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对我自己本身触动也很大,过去我自认为是凉山州民族文化的‘摆渡人’,希望能通过参加时装周、展会等多种形式,将凉山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到全世界;但是现在我认为我更应该当一名‘播种人’,为凉山州传统文化的传承撒下更多的种子。”
在深度参与了花西子“凉山薪火传承计划”三年后,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主任克惹晓夫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在凉山州琳琅满目的公益项目中,究竟是什么让从事了十多年文化保护工作的克惹晓夫深受触动?凉山州真正的公益项目究竟在如何设计和运作?
日前《FBeauty未来迹》深入凉山州进行了深度调查。
花西子在凉山州引发“蝴蝶效应”
凉山彝族自治州,简称“凉山州”,是四川省西南部一个非常特殊的地区。
公开资料显示,凉山州在1950年获得解放,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这里聚居着“彝、汉、藏、回、蒙古、纳西”等14个民族,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
多民族的千年聚居让这里形成了星河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
这里既有神秘的毕摩文化,多彩的多民族服饰文化,古老的彝族文字,也有“彝族漆器髹饰技艺”“甲搓”“傈僳族火草织布技艺”“彝族剪羊毛节”“绿釉陶瓷品制作技艺”“阿嫫妮惹”等传统技艺。从天文历法到气象医药几乎都有独特之处。
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大量的传统文化和技艺开始面临失传的风险。
“我小时候一个村子里至少有三四十人会弹月琴,但是到2018年县里搞文艺汇演,我走遍了240多个村,会弹月琴的人已经屈指可数了。”彝族乐器月琴的传承人取比的迪在接受采访时,伤感地说道“我已经70多岁了,如果月琴失传了我会感到无比痛心。因为丢掉了这些传统文化,没有了自己的语言、习俗,就相当于彝族不再是彝族了。这不仅仅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损失,也是国家的损失”。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2021年花西子母公司成立宜格慈善基金会,并确定了“宜人、宜学、宜文、宜安、宜心”等五个公益方向。其中“宜文计划”以关注民族文化的传承为主。
“凉山薪火传承计划”是“宜文计划”的一个重点项目。旨在通过“民族文化进校园”、“校园民族文化节”“民族文化论坛和成果展”等多种形式,促进凉山州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据了解,该项目自2021年开始启动以来,已面向凉山州42所学校的78410名学生,累计开展了非遗文化课程5650小时。实现了包括彝绣、月琴、阿都高腔、彝族口弦、朵洛荷、金江鼓乐、蹢脚舞、傈僳族火草织布等36项非遗技艺走进课堂。
“一只南美洲的蝴蝶扇动翅膀,结果可能引发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FBeauty未来迹》在深入凉山州实地探访后发现,随着项目的持续铺开,“薪火传承计划”也正在产生蝴蝶效应,无论是像克惹晓夫这样的参与者,还是学生和老师,甚至学生背后的家长,都在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而作出改变。
据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教彝绣的老师取比格西介绍,目前学校的彝绣班学生已经稳定在20人左右,大部分家长都已经意识到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因此很支持让孩子们过来学习,甚至还吸引了一名男同学加入其中。
“一开始他也很动摇,但是在家里人和大家的鼓励下,特别是我们告诉他国外很多知名的服装设计师都是男生之后,他也打破了传统观念,坚定了自己的想法。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已经能很熟练地做出自己的作品。”取比格西老师说。
《FBeauty未来迹》在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看到,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彝绣、民歌合唱和月琴三门非遗文化传承课,每个班都在20-25人左右,每周已经能固定上两个课时。上课所需要的月琴等均由花西子提供。
另据了解,“凉山薪火传承计划”的总预算投入资金规模为500万元,计划用从2022年7月至2027年7月,共5年的时间里在50所学校开设非遗文化课程。但是,“凉山薪火传承计划”还只是宜格慈善基金“薪火传承计划”的第一站,该计划除了在凉山州开展,同步也已经在云南省部分地区启动,并将进一步向四川全省铺开。
