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连锁火锅巨头海底捞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底捞”)公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在紧抓政策红利及行业复苏的背景下,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利双收的成绩。在主营火锅业务方面,海底捞主打差异化经营,在产品、门店场景、价格三方面做出灵活调整。此外,海底捞也在积极孵化新的餐饮品牌,品牌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为海底捞带来新客流量。
在穿越不同发展周期后,海底捞正在打造一个新的连锁生态:在发展自营门店的同时,海底捞开启加盟模式,以轻资产的模式实现门店的进一步扩张。在业内人士看来,依托差异化经营策略、多元化的品牌架构以及轻资产的加盟发展方式,海底捞正不断超越自身,迈上新台阶。
复苏驱动下的多维增长
2024年,海底捞的收入及利润实现双增长,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海底捞实现营业收入427.55亿元,同比上升3.1%;净利润47.00亿元,同比增长4.6%。核心经营利润为62.30亿元,同比上升18.7%。
在各地政府出台多项刺激消费的政策,积极促进餐饮消费的2024年,餐饮市场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增速分别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0.3个、1.8个百分点,全国餐饮收入55718亿元,增长5.3%;限额以上单位餐饮收入15298亿元,增长3%。
得益于政策红利的助力与行业复苏的影响,海底捞2024年全年共接待顾客4.15亿人次,日均客流量超110万人次,较上年增加4.5%,平均翻台率达到4.1次/天。
在门店网络布局上,海底捞保持稳健有序的扩张节奏。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捞品牌共经营1368家餐厅,其中自营餐厅中国大陆地区1332家,港澳台地区共23家。
2024年7月,杨利娟卸任海底捞CEO,由苟轶群接任。这一变动被视为海底捞从“激进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的标志。
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海底捞方面表示,2024年,海底捞对大区经理和店经理的考核机制进行了优化,并赋予大区经理产品决策权。此外,2024年海底捞开始实行双管店、多管店模式,鼓励优秀店经理和员工多劳多得。
此外,为让员工与顾客的互动更紧密,提升顾客满意率,2024年年末开始,海底捞推行专属客户经理工作。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海底捞会员人数已超过1.8亿人,活跃会员数超过5200万人,较去年提升8.8%。
财报发布后,海底捞股价为17.86港元,换手率为0.37%,市盈(TTM)为19.58,总市值为995.52亿港元。
加速探索新增长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餐饮消费升级趋势日益明显,消费者更愿意为高品质、有特色的餐饮服务买单。
在苟轶群的带领下,海底捞加速朝多层级及多品类的方向发展。“单一赛道的天花板、压力都会较大,要想让更多的海底捞员工有更多发展机会,我们就必须去创造更多的增长点。”在海底捞2024年中期业绩会上,苟轶群坦言。
从2024年8月起,海底捞开始推进“红石榴计划”,加速探索新增长点。据悉,“红石榴计划”是海底捞在稳固推进火锅主业的同时,启动的旨在鼓励孵化和发展更多的餐饮新品牌,推动餐饮服务创新的创业孵化项目。
多品牌的孵化帮助海底捞拓展了业务边界。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海底捞通过内部创业创立了焰请烤肉铺子、火焰官、小嗨火锅等11个餐饮品牌共计74家门店,覆盖正餐、简餐、快餐等不同消费场景。
“发展过程中,海底捞肯定也交了一些‘学费’,但经过学习,吸取教训后,‘焰请烤肉铺子’等一些品牌已经探索出相对稳定的商业模式,并逐步拓展市场。”海底捞董事会副主席周兆呈表示。海底捞在财报中指出,新品牌必定会面临激烈竞争和市场考验,公司将密切关注消费者接受度和潜在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创新餐饮品牌及露营火锅、校园火锅、企业火锅等多种餐饮场景的贡献,2024年海底捞其他餐厅收入4.83亿元,同比增长39.6%。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海底捞多元化的品牌矩阵削弱了“火锅单一业务”风险,2024年海底捞市盈率回升至35倍,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为挖掘单人消费场景的增量空间,针对外卖就餐场景,从2023年下半年开始,海底捞外送业务推出“一人食”精品快餐。在外卖一人食业务方面,2024年,海底捞外卖收入增加20.4%至12.54亿元。
积极拥抱加盟模式
在2024年的业绩报告中,海底捞首次将加盟业务列入营收分部。报告期内,该业务实现收入1670万元。
2024年3月,海底捞一改直营传统,在创立30年来首次官宣开启加盟特许经营模式,以推动门店的进一步扩张。
截至2024年年底,海底捞已完成13家加盟门店的审核与落地。海底捞方面表示,加盟模式实施以来,下沉市场展现出强劲需求,超70%的加盟申请来自三线及以下城市,其中有不少来自县级城市。
在周兆呈看来,下沉市场对加盟模式的强劲需求,也许意味着海底捞未来可以更好地整合下沉市场的资源。加盟商群体有当地的知识、背景,相应的物业资源,海底捞只需要做好门店管理、门店运营,就可以做到强强联手。而这也与海底捞开拓下沉市场的规划不谋而合。
有业内人士指出,通过加盟模式,海底捞可以凭借轻资产的模式快速扩张规模,但也带来了品牌一致性、管理监督、供应链管理加盟商选择和支持以及财务风险等一系列挑战。
为确保加盟商质量与加盟店经营水平,海底捞建立了涵盖资质审核、运营能力评估、长期发展匹配度的三轮筛选机制,从源头保障门店服务质量与品牌调性。“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质量优先、稳中求进的原则,优化区域资源协同与培训支持体系,稳步推进优质加盟网络布局。”海底捞在财报中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加盟模式的过程中,海底捞没有忽视对自营门店的持续投入和创新。在自营门店方面,海底捞正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不一样的用餐体验,打造“不一样的海底捞”。2024年,海底捞针对不同的场景打造门店,推出包间店、亲子主题店、夜宵主题店以及与大型企业合作的企业店等不同形式特色场景店。
在业内人士看来,自营门店作为品牌展示和服务的窗口,通过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用餐体验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同时也为加盟门店提供了可借鉴和复制的成功经验。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