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身于“童子军”,潜伏中国近40年,日本老谍王的一生

出身于“童子军”,潜伏中国近40年,日本老谍王的一生
2022年04月03日 11:04 余甘果蜜厨房

大家请看,下图中这个人,是咱们相关部门抓获的一名潜伏了近40年的日本老间谍,他叫阿尾博政,在这几十年间,他窃取了150多份情报,并且还炫耀地写了一本书。

阿尾博政

我经过查阅资料发现,阿尾博政事件

非常具有外国间谍们非法窃取情报的代表性,

所以,这篇文章咱们就聊一下阿尾博政事件,以此来学习一些反间谍的知识。

这期文章我分为了4部分,分别是阿尾博政的成长经历及潜伏背景、在台湾省的潜伏阶段,以及来到大陆的潜伏阶段,还有最后一部分是一个归纳和总结。

阿尾博政,1930年出生在日本的富山县,当时,在一战中取得胜利的日本正是得意的时候,所以,阿尾博政的童年和少年时代,都是在法西斯狂热中度过的,“军国”、“天皇”等词也深深印在了阿尾博政幼小的心灵里。

虽然年少还不懂事,但是他很快便成为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忠实追随者,在军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阿尾博政在10岁的时候,就加入了日本的童子军。

日本童子军

1945年日本投降,这一年阿尾博政15岁,之后,他决定继续当童子军,直到1954年,在冷战的格局之下,美苏对峙,美国为了自己称霸全球的战略,开始扶持日本的军事力量。

于是,在1954年的时候,美国允许日本成立了自卫队,自卫队虽然名义上不是军事组织,但实际上却拥有着精良的装备和很强的作战能力,其实和其他国家的军队是一样的。日本的自卫队刚成立不久,就设立了专门的间谍学校,这个学校主要就是为日本培养情报人才的。

阿尾博政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也想要参加,1959年,阿尾博政顺利地考入了日本自卫队。

在阿尾博政进入自卫队之后,等待他的便是地狱般的训练生活,自卫队的训练强度非常的大,训练的内容也很残酷。

一开始,阿尾博政看到有很多人都因为忍受不了残酷的训练而选择了离开,不过,因为他自己在童子军里训练了很长时间,因此,他的耐力以及身体素质方面都比较好,最后,阿尾博政坚持完成了这些训练项目。

当然了,阿尾博政在训练期间的突出表现也受到了上级的关注,日本高层觉得阿尾博政很有头脑,处事也很圆滑,是一个从事间谍工作的好苗子。

于是,后来部队在选拔间谍人员的时候,阿尾博政便被推荐去参加了间谍培训,在培训期间,

阿尾博政学习了中文、英文、俄文以及心理学和经济学,除此之外,他还学习了航拍照片的解读和通讯联络方法等,这些技能也为他后续来咱们国家窃取情报奠定了基础。

20世纪70年代中美关系破冰,咱们国家开始对西方开放,看到国际形势的变化,日本为了国家利益,在1972年的时候,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并且与我国正式建交。

田中角荣访华

自此,中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逐步加强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两国也开始了正常的人员往来。

不过,在两国关系走向正常化的同时,日本私下里向咱们国家输入了大量的间谍人员,这些间谍人员以不同的身份分布在各个地区,他们的统一目标就是非法窃取我国的机密资料,而阿尾博政就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个间谍。

1972年,日本自卫队的领导找到阿尾博政,给他下达了一个潜伏任务,潜伏的地点是台湾省,接到任务之后,阿尾博政非常的高兴,他觉得自己可以实战展示自己的能力了,自此,他便开始了自己的潜伏第一阶段。

在行动之前,摆在阿尾博政面前有一个难题,那就是自己如何才能正大光明地潜伏下来,还不引起别人的怀疑?

想来想去,阿尾博政也没想到一个好办法,最后,他的情报领导给了他一个建议,那就是把他伪装成一个经济学者,在当时,日本的经济不景气,如果以经济学者的身份去台湾省学习和考察的话,那基本上就没人怀疑了。

阿尾博政听了之后,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便立马收拾了一下行李,告别了自卫队里的领导和同事,独自一个人踏上了前往台地区的航班。

到了台湾省之后,阿尾博政很聪明,他没有装作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而是给自己设立了一个友好的人设,他故意在表面上伪装的很友善,让别人看起来没有一点儿攻击性,而且在平时生活中,他为人十分的有礼貌,待人也很温和,他的邻居们也没少收到他的礼物。

