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何平在12月1日由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中小企业家年会开幕式上所作的演讲报告。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2005年提出的概念,旨在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
一、普惠金融的背景与现状
(一)背景
早在1931年英国麦克米伦爵士就提出麦克米伦缺口,指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存在融资缺口。普惠金融是全球性问题。
从供给侧来看,中国从改革开放初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现在“共同富裕”,有能力关注全社会的发展。
从需求侧来看,中小微企业比改革开放以来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帮助。一方面改革红利和全球化红利逐渐消失,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关系从合作变为竞争,民营企业竞争劣势明显;另一方面经济增长模式从要素驱动变为创新引领,而金融体系产品和服务不完备,尤其在科技金融方面存在缺陷,银行贷款依赖担保和抵押,无法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纵观历史,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发展还处于西方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的水平,所以整个社会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所涌现的现代投行机制,并购以及风投资本的活跃都不完备。再加上很多专家机制的数字技术发展,事实上给整个金融体系带来了更多的复杂性。在金融体系产品的发展中,对民营企业金融体系,就当前科技创新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下,显然供给不足,所以普惠金融也就意味中小企业在任何时候都需要社会的帮助和扶持。
(二)现状
1、发展情况
中国拥有超5300万家中小微企业,是全球中小微企业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生命周期只有22.7年,其中存活10年以上的不到2%。
根据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全国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2.58万亿元,同比增长14.69%,前三季度新发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4.42%,较2023年下降0.35个百分点,普惠金融获得快速发展。
2.、存在问题
金融排斥现象依然存在,全球约20亿人口无法获得传统银行和金融公司服务。在20世纪90年代,各大金融机构主要服务于大企业及优质客户,而低收入具有偿还能力的群体被排斥。在金融体系之外,金融排斥产生的原因具有多元性。从微观层面,金融市场还不完备,中国金融体系显得格外严重些。金融体系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需求侧缺少信用背书、担保和抵押,低收入群体面临道德风险和信息不对称,供给侧服务低收入群体收益无法覆盖成本。宏观层面资本与劳动回报不对等加剧金融排斥。
二、普惠金融的特点与效应
(一)特点
1、长尾效应
普惠金融具有典型的长尾效应,小额分散。
普惠金融客户经营规模小、能力偏弱、还款来源不稳定,需求多样化,抵押担保是主要风险缓释手段。
2、不可能三角
普惠金融具有积极的经济效应;普惠金融存在可得性风险、利率和风险控制的不可能三角问题。
(二)效应
1、经济效应
普惠金融不仅是劫富济贫,对低收入群体帮扶有巨大社会正面价值,包括在信贷、支付和监管等领域。普惠信贷可帮助低收入群体增加收入改善生活,但是小额信贷风险较大,国家通过抵押品创新来注重风险的定价灵活还款等方式进行风险控制。支付领域像我国农村等一些偏远贫困地区的运营成本非常高,金融服务覆盖水平比较低,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许多国家利用多种手段拓宽支付服务覆盖范围。普惠监管常被忽略,中国普惠金融缺乏明确法律制度规范,许多国家通过完善法律体系促进发展。
三、普惠金融的微观和宏观措施
(一)微观措施
我国普惠金融事实上缺乏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在发展道路上会引发诸多问题。在许多国家都完善和加强法律体系来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对于普惠金融发展有重大意义。如:银行金融机构在落实普惠信贷不良容忍度监管政策基础上,可依据自身风险偏好,风险管理水平和各地经济金融环境,来对不同地区的分支机构设置差异化的普惠信贷不良容忍度目标。至于普惠金融微观层面,全球范围已积累大量经验,从风险识别与控制上,来缓解信息不对称。如:美国社区银行,日本农协采用农民入股模式,孟加拉乡村银行采用贷款小组模式,既缓解信息不对称又控制道德风险。
一些国家通过政府补贴等形成高净息差提高收益,采用代理银行模式降低交易成本,利用科技手段降低成本实现去现金化。
(二)宏观措施
1、政府作用
各国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公私合营可撬动私有资本,公共资本可降低资金成本,三次分配等手段保障公共资本可持续性。政府支持要遵循风险共担、服务多元化、降低交易成本等原则。
2、劳动与资本关系
劳动收入在社会分配体系中比例下降会约束普惠金融发展,提高劳动报酬可增加低收入人群融资能力,但会降低社会资本投资和创业动力,劳动和资本收益比例及资本所有权分配是解决普惠金融的关键要素,需从顶层设计规划。
本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文章内容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基地」立场。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