从“梦想到影响”,开辟非遗传承新模式
托马斯·蒂尔尼在《从梦想到影响:一流慈善的艺术》这本书中写道:在公益事业中,战略目标在本质上是全然不同的:它不是围绕以获取利润为目标的竞争展开的,而是以合作为核心,以便实现社会影响力。在大多数情况下,慈善家凭借个人梦想所能取得的成就非常有限。成功至少要依靠那些受到你决定要解决的问题最直接影响的人的参与。
换句话,一项公益事业要从慈善家的个人梦想变成真实的社会影响,其核心在于如何整合社会资源进行广泛“合作”并让相关人群“参与”进来。“凉山薪火传承计划”之所以能在当地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也正是如此。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被调动起来的是项目的主要合作方。
据了解,整个项目的实施由“宜格慈善基金会”“凉山州教育基金会”“凉山彝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布拖县薪火公益服务中心”4方构成。从资金的筹集与监管到项目的规划与实施,都进行了明确的分工。以便最大化地整合资源,将项目落到实处。
据了解,在项目正式启动之前,花西子和合作方一起做了大量调研和动员工作,首先是通过走访、座谈、研讨会等多种方式,参考非遗专家团队的建议和指导,形成了《凉山薪火传承计划非遗进校园活动资源目录》和《活动资源摘引》,共搜集到非遗资源298项。从而明确了向学校和学生输出哪些“非遗项目”的问题。
紧接着真正的挑战来临。
据克惹晓夫介绍,凉山州的非遗文化传承过去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父传子,或者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传承,从而形成了“家门”和“师门”两种传承方式。但从来没有通过学校进行传承的先例。
要让非遗文化的传承从“家门”和“师门”走向“校门”,开辟一条全新的非遗文化传承之路,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没有老师会教,也没有教材。
为了解决师资问题,项目组按凉山州的地域和民族分布,形成了“西昌、盐源、昭觉、越西、会理、德昌”6个大区,邀请非遗传承人和民族文化专家,对学校老师进行培训;然后组织区域内老师互相交流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此外,近期花西子还创新性启动了“在校老师非遗教学培育计划”,创新“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的授课模式,以学校老师向非遗传承人拜师的方式,一对一帮助老师提升非遗技艺。此举,把非遗教学的师资队伍,从校外非遗传承人扩大到在校老师,通过“在校老师非遗教学培育计划”,让校园成为非遗保护与传承体系中的重要场域,为非遗文化进校园公益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开辟了新的探索之路。
据了解,该计划将在凉山州的42所学校招募20名老师作为首批培育对象。作为首批参加“拜师仪式”的老师之一,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原副校长刘江就认为:“花西子今年推出的这项培育计划可以让更多老师有机会深入、系统性学习非遗文化,提升他们的非遗技艺,从而更好地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
通过不断摸索和创新,缓解了师资短缺问题后,教材的编写则是一项时间更为漫长的工程。
月琴文化传承人,从小学习民族乐器,年轻时当过老师,并曾在当地教育局任副局长的取比的迪是教材编写的先行者。
据了解,取比的迪4年前就萌生了编写月琴教材的想法,在参加了花西子发起的“薪火传承计划”后,一边在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担任月琴老师,一边加快教材的编写。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初稿。
《FBeauty未来迹》翻阅这份月琴教材初稿发现,和家门传承与师门传承的“耳提面命”“言传身教”相比,多了更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从乐理到弹奏指法都做了总结和梳理。
除了像取比的迪这样经验丰富的老师正在积极参与编写教材,年轻一代受过系统性专业训练的老师,也正在通过日常教学实践,积极进行总结。彝绣老师取比格西就是其中的代表,《FBeauty未来迹》在取比格西的彝绣课堂上发现,她不仅准备了厚厚的教案,还将彝绣针法总结为“垂直下针,等距出针”等口诀,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另据了解,随着开班学校的增加和师资力量的增强,花西子正在计划组织学校老师编写“非遗进校园课例集”“非遗进校园故事集”“非遗进校园成果展示集”,每项不少于100项成果;并组织相关老师和专家进行“非遗传承进校园”相关课题研究,发表学术论文。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整个项目的推进,“凉山薪火传承计划”无论是师资力量、教材水平还是学术研究成果,都正在进入一种长坡厚雪的状态,其影响力将日益深远。一条崭新的非遗文化校园传承大道开始徐徐铺开。
