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以来,汽车智能化浪潮下,带动全球汽车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特斯拉、Lucid、Rivian进入全球前十大车企市值公司,蔚来、理想、小鹏、小康股份等公司进入中国前十大车企市值公司。
可以看出,智能汽车逐渐成为继手机之后下一个重要的移动互联智能AI平台。软件定义汽车时代来临,科技巨头跨界而来、新势力风头正劲,与传统整车厂在产业巨变的转型期碰撞。
巨头加速进仓,加速产业发展
2021年全球及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为639和352万辆,分别同比增长97%、158%,对应渗透率分别为7%、13%。预计到2025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分别增长至2293万辆、1300万辆,对应渗透率分别为24%、38%。
乘用车作为份额最大的细分市场,2021年全球和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分别为596万辆、332万辆,对应市场渗透率9.9%、15.5%,预计2025年,全球和中国乘用车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分别增长至2194万辆、1258万辆,对应渗透率32%、42%。
从汽车电子电气架构发展历史来看,过去主要采用点对点的单一通信方式,即汽车领域中的特定功能,主要是依靠特定的ECU进行实现。目前分布分层式域架构成为主流。
伴随着汽车功能的增加,不同ECU之间的功能开始进行整合,域控制器概念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未来,随着高级自动驾驶的实现和电源管理系统集中的进一步增加,对车载算力、数据传输带宽等均提出了更高要求,域控制器的算力、数据传输能力等要求也不断提高。
从产品的技术开发角度来看,汽车智能化的结果是实现了基于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等领域更全面的功能。而这些智能化的功能都离不开软硬件的支持,更离不开电子电器架构的支持。
传统汽车上的电子电器架构是难以满足智能化需求的。在汽车功能越来越复杂的趋势下,特别是智能座舱、自动驾驶、物联网、V2X、智慧城市的出现和发展,倒逼车企在电子电气架构上革新。目前阶段,跨域集中式架构最好的载体就是电动汽车。
此外,智能汽车销量大幅提升带来核心传感器&器件成本的摊薄(激光雷达、车载CIS等),各项传感器成本下行趋势显著。相较燃油汽车,电动车天然是智能化最好的载体。伴随着车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硬件成本价格的降低,更多ADAS辅助驾驶功能引入智能汽车中,汽车智能化发展有望进一步加速。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大潮下,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消费电子厂商等跑步进场,进一步加速产业发展速度。
依据下游整车厂规划,中信证券研报预计全球和国内乘用车市场L1/2、L3、L4/5自动驾驶渗透率有望提升至2025年的57.6%/7.5%/1.1%、58.6%/8.5%/1.5%。其中,预计2025年全球L3-L5级自动驾驶渗透率约8.6%,中国L3-L5级自动驾驶渗透率约10%。
国内外“造车新势力”均形成规模
当前,以特斯拉、蔚来、小鹏、理想为代表的有一定积累的造车新势力,目前新势力、科技巨头等,正积极参与全球汽车智能化进程,而传统车厂则相对缓慢。
国外造车新势力:
特斯拉作为全球的智能汽车领军者,目前公司已量产5款车型。具体包括Roadster、Model S/X/3/Y。截至2021年末,据特斯拉年报数据披露,其已在全球累计销售汽车约233.6万辆,成为全球智能汽车品牌的领军者。
Lucid公司于2007年在美国成立,创始人团队来自特斯拉、甲骨文,拥有深厚技术背景。公司定位于豪华电动汽车制造者,愿景是通过开发最先进的技术,实现电动汽车和电动动力系统的真正大规模工业化。目前,公司已经推出一款量产轿车Lucid Air,共有Dream Edition、Grand Touring、Touring、Pure四个车型。
Rivian 是近年来垂直整合程度最高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甚至拥有自己专属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类似于特斯拉的超级充电站。根据公司披露,截至2021年10月底,Rivian在美国和加拿大市场上一共获得了约5.54万份R1T皮卡和R1S SUV车型的订单,公司预计能够在2023年底完全交付。
