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基智农养殖业务同比大增!成本优势显著打开增长空间

京基智农养殖业务同比大增!成本优势显著打开增长空间
2025年03月30日 16:09 同壁财经

  3月30日,京基智农(000048.SZ)披露2024年度业绩报告,全年共实现营业收入59.60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7.14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38元/股,经营保持稳健。

  分业务来看,主业生猪养殖业务实现营收39.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8.69%,实现净利润5.33亿元,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房地产业务仅为存量房销售无新项目交付,因而结转销售收入及利润同比下降。

 聚焦生猪养殖主业 产能规模稳步提升

  京基智农自2019年确定战略转型以来,持续聚焦生猪养殖业务。2022年至2024年,公司生猪养殖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22.72亿、28.13亿、39.01亿,年均增长率超过30%;年生猪出栏量分别达126.44万头、184.50万头、214.61万头,均实现稳健增长。今年前2月,公司累计生猪销售收入5.41亿,同比增长21.03%,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猪肉生产、消费市场,发展生猪生产对保障市场供应、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5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引导生猪生产适应性调整,做好逆周期调控,通过动态监测预警和政策工具(如收储、补贴)平滑市场波动。

  京基智农根据市场需求及自身发展情况,理性制定扩产计划。2024年11月,公司披露定增预案,拟向包括控股股东京基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19.3亿元,用于京基智农云浮生猪养殖一体化项目、京基智农贺州生猪种苗繁育基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预计达产后可年产生猪近百万头。

  公司以“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为定位,持续为湾区保供稳价及提供高品质猪肉。同时还在湾区积极布局推广合同育肥业务,通过“自繁自养+家庭农场”模式联农带农,一方面完善自身低成本育肥体系,另一方面也为项目当地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智慧养殖赋能发展

  近期全国生猪市场维持窄幅震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3月中旬生猪(外三元)价格为14.8元/千克,环比持平。机构观点指出,2025年猪价或将以弱势震荡为主,下半年有望温和反弹。

  在此背景下,头部企业凭借规模优势及成本控制优势,突破风险周期的盈利能力更加突显。以京基智农为例,公司采用“楼宇聚落式+6750自繁自养一体化”养殖模式,应用自动环控、自动喂料、自动除臭等八大智能养殖系统,通过全封闭管理及四周批生产实现满负荷生产。同时自主配建饲料厂,有效降低饲料成本,实现养殖链条闭环。

  2025年2月,京基智农育肥完全成本为13.67元/kg,继续保持行业第一梯队。同时,借助立足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公司今年2月生猪出栏销售均价为15.37元/kg,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打开利润空间。

  此外,京基智农聚焦智慧养殖,以物联网、大数据、宏基因组测序、无人机、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赋能,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示范样本。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5210.89万元,同比增长20.89%。

  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农科院动科所等高校、科研机构长期合作,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并承接国家“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牵头《多层(楼房)养猪智能化生物安全与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发》等关键课题, 加速养殖领域科技成果转化。

  在疫病防控方面,京基智农通过“四色”生物安全防控管理及宏基因组测序技术,构建智能化生猪健康监测与预警系统,实时监测评估猪只健康状况并定制防疫方案,筑牢安全防线。截至目前,公司旗下高州、徐闻、贺州项目均获国家级“无非洲猪瘟小区”认定。

  展望未来,京基智农表示,公司将紧密围绕国家生猪产业政策导向,持续推进产能释放与降本增效,锚定2027年出栏600万头的目标,加速新质生产力在农牧领域的场景化落地,为保障大湾区“菜篮子”稳定供应贡献企业力量,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