此外,阿尾博政还经常请邻居们吃饭,俗话说得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当阿尾博政向他们打听一些本地情况的时候,他们也不好意思不说了。

在把邻里关系和一些本地情况摸熟之后,阿尾博政决定开始接触更高层圈子的人,因为有价值的情报一般都在更高层的圈子里。

于是乎,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打着经济学者的幌子,阿尾博政便开始抓住一切机会,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和商业庆典,并且在此期间,他还利用自己友好的人设,认识了当地的一些掌权的人。

认识了这些商界人士之后,他便借着和这些人进行学术交流的幌子,与他们套近乎,请他们吃饭,请他们去高档会所享受,其实在此期间,还是有人怀疑阿尾博政的,你一个普通的经济学者,哪来的这么多钱消费呀?面对这种疑问,阿尾博政给出的解释是,自己家里以前做生意挣了点钱,言下之意就是说自己是个富二代,就这样,慢慢地,阿尾博政便获得了这些人的信任。

在取得信任之后,阿尾博政便会从这些人的嘴里套出来自己想要的消息,而且基本上都没有引起这些人的怀疑,这些人甚至还觉得,阿尾博政为人十分的大方和真诚。

随着和这些政商界人士交往的不断深入,阿尾博政的地位也在不断地上升,逐渐地,他在台地区开始变得小有名气,而这也让他接触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这也就意味着他接触到机密情报的机会更多了。

在台地区潜伏期间,除了口头套情报之外,阿尾博政还凭借着自己的名气,出入了很多的封闭场馆,并且利用携带的微型摄像头等工具,摄录了大量的情报信息,得到这些信息之后,阿尾博政便会整理一下传给日本。

就这样,阿尾博政一直在台地区活动着,直到1978年,日本高层对于阿尾博政的任务有了新的安排动向,在1978年的时候,咱们国家开始改革开放。

日本的间谍机构“武藏机关”得知消息之后,迅速抓住了这个机会,在1982年的时候,把经济学者阿尾博政也派到了大陆,之后,阿尾博政便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潜伏。

来到大陆之后,阿尾博政跟许多生产企业和地方人士都搞好了关系,他经常请人吃饭,而且出手十分的阔绰,再加上他伪装的友好形象,渐渐的,很多地方部门都感觉阿尾博政很友好,也不像什么坏人,所以对阿尾博政就没有什么警戒的心理,而且有些部门还向阿尾博政开放了涉密单位,阿尾博政更是抓住这些机会,在参观设施的过程中用随身携带的微型相机拍照录像。

其实说到底,当时咱们反间谍部门的任务比较大,人手又比较少,而且很多人的反间谍意识也还不够强,这也就给了这些间谍窃密的一些机会。

有一次,在相关人员的介绍下,阿尾博政得到了一个去部队参观和交流的机会,由于去的地方一般人根本就进不去,因此,阿尾博政就顺手带着了相机,如果遇到机密的东西就拍下来。

这天上午,阿尾博政跟着一大群人来到了场馆里,一进这个场馆,阿尾博政便注意到了一个军事设施,他本来想用随身携带的微型相机拍下来的,但是当时人太多了,而且因为是在部队里,这里的人员也非常的谨慎,所以阿尾博政也没有机会拿出相机。

后来,眼看参观就要结束了,阿尾博政开始慌了,他心想:这么好的机会一定得抓住呀,但是有什么办法才能把这些军事设施拍下来呢?

最后,这家伙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这个办法即合理又不会引起别人的注意,什么办法呢?那就是合影。

于是,在大家即将要离开的时候,阿尾博政便提出要和大家合影留念一下,大家也都纷纷表示了同意。于是,阿尾博政便找好角度,站在了军事设施的前方拍了一张合影照,这张照片清清楚楚地拍下了这个参观馆里的军事设施,也就是当时咱们国家最顶尖的军用车辆,另外,在后续的交流过程中,阿尾博政还打听到了咱们最新型战斗机的情况。

参观结束回去之后,阿尾博政非常的开心,然后将这些信息总结成文章和照片一起传回了日本。

除了通过人际关系获取情报之外,为了方便窃取其他各地的情报,阿尾博政还经常说自己很喜欢旅游,他说来到一个国家,就要多出去看看,见识不同的风土人情,所以他经常一个人开着车去浏览中国的各个城市。

在几十年的时间里,阿尾博政走遍了中国的中西部山区,最远甚至去到了新疆的塔城。难道他真的是纯粹的喜欢旅游吗?

