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车跌落神坛,被“杀疯了”,后市场引起连锁反应

日系车跌落神坛,被“杀疯了”,后市场引起连锁反应
2024年06月11日 11:08 汽配圈官微

最近爆出的日本汽车集体塌房事件,让日系车的发展“颓势”再次被关注。

作者|虹 月

图片|网 络

(图源:环球网)

先简单回顾一下“塌房”事件:

当地时间6月3日,日本国土交通省通报称,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5家汽车、机车生产企业在申请车型生产认证时存在舞弊行为。国土交通省表示,在车辆安全性能测试中,丰田曾提交虚假数据,还曾不当改装测试车辆,造假行为涉及两款卡罗拉车型和一款雅力士车型。丰田、马自达、雅马哈的造假行为涉及各自企业的部分在售车型和停产车型。本田、铃木的造假行为仅涉及停产车型。5家企业违规规模合计超过500万辆汽车。

日系车“颓”不可挡

此前,日系车就被曝过检测造假、零部件不合格等负面新闻,此事一出,负面影响加重,连日本官方发言人都在说:损害了日本汽车产业的信誉!本次塌房事件也让外界加深了日本车企被中国新能源汽车摁倒在地,难以翻身的判断。受新能源汽车趋势影响,日系车在国内市场节节败退,乘联会5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4月份,日系乘用车在华市占率降至15.2%,创下了自2013年以来的新低。而一些日系品牌如大发、铃木、三菱等早已干不下去,撤出了中国市场。更加不幸的是,日系车的“后院”——东南亚市场也传来声音:“在泰国2023年的新车销售市场,中国车企的份额达到11%,相比上年增至2.2倍,日本车的市场份额跌破八成,正在受到冲击。”

再看国内二手市场,日系车也处于崩盘状态,据一位二手从业者说:“过去说日系车保值率高,但现在日系二手车没利润,特别一两年准新车型,挺鸡肋,投资10来万,赚个两三千,新车只要一优惠,二手车价格立马下跌,保值都是源于之前保有量多,而今将不复存在,新车销量崩盘,二手车还会远么?”

日系车没落,后市场躲不过牵连

日系车,作为过去汽车市场神级别一样的存在,曾风光无限,连修车师傅都推荐购买,现在却跌落神坛,甚至连海外业务都要被中国汽车企业“端掉”。那么对于汽车后市场来说,日系车的没落会引起什么连锁反应?首先是对于日本本国来说,目前汽车零部件厂商已经受到巨大的冲击,特别是与汽车燃油发动机相关的制造商,走到了生死存亡的十字路口。同时,非发动机相关零部件厂商也逃不过业务下降的危机。因为相比于燃油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构造更为简化,所需零部件从传统汽车1万多个零部件锐减到3-4千个。且从2035年起,全球新能源汽车将会在整个汽车市场上增比至70%,更有国家或地区将在2035年以后全面停止燃油车的生产销售。日本政府的经济结构调查报告中显示,21年汽车零部件产业的海外出口总额高达34兆7400亿日元,占比国内制造业的11%,并解决了66万人的就业问题。作为日本支柱产业,汽车零部件产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日本国内7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面临着产业洗牌后的一次重大筛选。自救式改革与产业战略转型,是这些企业迫切实施的动作。从日本本国延伸到海外,涉及日系车的零部件厂商,包括整个市场其他服务:维修保养、汽车用品、二手车、汽车金融、汽车租赁、用车服务和报废回收等,面临的问题就与日本本国的几乎差不多,都是没落。好在对于国内企业来说,此路不通,还有别的路可以选择,只是忍痛割掉日系车相关业务的问题。

对于国内维修、保养市场来说,日系车虽然销量已经不行了,它们在国内乃至全球仍然占有相当大的保有量。后期会怎么发展,可能会出现以下情况:随着日系车销量下降,其维修和保养所需的配件可能生产过剩、积压,因此价格会有所下降,老板亏钱。同时由于日系车销量下降,相关维修和保养服务会减少,经营者利润减少。好的一面是,市场有很多转型升级的机会,供应商和服务商需要尽快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找到突破机会。

不管怎样,日系车没落势必引起后市场的一连串反应,是大是小,就看经营者涉及的日系车业务的量,做好应对准备,扛过这一危机。

END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