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航母蒸汽弹射器相似的设计,二战德国V1导弹发射架

与航母蒸汽弹射器相似的设计,二战德国V1导弹发射架
2022年06月13日 00:21 戏骨大腕儿

作者:富台山赵子龙

编辑:海鹫

早在二战爆发之前,德国科学家就已经在进行各种飞行炸弹的相关科研工作。二战初期,德国空军资助了数款精确攻击弹药的研发项目,比如亨舍尔公司的Hs-293无线电制导炸弹,却并不热衷研制用于地对地攻击的巡航导弹。

1942年4月底,菲泽勒公司的工程师罗伯特·吕塞尔(Robert Lusser)完成了P-35“爱尔夫特”导弹的初步设计,它其实就是V-1导弹的前身。

虽然雷达波或无线电操控系统起初都是备选导航方式,不过由于盟军已经研发出电子对抗手段,德国人在V-1采用的是以陀螺仪为基础的惯性制导方式。

■保存至今的V-1导弹实物图,这是一款划时代的武器。

随着战争进入1942年,盟军对欧洲大陆轴心国控制区的战略轰炸行动开始愈演愈烈。从3月起,英国空军开始系统地派出重型轰炸机群空袭德国,希特勒迫切需要一种有效回击英国的手段。

由于此前德国空军推迟了亨克尔He-177轰炸机的研发进度,当时德军编制内还没有一支重型轰炸机部队。此外,德国陆军也已经开始实施A-4弹道导弹计划(即著名的V-2导弹),这对德国空军在战略轰炸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了挑战。德国陆军宣称这种新型导弹可以帮助洗刷德国空军在1940年英伦空战中遭遇的耻辱,以此来说服希特勒获得更多的相关支持。

面对如此境况,以戈林元帅为首的德国空军感到了莫大的侮辱,为了维护在元首心目中的地位,德国空军高层决定大力推进自身的战略武器研发进程。

因此,德国空军的巡航导弹项目于1942年6月19日被正式批准,P-35“爱尔夫特”导弹被更名为如雷贯耳的V-1导弹,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成功投入实战并大规模量产的巡航导弹。

■V-1导弹的发射架长达数十米,具体长度根据发射场地情况的不同而变化,一般为50-60米长,由数段材料拼接而成,每段长度约6米,中间用螺栓连接。

V-1导弹是德国各家高科技公司通力合作的产物。阿耳弋斯公司负责研发间歇燃烧式喷气发动机,发动机的型号被新命名为“阿耳弋斯109-014”。导弹的制导系统由柏林的阿斯卡尼亚公司(Askania)负责,该公司此前一直在为德国空军的其他导弹项目研制惯性制导系统。

莱茵钢铁-博尔西希公司(Rheinmetall-Borsig)则为V-1导弹发明了一种长达5米的轨道发射架,用一台火箭助推滑橇帮助导弹飞上天空。

第一枚V-1导弹在1942年8月30日正式完工,它在许多方面都已经不同于P-35“爱尔夫特”导弹的最初设计,包括用一个方向舵取代了原设计中的双垂尾。经过优化的“阿耳弋斯”间歇燃烧式喷气发动机于9月定型,并随即展开飞行试验。

当引擎遇到的各类问题都已被解决时,位于佩内明德(Peenemunde)西面卡尔斯哈根(Karlshagen)的德国空军测试机构立即组织了首次飞行测试,此地距离V-2弹道导弹的测试基地很近。

10月28日,一架Fw-200轰炸机携带V-1进行了第一次不点火飞行,试验表明该型导弹的外形设计非常出色,空中飞行姿态非常稳定。12月10日,V-1导弹进行了第一次点火试验,试验弹编号为Fi-103V7,“V7”代表它是第七号试验弹。

■位于法国锡拉科特的V-1导弹大型发射碉堡示意图,火车将部件运到碉堡内部组装,德国人依据地势沿着坡道修建了一条发射跑道,比起发射架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其方向直指伦敦。

莱茵钢铁-博尔西希弹射器的测试地也位于佩内明德,测试发射轨道沿波罗的海海岸指向东方。导弹弹射器在1942年10月20日进行了首次试验,试验弹是一枚按照真实导弹外形制作的水泥弹。

随后,测试机构又对安装了“阿耳弋斯”发动机但没有安装弹翼的导弹弹体进行了测试。1942年12月24日,Fi-103V12号导弹进行了首次点火发射试验,这枚导弹在空中飞行了大约一分钟,坠入波罗的海之前飞行速度达到了每小时500千米。

由于V-1导弹的研发时间非常紧张,导弹弹体、发动机、导航仪和弹射器的测试是同时进行的。这种研发方式也给导弹带来了一些明显问题,一旦试验中发生坠毁或试验失败的情况,设计人员常常无法搞清出现的问题究竟是由哪个子系统导致的。

由于莱茵钢铁-博尔西希型弹射器存在缺陷,德国人不得不让赫尔穆特·沃尔特·韦尔克(Hellmuth Walter Werke)在1943年初又研制出一种半管型弹射器。

沃尔特设计的弹射器使用一台汽油发电机作为动力源,使用一种混有T物质(过氧化氢)和Z物质(高锰酸钠)的火箭燃料。

这种弹射器的运行原理和现代航空母舰上采用的蒸汽弹射器非常相似:高压气体被推入发射轨道盒内的一根钢管里,这根钢管将推动一个与导弹底部相连的活塞。发射时,导弹将从面向目标的数十米长的斜坡起飞,以110米每秒的速度向斜上方射出。

■V-1导弹发射架的运行原理与现代航母上的蒸汽弹射器类似。不过并不能说英国人发明的蒸汽弹射器在原理上抄袭了德国人,因为采用高压气体弹射飞机的装置早在一战之前就已经被美国人发明出来了。

截至1943年夏末,V-1的研制工作已经取得很大进展,德国空军开始计划启动大规模生产。德国人最初计划在1943年8月启动该型导弹的量产,以便德军能在1943年12月15日动用5000枚V-1导弹发动对英国的攻击,可是这个设想往后拖了好几个月,直到1944年6月才实现。

回顾起来,考虑到V-1导弹较低的研发、制造和部署费用,它确实是一种远比V-2导弹更为有效的武器。可笑的是,正是因为V-1导弹更为容易遭到拦截,才促使盟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去尝试对抗它,不仅对V-1实验基地、制造厂和发射场地发动了规模浩大的轰炸行动,还不遗余力地在伦敦、安特卫普和列日进行了激烈的防空作战。

■盟军士兵在查看被破坏后的V-1导弹发射架。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