国内造车新势力:
蔚来汽车公司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上海,公司于2018年9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功。截至2021年末公司已先后共发布六款车型EP9、ES8、ES6、EC6、ET7和ET5。根据公司公告,2021年蔚来汽车全年销量达9.1万辆,同比+109.1%。截止2021年末,蔚来汽车累计交付总量超过16万辆。
小鹏汽车成立于2014年,总部位于广州。截至目前,公司共先后发布四款车型(IdentyX、G3、P7和P5),其中G3、P7和P5已实现量产,分别定位于紧凑型纯电SUV、电动轿跑和电动家轿。2021年,小鹏三款量产车型合计交付9.8万辆,同比增长263%,G3、P7和P5分别为3.0万、6.0万和0.8万辆。目前公司累计销量为13.8万辆。
理想汽车成立于2015年,总部位于北京。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创新者,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实现增程式电动车(EREV)商业化的公司,截至目前,公司共发布了一款汽车—理想One。截至2021年底,公司智能汽车累计销量为12.0万辆,其中2021年交付9.0万辆。
科技公司加大智能汽车布局
伴随着智能汽车技术和产品端的逐渐成熟,整车和流量价格下探;智能设备使用场景和习惯逐渐养成,需求端渐起。2021年全球智能汽车销量超百万量级,接近普及的引爆点。
立讯精密参股奇瑞,并建立合资公司,为未来进军智能汽车领域打下基础。2022年2月,公司发布公告,上市公司主体与奇瑞控股、奇瑞股份、奇瑞新能源于芜湖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公司与奇瑞新能源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专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及制造。
鸿海集团在2021年10月正式发布纯电动汽车品牌—Foxtron,并公开了鸿华先进公司打造的三款新车——Model C、Model E、Model T。公司预计首款车型ModelC将于2023年首发,预计2026年电动汽车业务将为公司带来2300亿元的新业务收入。
索尼在2022年CES展会上带来了一款全新纯电动SUV——VISION-S 02概念车,新车将搭载电动车载云平台、5G车联网技术以及40个传感器等。索尼预计会提供一款搭载游戏和音频设备的汽车满足乘客的娱乐需求。同时,索尼也在展会上宣布,索尼汽车将于今年春季正式成立。
小米在2021年3月30日公告表示,拟成立一家全资子公司,负责智能电动汽车业务。首期投资为100亿元人民币,预计未来10年投资额100亿美元。同年8月,小米收购DeepMotionTechLimited,后续拟加大在自动驾驶领域中的研发投入。小米汽车项目将建设小米汽车总部基地和销售总部、研发总部,将分两期建设年产量30万辆的整车工厂,预计2024年首车将下线并实现量产。
阿里巴巴在智能汽车领域的布局始于2015年,与上汽集团共同成立斑马智行,意图研发对标苹果Carplay的车载操作系统。2020年8月,阿里参与了小鹏汽车基石轮投资,投资额为5亿美元。此外,阿里巴巴还投资了众多智能交通领域的公司,如Optibus、千方科技、智慧畅行、信联科技等。
百度自动驾驶孵化于2013年李彦宏牵头的百度AI实验室,经过7年发展,业务逐步覆盖L3、L4级别自动驾驶业务,以及车联网、智能交通等业务,并建立Apollo自动驾驶开放生态。经过数年发展,百度已成为国内互联网公司中发展时间最早、积累最为深厚的自动驾驶领跑者。
华为2019年6月任正非签发公司组织变动文件,成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部门,进军汽车领域。华为称公司并不造车,而是基于ICT技术,成为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增量零部件供应商。2021年4月19日,华为消费者官网上架了与小康股份联合打造的“赛里斯SF5”,业务范围在原来汽车零部件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基础上,新增加了汽车销售服务。
苹果2013年推出Carplay车载智能系统,将公司在互联网领域中的生态接入到智能汽车中。2014年启动自动驾驶Titan项目入局自动驾驶领域。彭博社报道预计2023年-2025年,苹果将会推出自己的自动驾驶车辆iCar;2019年收购收购自动驾驶初创公司Drive.ai,以增强其在自动驾驶相关领域的竞争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