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中考,可能是目前为止家长和学生感受“双减”最深刻的一次。青报教育在线在采访中了解到,“双减”政策实施一年,虽然课外辅导班、课内作业被大幅压减,很多家长心中的“鸡娃”观念和焦虑情绪却始终难消。对他们来说,“双减”是被动式的、悬浮式的。然而此次中考,当学生和家长深切地感受到考试指挥棒发生的新变化时,“双减”便成了更具真实感的存在。目前,青岛中考招录已渐近尾声,但这次中考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新变化
作为“双减”之后的首次中考,青岛中考呈现出了诸多新变化。这些变化在招录环节体现得非常明显。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分数线全线上涨。今年的局属普高一段线279分,相比去年的254分上涨25分,相比前年的252分上涨27分。今年局属普高二段线259分,这个分数不仅高于前两年的局属普高一段线,相较于去年、前年的局属普高二段线也分别上涨了39分、54分。而具体到各个高中学校,分数线同样上涨。比如今年青岛二中普通班分数线为335.5,相比去年及前年,分别上涨了11分、15.5分。
除了水涨船高的录取分数线,不同学校之间,尤其是头部几所优质学校之间的录取线分差缩小了。青岛自2020年实施新中考以来,在总分360分之下,各个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已呈现出紧追不舍的局面。以青岛一中、青岛二中、青岛九中、青岛五十八中等头部四所优质高中的普通班分数线为例,2020年四所学校的最大分差为9.5分,2021为11分。而到了今年,四所学校的最大分差已经缩小到了4.5分。
这意味着,这次中考出现了高分考生扎堆的现象。而这些早在一个月之前的中考之时便有迹可循。青报教育在线采访了解到,多数考生反映,此次中考试题难度适中,整张卷子上没有偏题怪题,场上“时间充足,答题顺手”。此外,多位考生还反映,这次考试的题量变小了,比如生物的选择题从35道减少到了30道,英语题由45道减少为35题,考场上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
变化背后
此前在北京、济南等地的中考中也出现了“高分通胀”的现象。这让很多家长猜测,“双减”之下,中考试题难度降低将是一个重要趋势。多方采访当中,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事实并非全部如此,更不能简单地将“双减”等同于试题难度降低。
市教育局副局长姜林曾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此次中考鲜明体现了“两减、两增、四无”,即减少死记硬背试题,减少“机械刷题”现象;增加设问灵活性,增加开放性、探究性、综合性试题比例;无超标试题,无偏题、怪题与超难度试题,无竞赛类试题,无高中知识直接下移类试题。试题与“双减”精神一致,平时所学与考场所考一致,考试与素质教育导向一致。从中考的结果上看,全市初三毕业学生整体表现良好,综合素质能力提升显著,客观反映了我市“双减”之下“减负提质”的效果。
因此,青岛此次中考剔除了超难度试题、竞赛类试题,在难度有所降低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对学生素养和能力的考查。据青岛市招生考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中考最大的变化是各学科大幅度减少了考查机械记忆的试题,通过给学生提供资料卡、阅读支架、知识卡片、相关链接等形式,模拟学习情境,让学生根据情境,理解、运用解决问题。今年有相当一部分学科全卷没有纯粹考查机械记忆的题目。此外,过去中考中,情境类试题约占整套试题的60%左右,今年则提升到了80%以上,甚至在地理等学科中达到了100%,体现了“无情境不命题”的原则。
启示
“双减”之下,难度降低又侧重考查素养和能力的中考将为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首先,对于学生而言,想要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重视基础知识,重视素养和能力的提升。采访中,青报教育在线了解到,此次中考中表现出色的考生,无论是“黑马考生”,还是“高位稳定”考生,无一例外都具备扎实的基础和良好的思维能力。任天成曾以214分的优秀成绩在青岛二中自招笔试环节一鸣惊人,中考中又考出了343.5分的高分。在他看来,自己最大的秘诀便是重视基础知识,在“吃透”课本的前提下,自主学习,注重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
另据多位家长透露,不少加码学习、超前学习、过度依赖辅导班的考生,在这次中考中表现并不突出。据相关人士分析,这些学生往往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对付偏题、怪题上,在过度的刷题中只记住了答题套路,一方面忽略了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又不求甚解,不了解答案或结论背后的逻辑,没有建构起应有的思维能力,缺乏活学活用的能力。这些缺乏学科核心素养的考生在中考试题的灵活设问、多样情境之下,一下就现出了原形。
采访中,青岛某初中校长向青报教育在线表示,这次中考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过去一年,对于很多家长来说‘双减’只是一项政令,并未给予过多关注。但这次中考让家长真正意识到,‘双减’真的来了,抱着几本书翻来覆去地啃也已经不行了。”
多位受访教师也表示,这次真正落实“双减”的中考将会对今后教师的教学方向、家长的教子心态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单纯靠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来拿高分的路已经走不通了,指向偏题、怪题、难题,只教学生答题套路的课外辅导班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影响
这次中考对于青岛教育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据相关业内人士分析,此次中考或许就是青岛高中格局新一轮调整的开端。这次中考降低了青岛多所优质高中的录取线分差。这意味着,不同学校的生源重叠度增加了,生源差距缩小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高中学校的良性竞争和发展,也将满足家长对于优质普高学位的需求和期盼。
另一方面,优质高中之间的录取线分差缩小了,也意味着不同初中之间的鸿沟被一定程度上填平了,热点初中与非热点初中之间的差距也缩小了。这种优质均衡,可以有效遏制学区房、择校热等教育乱象,也将从根本上消除家长的教育焦虑,从而让“双减”真正落地。可以预见的是,在公民同招、普高率68%、学籍互转、普职融通等多项政策的共同发力下,良好的教育生态、高质量基础上的优质均衡,将让每个孩子受益。
自此以后,提升孩子的综合素养,促进孩子全面发展,也将成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重心。青岛某初中校长表示,应对中考的新变化,要在抓牢“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而阅读理解能力、数理思维、动手实践能力是组成孩子综合素养的基石。
此外,他还提醒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越过学校的围墙,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书本不是孩子的世界,世界才是孩子的书本。不要让孩子只盯着几道题目、几个单词、几首诗词,一定要让孩子融入到社会当中去,深切感受时代发展,将社会发展纳入到孩子的学习体验和观察思考当中,这样才能让孩子拥有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而不至于变成只会考试的‘机器’。”
今年9月的新学期,义务教育段新课程方案将正式实施,中小学生也将真正迎来“素养为王”的时代。青岛市教科院相关负责人告诉青报教育在线,新课标的亮点之一便是加强探究性学习、自主性学习。因此,如何加强深度思考、自主学习,如何真正提升学习力,将是每个学校、每位教师的重要课题,而这也应该是家长接下来要思考的方向。
今年的中考结束了,“双减”时代迎来正式开启的时刻,而由此构建出的教育新生态也呼之欲出。在这种教育新生态里,优质高中、优质初中将被重新界定,高中格局、初中格局将被重构,“民办热”、“热门学区”等现象也将迎来根本性变化。这些是“双减”带来的深刻改变,也是“双减”的意义所在。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