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青牛君,热爱中国茶,倾心传世品。本文为原创作品,欢迎转载分享。本文包含:词牌《望江南》/本诗写作背景/原诗/注释及大意
词牌《望江南》
《望江南》,又名《谢秋娘》、《梦江南》、《忆江南》、《江南好》等。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府杂录》:“《望江南》始自朱崖李太尉(德裕)镇浙日,为亡妓谢秋娘所撰,本名《谢秋娘》”。
安史之乱,引发当时社会的人口大迁徙,相比动荡残破的北方,相对安稳富足的江南成为人们向往的乐土。白居易名作《忆江南》即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江南情结。因此,由《谢秋娘》改名的《忆江南》、《望江南》、《江南好》风行一时。
写作背景
1074年杭州通判任期期满,苏轼移官至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本诗即作于1076年二月底密州任上。苏轼时年38岁。
1075年8月,苏轼命人修葺密州城北墙旧台,其弟苏辙取《老子》“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命名为“超然台”。苏轼曾在1076年春、夏两次登上“超然台”,并写下了他一生唯二的《望江南》,春词以“春未老”起首,而夏词则以“春已老”开句。
本词中,“休对故人思故国”中的“故人”指赵庾。他比苏轼大十余岁,曾在苏轼的“故国”(故乡)眉州任丹棱县令,1075年初冬担任密州通判,成为苏轼的直属下级。
1076年暮春时节,苏轼首次登上“超然台”。时间上,寒食之后,清明在即,无法回到故乡春祭;空间上,眼前是偏僻朴陋的密州,脑海里是“人间天堂”、江南首府杭州。情景共生,苏轼不禁慨然长叹。取《望江南》调,应是苏轼对于美好的回望、期许与感怀。
原诗
《望江南·超然台作》
苏轼(宋)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1
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2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3
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4
注释与大意
1.春未老,风细柳斜斜。
老:此处意为逝去。本句大意是:春光还未逝去,微风轻拂,柳枝随之起舞。
2.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试上:此处指初次登上。壕:护城河。本句大意是:初次登上超然台,看城外,护城河中半池春水微澜;看城内,到处是绽放的春花。春雨欲来,家家户户笼罩在云暗雾低之下。
3.寒食后,酒醒却咨嗟。
寒食:节令,一般为清明节前1、2天。咨嗟:叹息、慨叹。本句大意是:暮春时节,寒食清明之际,酒醒之后思绪万千,慨然而叹。
4.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故人:指曾在苏轼“故国”任职、现为苏轼下属的好友赵庾。故国:故乡、故地。新火:唐宋习俗,清明前2天起,禁火3日。节后取榆柳之木燃火称为“新火”。新茶:指清明节前采摘之茶,即明前茶。本句大意是:不必再和老朋友回忆那些故地往事了,姑且让我们点上榆柳之木燃起新火,烹煮一杯明前新茶;让我们游于物外,超然于心,作诗醉酒,不负年华。
我是青牛君,倾心打造传世茶品。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祝各位读者夏日平安,生活精彩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