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后我想申请‘西部计划’去祖国西部,或者考选调生,在条件艰苦的地方解民忧、办实事。”00后大学生李天是青岛黄海学院大四学生,目前他对于毕业之后的生活已经有了明确规划。作为斜杠青年的他,大学期间当过学院志愿者协会会长,创办过公司,多次获得学科竞赛奖项,拿过国家奖学金和“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奖学金。毕业之后本可以拥有多样选择,为何如此坚定地选择“西部计划”?在李天看来,这源于大学期间自己作为学校“小黄锋”志愿者的经历,以及学校一直倡导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最重要的一点是要有家国情怀。”
这是青岛黄海学院二十多年来以雷锋精神育人兴校的一个生动缩影。据了解,在青岛黄海学院,像李天这样的“小黄锋”志愿者大概有18000人,约占全校学生的近七成;像李天一样,被雷锋精神浸润影响的学生,二十余年间有近二十万。一所民办院校,为何执着于雷锋精神的传承?这样的执着又给学校带来了什么?
用雷锋精神为青年学子培根铸魂
作为拥有国内高校首家雷锋纪念馆的学校,如今雷锋精神早已在青岛黄海学院落地生根。而这一切的起点最早可追溯到学校建校之初。
1997年,学校起步之初,董事长刘常青偶然听了一次雷锋班第四任班长曲建文作的雷锋精神报告会。从小学雷锋长大的刘常青深有感触,第二年就邀请了曲建文老班长到校为师生作雷锋精神报告。他当时的想法很朴素——“要培养出雷锋式的好学生,让雷锋式学生去当好工人”。
当黄海学子第一次走出校门,参加一家知名国企应试时,他们的精神风貌和言行举止展现了与别的应试者不一样的风采。当时,主持面试的企业领导了解到,这一批青年大多是黄海学院的学生,当即拍板让他们免试录用。通过这件事,刘常青敏锐地意识到,我们的社会认可雷锋、需要雷锋。“要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就应该用雷锋精神为青年学子培根铸魂,培养雷锋式好学生、雷锋式职业人。”
自此之后,每年听一场雷锋精神报告会也成了黄海师生的必修课。学校还倡导每一位师生读一篇雷锋故事、背一篇雷锋日记、学唱一首雷锋歌曲、听一次雷锋事迹报告、做一件好事、写一篇心得体会。2012年,学校投资建成了国内高校首家雷锋纪念馆。学校还与辽宁省抚顺市“雷锋讲坛”签订协议,设立了“雷锋讲坛青岛黄海学院分坛”。目前学校已建成雷锋纪念馆、雷锋塑像、雷锋讲坛和《雷锋》杂志青岛工作站“四位一体”的学雷锋教育基地。
常态化机制让雷锋精神可感可触
“我们从小到大也都在听雷锋的故事,但是当我第一次走进学校的雷锋纪念馆时,感受是非常不一样的。以前总感觉雷锋只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但是听了讲解员的讲解,看了雷锋留下的照片、日记、资料,我们会看到一个更加立体的雷锋,比如说,他的家国情怀、自强不息、不畏挫折等等。”提到大一时参观雷锋纪念馆的经历,李天依然记忆深刻。他还注意到,这种“沉浸式”的雷锋精神教育会影响很多学生。“当时我是班长,经常组织同学们去敬老院、参加义务献血等等,每次同学们都是争着抢着去。”
让雷锋精神变得可感、可触、可知、可听,是青岛黄海学院推进雷锋精神教育的重要思路。除了搭建“四位一体”学雷锋教育基地,学校还自编教材《雷锋的人生观》,形成了学习雷锋的常态化机制,每年邀请雷锋班老班长、研究宣传雷锋精神的专家学者来校作报告,雷锋班第21任班长李桂臣也正式入职学校。学校常态化开展“弘扬雷锋精神,争做时代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在寻找身边的雷锋、校园雷锋“十百千”创建工程、“我愿意做一名志愿者”主题征文、“平凡的英雄”演讲、雷锋电影展播、学雷锋无偿献血、“寻找雷锋足迹,弘扬雷锋精神”主题团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中,黄海学子不仅增强了对于雷锋精神的理解和认同,更将雷锋精神落实到了生活实际中。
让学生演绎雷锋精神的时代风采
受益于雷锋精神的浸润,黄海学子正在以实际行动生动演绎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