当然不是了,他是借着旅游的名义,来测量和记录中国的地形以及公路和铁路的情况,在他去的每一个地方,他都详细的记录下了经过的每一条公路和铁路的信息,并且还挖掘这些信息背后的政治、经济、地理等各方面的深层情报。

除了中西部地区之外,阿尾博政还深入到了我国的西南腹地,大家应该都知道,咱们西南地区自然资源丰富,并且地势险要,所以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西南地区都是我们的战略后方,很多军工科技企业都扎根于此,在这里从事军事设施的研发和实验工作。

在阿尾博政知道西南地区的重要性之后,他除了带着探测设备在这些地区进行测量之外,他还利用金钱收买一些要职人员,刺探军事情报和地形信息。

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不湿鞋,随着我国反间谍部门规模的扩大,阿尾博政在我国长期非法搜集情报的行为,在2006年的时候被相关部门察觉到了,但由于当时掌握的证据还不够,所以便没有逮捕阿尾博政,不久之后,阿尾博政可能也察觉到了不对劲,于是他便回到了日本。

在阿尾博政回到日本之后,他为自己二十多年来的间谍工作没有被发现而感到自豪。

之后,他还被邀请在日本著名的大学里分享自己的间谍工作,他详细地向日本学生讲解了自己获取情报的细节,并且在2009年的时候,阿尾博政还将自己这二十多年来的间谍经历编成了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叫做《自卫队秘密间报机关—被称为青桐战士》,这本书在日本发行之后,阿尾博政很快便被日本国民所熟知,在日本的国内,阿尾博政被称为“日本情报之王”。

2010年,阿尾博政又重新又回到了中国,继续进行间谍活动,而这次,我国的反间谍机关人员,则在暗中更加严密地观察着阿尾博政的一举一动,一旦证据确凿,立即将其抓捕。

2016年的时候,阿尾博政了解到中国的西南地区有一个大型的飞机制造厂,之后,他便来到了西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看到确实有一个飞机制造厂后,阿尾博政便迫不及待地想要从中获取机密信息。

于是,他便在网上联系上了飞机场内的几个工作人员,然后利用金钱诱惑他们向自己提供机密情报,当时,有的人听到之后,知道是犯法的,而且后果会很严重,所以就拒绝了,不过有四个人没有抵制住金钱的诱惑,成为了阿尾博政的下线,帮他窃取了很多情报。

随着咱们涉密机关的安全意识在不断地提升,飞机制造厂很快就察觉到了不对劲,随即便开始进行内部人员的严密排查,最后将这四个叛徒全部都查了出来。最终,通过对这四名叛徒的审讯,抓到了阿尾博政的证据。

之后,阿尾博政立刻便被抓捕归案,在后续审讯的过程中,阿尾博政老实交代了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直到这个时候人们才知道,他竟然在中国已经潜伏了近40年之久。

据阿尾博政交代,在他潜伏的这几十年时间里,他获取了大大小小150多条情报,这些情报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多个方面,并且都偷偷地传给了日本。

阿尾博政被逮捕的时候已经86岁了,但他还在为日本自卫队卖命。

这件事之后,日本政府拒不承认阿尾博政是间谍,直到咱们中方拿出人证物证之后,日本政府才不得不承认阿尾博政的间谍行为。

最后咱们来总结一下,其实,阿尾博政的间谍行为很具有代表性,在这30多年的间谍活动中,他主要是从三个途径窃取情报的。

第一个途径是,他以经济学者的身份广结好友,扩大交际圈,以此来获得参观国内企业和工厂的机会,并且对一些设备进行偷拍;

第二个途径是,借着旅游的名义携带工具进行测量,以此来获取数据信息;

第三个途径是利用金钱诱惑、收买一些人,以此来获取我国在军工和武器方面的秘密情报。

这三种途径也确实是目前境外间谍分子来我国窃取情报的主要方法,因此,相关涉密人员及单位也要时刻警醒。

此外,除了这三种方法之外,还有一些其他途径,比如近些年来,沿海的渔民在出海捕捞的过程中,经常能捞到一些窃密装置,在这些装置里,有的是为了收集我国海洋的环境信息,而有的则是一些反潜装备。

据统计显示,从2016年开始,我国已经有90多名渔民和相关人员捞到了类似的间谍装置。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国外势力的猖狂,像阿尾博政这样的间谍肯定还有很多,他们以各种身份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并且他们大多数表面上都看起来非常的温和,但正是这些人的间谍行为,极大的危害了我们咱们的国防安全,所以这就警戒我们,尤其是涉密单位工作的人员,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金钱所迷惑上了间谍的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麻烦帮忙点赞、评论、转发一下,感谢!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