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汽车维修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深度】立足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汽车维修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
2024年06月25日 10:49 汽配圈官微

汽车维修服务业作为重要民生服务业,在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服务业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实际发展中,行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要求有较大差距,行业发展后劲不足。因此全社会积极营造构建优质高效汽车维修服务业新体系的好环境刻不容缓。

作者|杨明久图片|网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稳定器”、吸纳就业的“蓄水池”,现代服务业还是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助推器”,孕育新经济新动能成长的“孵化器”。发展优质高效现代服务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这一论断为新时代新征程我国抢抓服务业发展新机遇,增强服务业创新力、塑造竞争新优势指明了方向。汽车维修服务业作为重要民生服务业,在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服务业新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的分析,汽车维修服务业应当是一个典型的技术密集型、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既是重要民生服务业(行业属性),也是社区服务业(微观属性,贴近百姓生活)。但在实际发展中,行业发展与现代服务业要求有较大差距,行业技术优势不突出、不彰显,行业附加值偏低,对人才吸引力不强,行业发展后劲不足。从政府侧来看,政策法规设定的目标被虚化。2014年9月交通部等十部委出台的《关于促进汽车维修业转型升级提升服务质量指导意见》的总体目标中明确指出:“通过5年左右努力,推动汽车维修业基本完成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市场发育更加成熟,市场布局更趋完善,市场结构更趋优化,市场秩序更加公平有序,市场主体更加诚信规范,资源配置更加合理高效,对汽车后市场发展引领和带动作用更加显著;基本完成从服务粗放型向服务品质型的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诚信透明、经济优质、便捷周到、满意度高的汽车维修和汽车消费服务。”

这个俗称186号文件至今已经发布十年了,回头看,设定的目标好像有一些成为了虚幻。比如:当时设定的“五年内实现汽车维修业基本完成从规模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的目标,今天在卷的的市场环境下,汽车维修行业已经进入低水平竞争状态,汽车维修业的附加值越来越低,何谈质量效益型。再比如市场结构,2014年4S店两万八千家,市场销售收入占比70%,四十万家的独立售后创收占比30%。2023年4S店两万三千家左右,销售收入市场占比仍然70%左右,三十六万家的独立售后创收仍然占比30%左右。从这点看市场结构没有被优化,4S店在整车企业主导下仍处于支配地位,独立售后仍然在不透明环境下经营……本人站在个人立场观察,全社会对汽车维修业的扶持是缺失的。政府有政策引领,但没有政策扶持。因此全社会积极营造构建优质高效汽车维修服务业新体系的好环境刻不容缓。特别是要强化要素支撑。依法依规保障汽车维修服务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的资源需求,创新资源供给方式。加大财政金融支持,统筹用好相关财政资金,综合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支持金融机构推出适合汽车维修服务业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要向扶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一样扶持汽车维修服务业,要如同支持汽车消费服务一样支持汽车维修服务业的优质服务。形成汽车整个产业的“产、销、服”同权的市场局面。促进汽车维修业迈向现代服务业的行列。

支持汽车维修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应有之义,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中国式现代化对汽车维修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要求所在中国式现代化对汽车维修服务业提出了新的使命要求,也为构建优质高效汽车维修服务业新体系的提出了重要指引。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要义,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汽车维修服务业新体系,为交通强国做出汽车维修服务业的贡献。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既要求汽车服务业发展着眼解决上百万维修从业劳动力的生存和发展,也要求汽车维修服务业在提升劳动力素质、用好规模优势上发挥更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既要求汽车维修服务业实现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包容性增长,也要求汽车维修服务业在保障民生、满足车主美好生活需要、确保汽车维修服务业发展成果惠及全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求汽车维修服务业自身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低碳道路,也要求汽车维修服务业为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绿色低碳化提供强大支撑;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既要求汽车维修服务业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也要求着力推进高水平开放、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二、汽车维修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无论是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还是更好满足人民群众购车用车需求、改善民生福祉,都需要进一步挖掘、释放对汽车的潜在需求,都呼唤汽车消费政策的全面转型。围绕汽车使用环节的汽车维修市场日益成为汽车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目前我国汽车维修市场发展尚不成熟,规模化、规范化、品牌化发展水平都不高,行业发展水平与汽车产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差距。需要汽车维修业通过推动高质量发展,使汽车维修行业稳步迈向现代服务业。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创新发展活力,提升产业服务能力和水平,更好满足汽车维修市场消费需求,为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加快汽车维修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变的步伐。首先是汽车维修行业要迈向现代服务业,必须规范汽车配件流通秩序,优化配件流通环境。目前,我国汽车维修配件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程度不足,汽车维修配件流通效率不高,虽然在电商推动下市场主体集中度有一定提升,但是行业仍处于散、小、弱的局面。随着我国在用车的平均车龄不断提高,中高车龄车辆对维修保养需求的增大,汽车维修配件的消费需求将不断提高。从规范流通秩序、创新流通模式、拓展流通渠道等方面提出要求,支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完善配件流通网络,优化配件流通环境,更好满足消费者对汽车维修市场配件的多元化需求。

再有就是汽车维修行业要迈向现代服务业,必须完善包括新能源汽车在内的维修技术和服务体系,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升级。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对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服务和技术人才的需求大幅增加。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服务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新能源汽车维修不规范、不便捷、周期长以及电池等维修技术信息获取难、专业维修技术人才匮乏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因此要完善售后服务网络,加强售后维修等人员管理培训,全面及时公开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同时积极推进汽车维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应用,提高汽车维修数字化服务能力和水平,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规范、更便捷、更高效、更绿色的维修服务,让消费者放心、安心、舒心的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总之,用现代服务业标准衡量我国汽车维修服务行业的发展,结论是滞后的,其突出表现没有技术优势、结构不尽合理、服务质量不高。

究其汽车维修服务行业发展滞后的实质原因是市场投入不足,政府有效支持不够。这两点背后是附加值偏低,影响着投资者的信心,附加值偏低的背后是受制于汽车维修服务业规模有限,进而影响着人才队伍建设与服务质量的提升,反过来又影响着汽车维修行业诚信的缺失。因此,投入信心不足、政府有效支持不足及行业的诚信缺失构成了汽车维修服务业发展的多重制约因素。面向未来,推动汽车维修服务业迈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关键有二:一是优化行业结构,通过推动维修行业向规模化、连锁化、专业化、品牌化及数字化方向发展,满足老百姓就近就便、个性化、多样化的维修需求,增强行业发展内涵;二是改善提升维修服务质量,通过加强行业诚信建设,建立健全有效的支持汽车维修业发展机制,有针对性的支持途虎、开思及京东等骨干、龙头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延伸企业价值链,实现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增强行业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有力的推进汽车维修行业迈向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大势。

END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