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以后读研,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为了以后读研,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2024年06月24日 16:11 湖南良师考研

各地24年高考成绩陆续在这几天发布,湖南省也将于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绩。各位姐姐哥哥、阿姨姑姑的,都会为自家高考生以后的路进行规划、参考。

在高考生每年增长的同时,考研人数屡创新高,21考研人数377万、22考研人数457万,23考研人数474万,24年考研人数有所下降也有436万。而且考研上岸率从25%下降到20%不到,这使得考研上岸变得越来越难了。考研已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二次高考”。

所以,我们很多宝子在为自家弟弟妹妹、亲戚进行高考志愿填报时,就要站在未来考研的角度做好打算,选择利于考研的专业和院校,这样做,才能让孩子在将来的大学生活中,尽早树立目标,明确方向,抢跑考研。

考研热的原因

就业环境堪忧,毕业就失业

就业难一直都是大家考研的一个主要原因。

本科生出来找不到工作,许多企业招聘要求研究生学历起步,使得同学们为了能更好地就业,而不得不提升自己的学历,加入考研大军。

传统观念影响,学历越高越好

还有很多同学选择考研,并不是因为自身追求,或者因为所学专业不得不考研,而是从小被灌输“学历越高越好”的观念,还没考虑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就稀里糊涂地被父母亲戚们推上了考研的路。

为考研做打算填志愿有哪几种路径

路径一:本硕、本硕博连读

本硕、本硕博贯通培养是高校为优秀学生制定的本科、硕士打通培养的计划方案和制度,规定某些专业学生读完本科可以一步到位再读研究生,不需要参加竞争激烈的研究生考试,有利于学生专心学习专业知识,早日完成硕士生学业。

一是高校在招生录取时直接在招生专业后面的备注中标明“本硕连读”“本硕贯通培养”“本研衔接培养”,或者是备注“某某基地班”“某某实验班”。如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类的成电英才计划拔尖创新人才试验班。

二是医学类专业本硕(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等医学类专业因高级人才的培养周期长、要求高,所以有的是本硕连读制。如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预防医学;四川大学临床医学(本硕博贯通式培养)、口腔医学(本硕博贯通式培养)等。

三是临床医学“5+3”一体化。即 5年本科阶段合格者直接进入本校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机衔接的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阶段。如浙江大学医学院[V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山东大学[V ]临床医学(5+3一体化培养)等。

四是强基计划。各试点高校积极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只是强基计划需要考生在高考前就完成报名。

路径二:入校后申请学校的贯通培养模式

有一些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后,会对个别专业的新生进行考试,选拔出优秀的学生进入本硕贯通培养的卓越班、试验班、荣誉学院等。如果高考招生录取时不能被高校的本硕(本硕博)贯通培养专业录取,可参加学校的“二次选拔”。比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实施本硕博贯通培养的六个卓越班便在大一新生中进行选拔。

路径三:大学期间争取保研

目前全国共有三百多所高校获得免试推荐研究生资格,想要通过保研实现深造目标的考生在选择高校时要关注目标高校是否具有研究生推免资格,且需要详细了解高校近年来的保研情况,保研率越高,今后自己保研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考生如果已经确定要在本科毕业后继续深造,那在选择高校时可以关心高校的研究生推免情况,例如整体保研率、专业保研率等。一般来说,“双一流”高校的保研率都相对较高,其中一些高水平大学甚至在40%以上,普通省属或市属本科院校大部分保研率在10%以下。

路径四:考研

以上可能只有30%的人可以选择,剩下的70%的还是需要选择考研。

在高考填志愿时就需要做好一定的准备:

一是志愿填报的时候有明确的专业意向,同时了解该专业相关的基础学科是什么,以及和它最接近的学科是哪个。比如,建筑学的基础是理论物理、三大力学(理论力学、结构力学和流体力学),物理学专业的学生如果考取建筑类研究生会具有较强的基础学科优势。

二是明确读研的目的,如果不致力于学术研究,只是希望通过获得硕士学历增加未来就业的机会和筹码,也可以放低对专业和学校层次的要求。

三是选择的本科专业在开设高校是否具有对应的硕士、博士点。硕士、博士点是判断专业对应学科实力的重要指标,选择拥有硕士、博士点的专业,意味着可以在本校完成进一步的学习深造,在考研复试和博士申请阶段也将拥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优势和心理优势。这部分信息在高校的学校简介中会有体现。

四是关注高校的升学(深造)率,升学(深造)率越高,说明该院校本科毕业生中读研的比例越高,考研成功的几率也会增加。五是提前确定好自己的读研高校,了解考研相关考试信息,知晓考试的科目、整理复习资料、制定考研计划。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