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国富大胆:63亿入股永辉超市把自己的股价搞残废了!名创优品港股暴跌32.67%
名创优品(09896.HK)发布公告称,以约63亿元收购永辉超市(601933.SH)29.4%的股权,其中包括牛奶公司持有的21.1%及京东持有的8.3%的永辉超市股份。名创优品的创始人是叶国富!
名创优品公告显示,买方(公司全资附属公司)与卖方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及宿迁涵邦订立购股协议,据此,买方已有条件同意收购及卖方已有条件同意出售26.68亿股目标股份(约占目标公司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全部已发行股本的29.4%),代价为62.7亿元。
交易代价将以现金支付,并由集团的内部财务资源及外部融资拨付。交易完成后,目标集团的财务业绩将不会于公司账目内综合入账,而目标集团的财务业绩将于集团的财务账目内入账计作于联营公司的投资。
当然,永辉超市也同步发布了相关公告:公司股东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拟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广东骏才国际商贸有限公司分别转让其所持有的公司19.13亿股股份、3.67亿股股份和3.87亿股股份,分别占公司总股本的21.08%、4.05%和4.27%。
本次交易完成后,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为骏才国际,合计持有公司股份29.40%。骏才国际及其实控方名创优品将与永辉超市携手向品质零售模式转型。
(IT妖妖灵)
科隆新材IPO:三轮审核问询,还是暂缓审议!8700名保荐人投行产能过剩!
刘能清等16人被暂停业务影响不大
北京交易所网站显示,哪怕经过了三轮问询,科隆新材北交所上市审核的结果还是“暂缓审议”。这是北交所对天工股份暂缓审议之后的第二个暂缓审议。
根据“关于落实上市委审核意见的函”,其实要落实的几个问题就是在第三轮问询中的问题,说明一个事实,保荐人和公司对交易所布置的家庭作业做的不好。
上市委的疑问在二个方面,第一是业绩,自从安达科技、利尔达出现上市当年即发生亏损的情况之后,交易所对可能造假的担忧是正常的。交易所要求继续核实“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是否充分、是否存在给予客户信用展期以获取订单的情形”。第二个是研发造假,“详细说明报告期各期临时借调生产人员从事研发辅助活动的情况,是否存在生产或销售人员与研发人员混同情形"。
IPO说明书显示,本次募资只要2.1个亿,这和另外2个交易所来不来就几十亿的融资完全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公司的负债率只有18.15,完全不要钱。而上市的目的无非2个,第一是今后可以套现。第二是公司的投资人有对赌协议,虽然说明书说对赌已经解除,但大家都懂的。以小量的融资实现上市,然后再说,大概这是目的。可惜,保荐人的家庭作业没做好,上市委不满意。
说到保荐人,中国证券业协会昨天公布了4级保荐人分类,其中刘能清等16人被暂停业务,数据库显示,目前中国有8700名保荐人,而目前看,三个交易所一年也都不会有100家公司IPO,哪怕加上重组等,保荐人产能也是过剩了。
(国际投行研究报告)
丰巢冲击上市,会跑赢菜鸟吗?
近日,丰巢控股有限公司(下称“丰巢”)在港交所递交上市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根据丰巢招股书披露,王卫及其实控的明德控股通过多家公司持有丰巢36.54%股份,同时通过与丰巢控股董事长徐育斌等多位丰巢高管共同订立的一致行动协议,最终控制了丰巢已发行股本总额约48.45%投票权,共同成为丰巢的控股股东。此外,丰巢的股东名单中还包括中国邮政集团和普洛斯集团,分别持股17.01%和5.52%。
倘若丰巢顺利登陆港股,王卫将迎来继顺丰控股、嘉里物流、顺丰同城、顺丰房托之外的第五个IPO(首次公开募股),顺丰系五家公司合计市值有望超过2000亿元。
与此同时,王卫的顺丰控股也在积极谋划赴港上市。顺丰控股在近期发布的半年报中更新了赴港上市的进展: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
当前,市场关心的一大焦点是,此次丰巢能否在菜鸟之前,叩开港交所的大门?
