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闰然
编辑 | 一刀
苏宁易购连续亏三年,最终成为“ST易购”。
苏宁曾是江苏省最大的民营企业,电器连锁龙头,创始人张近东还曾凭借其走上了富豪榜单。但最终,苏宁颓势难掩,陷入巨大困境,张近东也成为了2021年度最失意的人。
张近东失去了苏宁的控制权。从创始人、激进的开拓者到董事会名誉董事长,苏宁的张近东时代已然落幕。对这家企业而言,当务之急仍然是要扭转局面。
业绩连年亏损
近日,苏宁易购发布了2021年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
2021年,苏宁易购营收1389.04亿元,同比下降44.9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432.65亿元,扣非后的净亏损为446.69亿元,亏损幅度扩大912%

2022年第一季度,苏宁易购营收193.74亿元,同比下降64.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为10.29亿元,扣非后的净亏损为11.55亿元。
报告期公司受计提减值准备、投资损失、递延所得税转回等因素影响,合计减少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7.02亿元,若不考虑前述因素的影响,公司2021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85.63亿元。
2021年,苏宁易购经历了很艰难的一年。因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触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22年修订)》,苏宁股票将于2022年5月6日开市起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后,公司股票简称为“ST易购”,将进入A股风险警示板交易,交易日涨跌幅限制为5%。

财报显示,2021年苏宁易购占主营业务92%的商品销售收入为1280亿元,同比下降46%,最终导致苏宁2021年营收大规模下滑,主营业务毛利率同比下降,从2021年的9.01%下降到2.58%。
苏宁对电商平台上难以盈利的商品,以及价格战激烈的商品进行了大力度的策略调整,这造成了快消、通讯等产品的销售下滑。
其2021年服务和其他收入为41亿元,同比下降 42%,原因是调整物流业务,尤其是天天快递的高亏损业务,这影响了苏宁物流服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下降也造成安装维修业务收入下降。
苏宁易购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公司遇到了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在多方支持下,正在逐步恢复各项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公司董事会积极采取各项举措,增强企业的持续经营能力,争取撤销风险警示,消除影响。
苏宁易购也明确了2022年全年目标——实现盈利。确保家电3C核心业务回归盈利轨道是苏宁易购全年的工作主线。
苏宁易购在进行一个自我修复的过程,推进降本、提效、增收工作。数据显示,苏宁易购2021年全年总费用水平较2020年下降14.35%,四季度费用环比下降30.73%。

从2021年第四季度开始,苏宁易购经营出现了一定的反弹,商品销售规模环比提升24.39%,11月、12月EBITDA(在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基础上剔除非经营性现金流因素影响)连续转正。
2022年一季度EBITDA继续为正,3月单月实现家电3C核心业务盈利,延续了爬坡向上的态势。
自去年发生流动性危机以来,江苏省政府、南京市政府、战略投资人、头部银企对苏宁易购的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支持。
去年7月,江苏省市国资引导苏宁易购新一轮战略投资。紧接着8月,苏宁易购获得了江苏银行、南京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银行的百亿级增量授信。
此前,苏宁易购混改方案落地后,董事会的重组也随之而来,阿里系进入,零售大佬黄明端任董事长。黄明端、冼汉迪、曹群和张近东之子张康阳为公司第七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
现金牛也经不住一直薅
在电商兴起之前,苏宁起飞于家电连锁商业模式。张近东踩在时代的脉搏上,蝉联江苏首富长达7年,这七年里苏宁的发展也正值高峰期。
在早年的世纪之交开始的国美与苏宁“美苏争霸”中,苏宁占了上风后,张近东更是成为了零售业革命的领路人。

面对互联网的凶猛渗透,2011年张近东带领管理层集体亮相,意气风发地喊出了“再造一个苏宁”的口号。2012年,张近东还提出了“沃尔玛+亚马逊”的概念,想要把苏宁的线上线下整合起来。苏宁的整体方向是正确的,但也就是从这时起,苏宁开始了“买买买”之路。
资料显示,从2012年开始,苏宁先后收购了红孩子、PPTV、满座网、苏宁足球队、国际米兰足球队、天天快递、37家万达门店、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等。
在苏宁“多点开花”的过程中,苏宁易购作为能赚钱的零售企业,则扮演了一个“提款机”的角色。有媒体报道,2019年苏宁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股权等,以及加强仓储、自建店物业的建设,使苏宁易购投资性现金流净流出高达208.71亿元。

阿里巴巴也成了“提款机”,苏宁易购绝大部分利润来源于出售阿里巴巴集团的股票。
2018年,张近东解释过他们的多元化战略,“零售始终是1,其他各产业都是这个1后面的0,通过0的添加,倍增苏宁零售整体的资源实力和行业竞争能力。”
但这看上去只是一个无力的解释,最终展示出来的多元化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其实在2013年以后,苏宁电气净利润大降至1.04亿元,与2012年的25.05亿元的净利润相比降幅达98%。自此之后,苏宁就进入了连续亏损的状态。
这与另一个江苏人有关——京东创始人刘强东。2012年,刘强东就开始向苏宁易购发起挑战。当时,刘强东连发了3条微博,宣称京东的大家电将在未来三年保持零毛利,保证比国美、苏宁便宜10%,打起了价格战。

苏宁在2013年被迫应战,推出“线上线下”同价的策略。这意味着,苏宁线下门店的商品将和线上直接进行价格竞争,直接破坏了苏宁线下的经销商与供应链体系。
同时,它还蚀了苏宁的利润空间,苏宁由此进入漫长的亏损期,并要靠不断地“卖卖卖”来美化财务报表。
深陷危机的苏宁已难掩颓势,直到2020年底至2021年,苏宁的资金和债务危机被曝光。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一方面,苏宁战略过于激进,在转型过程中追逐“大而全”,摊子越铺越大,而主业的盈利能力不佳;另一方面,互联网兴起后,电商领域的竞争对手太精明,对传统企业的打法很准。
资本市场让财富重新洗牌,后来刘强东顺利坐上了江苏首富的位置。不过经历了后互联网时代后,江苏首富的位置又换人了,是搞实业的恒力集团的董事长陈建华。
封面为苏宁易购曾经的代言人 江疏影
作者为《盐财经》记者|闰然
排版|罱乙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