你读透这本书,不是一般的看,可能要看五到十遍,可能做了记录,读懂里面的逻辑和方法,最好是本名著,为什么能够变成名著?因为有一定的道理在里面。
如果你读完一本书,再延伸去读这个作者其他的作品(一般都有),你就会对这个作者本身有一种很深的理解,由此变成一个理解的基础、变成一个逻辑的基础。我上大学的时候,从一年级开始就读《资本论导论》,到四年级读《资本论》第几卷,一路读下来。《资本论》里面有哲学、历史、经济学、数学,它作为一部书的逻辑性、分析性、当时应用于社会的社会性是毋庸置疑的,是一部集智慧大成的作品。它会使得你有一个读书的基础。不管是读数学、物理、经济学、人文科学,最终上升到这个层面上以后,都是比较相通的。如果一生中没有读过一本难懂的书,没有建立逻辑架构,不知道分层次去分析,也不知道什么是因果关系,不知道矛盾的层面,不知道度这个问题,可能就不行。博览群书是对的,但得有一本书教会你逻辑方法,这个挺重要的。
问:每次我们外人提到宁总,有很多传奇的标签,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好像总觉得我们的经历还挺匮乏的和苍白的。尤其今年跟身边很多人在讨论,大家觉得非常多的无奈,有很多的变化,都是被动在做选择,有时候觉得更谈不上有像您这么多的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不知道您对此有一些建议?
宁高宁:我的选择大部分也是被动的,这个确实是。因为没有人会战胜这个时代的。我当年插队,连去哪个村都不能自己选择。去参军是我的选择,那时候可以不参军,参军没有人强迫你,但是你心目中想去当兵,这算是一个选择。上大学也是一个选择,但那是要考的。
从这个角度来讲,你刚才说经历的匮乏,肯定的,你那么年轻,肯定匮乏。我觉得第一是不追求今天的安逸。比如说,我去一个公司,一定要很稳定,一定要高工资,一定要在北京,一定要什么什么东西。你把几个条件都已经设置好了,然后抱怨说我没有选择了,我都是被动的,我只能选这个,那你就一定有问题。
比如说,过去我们都去投行、去银行,因为工资高一点。为什么呢?都看着那儿工资高、收益高、工作稳定。要这样的话,这不是一个选择,是利益的驱动。你跟着众人往前走了,最没有选择的人都去那儿了。
我还是觉得年轻应该冒点风险。最起码,你应该知道,人生是拿来体验的,不是拿来安逸的,安逸不是体验。
问:变局时代,复杂的当下,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平衡好加强管理与保持活力?
宁高宁:这可以说是一个管理的技术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的理念问题。两个可能要连在一起,要认清企业的本质,知道企业要做什么。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判断管理方法对企业最终目标会产生什么影响的能力,可有的人不在意后果。然而任正非肯定不是这么想的,他每一个管理都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这就导致企业在根本原则的制定上,产生了很大的不同。
现如今国企目标多元化,或者说适应了更多的社会要求,对这些目标是不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会有不同的理解。管理者很可能没有很清楚地去界定企业的创新目标、效率目标等等,这可能会产生管理是否过界的问题,有的管得太紧,有的太松。
这种情况之下我觉得是有方法的。实际上华润今天有几万亿资产,涉及的业务也是非常广泛的,从卖矿泉水到发电厂,从卖水泥到开商店,什么都有。在管理上和经营上,始终还是需要遵循一个方法和原则的。很多理念的误解是可以通过技术方法来解决的,可以试图找到一个又能达到基本管理规则要求,又能够有创新的文化。
因为不管怎么管理,国企从来没有说不可以创新,从来没有说不可以业务增长。无非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开始管理使得下边人不做了,因为他觉得有风险了。这就是个平衡问题,我觉得这个需要磨合一下。
· 商隐社荐书 ·
本书是作者对人生的一次真诚回望,分享成长经历,忆述职业生涯,探讨人生意义。书中记叙了作者执掌三大央企期间的诸多片段,既有华润置地挂牌上市,中粮成功并购尼德拉、来宝农业,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顺利合并等重要时刻,也有人才的选拔培养、团队的整合激励等日常功夫,并对这些片段进行复盘,提炼出经营的原则理念。作者也分享了自己从小城青年到商界领袖的成长过程,回忆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人、书、事,追溯思考与行事逻辑的源头,总结人生的诸多问题和答案,与读者分享心中那片皓月当空、繁花似锦的“三生万物”之境。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