毕竟,在丰巢递表之前,其主要竞争对手菜鸟已于今年3月主动撤回上市申请,理由是现在IPO无法凸显菜鸟的内在价值。
(读数一帜)
汉邦科技两起专利侵权引关注:
研发费用率持续下滑,销售费用率高于同行
8月8日,证监会网站披露江苏汉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汉邦科技)上交所第一轮审核问询函的回复。从外界的声音看,此次发行上市,公司高位的销售投入以及两起重大诉讼问题受关注较多。
报告期内,汉邦科技的研发费用分别为2827.02万元、2204.12万元、2899.26万元和1724.7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9.35%、6.88%、6.02%和5.71%,研发费用主要为直接材料与职工薪酬的投入。
不难看出,期内汉邦科技的研发费用率出现了节节下滑的情况。对于各年下滑的原因,汉邦科技表示主要系2021年公司研发项目中生物医药分离纯化用超临界流体色谱系统的研发与产业化项目在2021年完成研发,2021年研发投入金额较2020年有所下降。
2022年和2023年1-6月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研发费用金额相对来说均有所增长,但收入规模增幅较大,从而使得研发费用率有所下降。
另一边,外界也注意到,汉邦科技的销售费用率要明显高于当期研发费用率。报告期内,汉邦科技的销售费用分别为3829.92万元、4708.82万元、5806.93万元和3956.39万元,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12.67%、14.69%、12.05%和13.09%。除了明显高于研发投入外,汉邦科技的销售费用率也高于可比公司均值水平。
(港湾商业观察)
爱舍伦毛利率下滑深受大客户影响
研发费用率远低同行均值
6月26日,江苏爱舍伦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爱舍伦”)在北交所更新上市申请审核动态,该公司IPO申请已受理,保荐机构为东吴证券。
据悉,国内医用敷料生产企业具有明显的“多、小、散”特点。根据尚普咨询统计,中国医用敷料行业生产企业数量约6000至6500家。其中仅30家左右生产企业年产值超过1亿元,占所有生产企业0.5%左右;80%左右的生产企业年产值不足1000万元,市场集中度低。
爱舍伦作为30家企业之一,虽然跻身头部行列,但是其毛利率却低于同行,且依赖境外大客户。
监管层面同样注意到了最大客户的情况,并要求爱舍伦回复,结合Medline集团对公司康复护理产品、手术感控产品的需求情况、采购计划、Medline集团的供应商认证周期及更换供应商成本,公司主要技术门槛、核心技术等方面,详细分析公司与Medline集团交易的稳定性,是否存在被替代的风险。
也因为爱舍伦依赖大客户和前五大客户的程度较深,所以其销售费用率水平较低,期内分别为1.75%、1.33%及1.61%,远低于同行均值的4.09%、4.05%及4.71%。
(港湾商业观察)
智飞生物总裁迎来80后二代:
核心盈利指标巨降,股价今年大跌六成半
在半年报业绩大幅承压的情况下,有着“疫苗代理大王”之称的智飞生物(300122.SZ)迎来了二代接班。新任的年轻管理层一把手能否带动公司突出重围,重振雄风?市场还需观察。
2024年上半年,智飞生物实现营业收入182.58亿元,同比下降25.3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34亿元,同比下降47.55%;扣非净利润22.30亿元,同比下降47.04%。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3.07亿元,上年同期为21.77亿元,同比下降114.12%。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68.63亿元,同比下降48.29%;归母净利润7.77亿元,同比下降65.14%;扣非归母净利润7.75亿元,同比下降64.44%。
拉长时间来看,2022年中报-2024年中报,智飞生物营收分别为183.5亿、244.5亿和182.6亿,增速分别为39.34%、33.19%和-25.3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29亿、42.60亿和22.34亿,增速分别为-32.08%、14.24%和-47.55%。
公司目前非新冠在研项目有31项,其中有14个项目处于临床阶段,公司将持续推动双价痢疾结合疫苗、四价重组诺如疫苗、26价肺炎结合疫苗等产品的临床工作,积极推动部分潜力产品海外注册上市。
经营规划虽好,但投资者显然并不买单。截至9月23日收盘,智飞生物今年以来股价跌幅达65.95%,市值蒸发超900亿。
今年A股已有51家上市公司退市!
今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数量已创历史新高。随着*ST美尚于9月20日摘牌,2024年以来,上市公司退市数量达51家。其中,49家为A股退市,2家为B股退市。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9月23日,上市公司退市总数为317家。
其中,1999年有1家,2001年有5家,2002年有8家,2003年至2009年分别有4家、11家、11家、13家、10家、2家、6家,而2010年至2020年期间退市公司数量共计147家。2021年上市公司退市数量上升至23家。进入2022年,退市数量上升至50家,创下股市成立以来退市的最高峰。2023年则有46家上市公司退市。
从板块来看,年内退市企业主要集中在主板上市公司,占比84%。具体来看,深市主板有28家,沪市主板有15家。从退市原因来看,“面值退”占据主流。51家退市公司中,有37家因为股价低于面值终止上市。此外,12家退市原因为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新海退因连续四年亏损;越博退因暂停上市后未披露定期报告。
除已被摘牌的个股之外,还有ST旭电、*ST威创、*ST亚星已收到交易所的终止上市决定,等待最终的摘牌。其中,ST旭电成为今年首家A、B股同时退市的上市公司。*ST亚星为主动退市,据公司公告,其控股股东基于当前市场环境及公司情况,提议主动撤回公司股票上市,成2024年A股首例。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作为投资参考指导,读者需要对自己的投资负责!)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