“很多学生一到我的办公室就说,李老师我想去参军,能不能麻烦您讲讲军队的生活。”除了承担雷锋精神传承的任务,雷锋班第21任班长李桂臣还是黄海学院武装部副部长,承担着引导大学生入伍等具体工作。在李桂臣看来,得益于学校学雷锋活动的开展,每年学院的征兵工作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比如去年一年共有260名黄海学子正式入伍,数量在驻青高校中排在首位。“应征入伍,报效祖国,正是雷锋精神的具体体现,雷锋精神最重要、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他忠诚于党、热爱祖国的爱国情怀。”
“雷锋还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立足本职岗位、热情服务的精神,刻苦钻研的精神,干一行爱一行的螺丝钉精神,勤俭节约的精神……”说起雷锋精神,李桂臣如数家珍。而这些也都已深深地融进了黄海学子的基因中。
在青岛奥帆赛、青岛啤酒节、青岛上合峰会、青岛世博会、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等大型活动中,都有黄海学生志愿者的身影活跃其中。学校还涌现出了一大批雷锋式师生,比如,口书画家励志典型刘仕春老师,勇抱燃烧煤气罐的刘名利老师,热心帮助失明老人的陈松同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获得者张宝才,中国“优秀结核病防治自愿宣传员”刘洋,孝老助残典型鲍晴晴,斩断青丝驰援武汉的90后女护士何瑞星,最美逆行者董真真,勇救晕倒环卫工人的毛淼、李紫月、张成良,2021河南抗洪救灾先进典型匙庆朝、马存超、李吉傲,深夜勇救受伤群众的韩广羽等等。他们的点滴善举,充分展示了雷锋精神的时代风采。
持续拓展雷锋精神教育的深度与广度
持续推进学雷锋活动走深走实,是青岛黄海学院正在做、一直做的事。推动雷锋精神在更大范围内发挥更大的影响,也成为黄海学院的使命。
如今,青岛黄海学院已与全国最有影响力的雷锋纪念馆、研究所、雷锋生前所在部队以及部分高校开展了紧密联系,签订了合作协议,携手建设“全国雷锋精神教育联盟”,共同举办“雷锋精神与高校思政课改革论坛”,联合开展“雷小锋”种子工程等实践培育活动,共育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值得一提的是,学校“最美小黄锋”志愿服务团队荣获了2022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是青岛市唯一一所获奖的民办高校。学校还创建了“雷锋精神系列主题课程”,打造了雷锋精神系列“主题微视频”“主题现场教学”“在线课程”的“1+X”模式,引导新时代青年争做当代“活雷锋”,推动了雷锋精神的研究与传承。目前,学校《雷锋的人生观》已上线国家在线课程共享平台,开课6学期,已对河北大学、贵州大学等17所高校12500名学生展开线上教学,累计互动12.64万人次。
此外,学校雷锋纪念馆对社会免费开放,累计接待企事业单位、大中小学及周边社区群众参观15万人次,很好地发挥了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成为当地思想政治学习的园地和群众教育实践活动阵地。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十几所学校和单位在学校雷锋纪念馆挂牌成立素质教育实践、红色教育、廉政教育或志愿服务基地。
学雷锋的“黄海模式”也切实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多年来,黄海学院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很多人就业创业成功,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和中坚。学校先后荣获山东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青岛市学雷锋示范点”青岛市雷锋学校”“青岛市国防教育基地”“山东省师德涵养基地”“山东省党史教育基地”“山东省首批红色文化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多次获评中国学雷锋基金管委会全国“学雷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青报教育在线 王敏敏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