回顾这一路的种种艰难,宜格慈善基金会秘书长若梦说:“为了保证项目的持续推进,项目组每个月、每个季度都会举行四方会议,对项目进展总结和调整。一开始薪火传承项目是多条线推进,除了四川,云南也有试点地区。但有些试点地区因种种原因,影响力小、只在几所小学开展。但幸运的是,我们在凉山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大家理念一致,朝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在努力,为了达成目标不断尝试和创新,最终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让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影响力持续扩大。”
传承非遗、超越非遗,照亮回家的路
“有些文化终究是会消失的,文化来源于生活,又终究要融入生活,才能一直延续和传承下去。如何在不改变传统文化DNA的基础上,进行与时俱进的创新,是非遗文化教学和传承面临的更艰巨的任务。”克惹晓夫说。
不过《FBeauty未来迹》在凉山州观察到,随着花西子通过“薪火传承计划”持续播下传承非遗文化的种子,一场“传承非遗,超越非遗”的“文艺复兴”运动已经在悄然酝酿。
取比的迪在潜心编写月琴教材的同时,还在和当地的乐器作坊合作,研究月琴的现代改良。通过借鉴现代吉他弦品结构的基础上,取比的迪将彝族传统月琴的13品改良为15品,并将缚手部位参考吉他琴桥的结构做了改良。
经过改良后的月琴,在保留了传统月琴音色的基础上,能弹奏的音区却从原来的5个拓展到了8个,音乐表现力得到了增强,为以月琴为基础的音乐创作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改良乐器的同时,乐曲的创新也正在当地文化圈里流行。卢昆·吉布尔古、吉日莫铁、龙鲁者等当地一批文艺创作者以彝汉双语创作的《春满人间》《金沙的孩子》等歌曲,也已经开始在校园里传唱。
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五年级三班的蔡依依告诉《FBeauty未来迹》,“虽然学习月琴很辛苦,刚开始学的时候手指非常疼,但当这些好听的曲目能被自己弹奏出来的时候,就会觉得非常开心,学习的兴趣也就越来越高。”
与文艺创作的逐渐流行并行的是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商业创新。
生于金沙江畔金阳县的贾巴子则,从小跟随母亲学习彝绣。31岁那年,她带着两个儿子前往西昌创业,最为艰难的时候,因为没有钱买盐,只能吃清水面条。但就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之下,贾巴子则通过将彝绣运用到了现代婚纱、工作装、学生校服的制作中,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商业模式。
2024年9月6日,雷波县金沙镇中心校老师取比格西拜贾巴子则为师,进一步精修自己的彝绣技艺。但受过现代美术教育,从西昌回到雷波县当老师的取比格西对于彝绣未来的商业化之路,也似乎有着更多的新想法在萌芽。
她开了小红书账号,教学之余热衷于将现代绘画与传统彝绣相结合,做各种文创产品。平时还会走出校门,到彝绣工坊中去给绣娘们传授文创知识。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在雷波县、在凉山州,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一场以校园为圆心,将传统文化回归现代生活,让上一代和下一代薪火相传的“气候”正在越来越浓烈。
这种潜移默化的浸润过程,其实也是最生动、具体的文化实践方法论。每个孩子、每位教师和组织者们汇集在一起、投身其中,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聚沙成塔地建设出一座丰伟瑰丽的精神家园。而从宏观角度看,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模式,也正是传承民族特性、民族精神乃至中国文化自信的最佳载体。
在金沙镇中心校非遗传习室的外面,有一棵直径超过一米的百年银杏树,《FBeauty未来迹》在凉山州的采访行将结束的时候,穿着民族服饰的同学们在树下合影,粗壮的树干上无数细嫩的新枝舒展开来,在风中轻轻摇摆。孩子们摆着各自喜欢的姿势,或表情严肃或喜笑颜开,一如他们即将面对的多彩人生。
“今天撒下的点点星火,明天就可能会照亮孩子们回家的路。”面对此情此景,克惹晓夫说。
作者/文书桓
编辑/吴思馨
校对/阳艳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