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人争抢这个公务员岗,一声叹息

2万人争抢这个公务员岗,一声叹息
2021年10月26日 21:26 声道财经

文/守一

2022年公务员考试报名结束,数据不出所料的再创记录。

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西藏阿里地区一个邮政管理局的岗位,吸引了超过2万人报名。

该管理局的工作人员接受采访时表达了很质朴的意外——“我本来以为会没人报名”。

了解“年轻人喜欢拥抱体制”浪潮的,当然不会觉得意外。

这2万年轻人多数肯定不是真心喜欢去当“高原邮差”,只不过因为这个岗位的门槛最低。这是所谓的“三不限岗位”:不限专业,不限学历(大专以上),不限户籍。

站在道德制高点去批评年轻人的选择,当然没什么意思。

普通人选择就业岗位,都会“理性权衡”,在这个刚去大厂屁股没坐热就可能失业的年头,追求安全感并不可耻。

当一种就业选择成为时代浪潮,苛评个体选择的是非,已然没什么意义。需要思考的是,当只有公务员能提供最大的安全感时,是好事吗?

很多人身边,可能有类似的故事。之前单位有个实习生,各方面素质很好,对媒体工作也很有热情和兴趣,只要她愿意,转正就业完全没问题。

可她稍加权衡,还是决定回家乡省份考公务员去了。而我们连劝她、挽留她的底气都没有。

如有同行朋友所言,二十年前市场媒体对年轻人的召唤力,是要远胜公务员的。可如今多少资深的媒体人士都在逃离本行,谁还能有勇气继续用理想忽悠年轻人?

这样的转变,可能在不少行业正在发生。曾经最具吸引力的大厂,头上的光环也日趋黯淡。

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向公务员岗位,就证明有越来越多的市场行业,失去吸引力。

用很多人熟知的比喻,创造财富蛋糕的岗位衰落,分配蛋糕的岗位红火,从长远来看,当然不是好事。

就业倾向不只是一种个体选择,还是社会价值观的集体呈现。

往大了说,主导公共政策的公务员群体,把自己的职业整成了最受欢迎的,这背后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反思。

就算具体到公务员职业本身,其成为“稳定”的代名词,也是极不正常的。已经成为历史词汇的“铁饭碗”时至今日,还有越来越铁的趋势,更是让人匪夷所思。

可以设想,如果公务员岗位也像多数企业岗位一样,讲究效率和考核,有晋升空间同时也有退出机制,那么很多只是贪求所谓“稳定”的报考者,可能就会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

而对于一个就业群体广泛,又花着纳税人钱的公务员岗位,要求其遵循所有就业岗位应该遵循的职业伦理,比如优胜劣汰,比如收入待遇应该和付出成正比等,也不是什么过分要求。

可是现在看为解决这一问题所做的一些努力,比如公务员聘任制,现实推进远远不尽人意。那些享受更好收入的聘任制公务员,实际上没有普遍的退出机制。

享受到了改革福利,却不需要付出职业风险,这样的改革只会继续增加公务员的吸引力。

这些本该成为常识的道理,相信很多人也都懂。而当大家都知道问题是什么,甚至知道应该怎么改变,却也只能随波逐流,一声叹息时,才是,唉。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