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县为何出“阳相”

洋县为何出“阳相”
2024年01月10日 18:58 圆方你怎么看啊--

我们的目标很宏伟,也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孩子的抚养教育,年轻人的就业成才,老年人的就医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大家要共同努力,把这些事办好。现在,社会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碌,工作生活压力都很大。我们要营造温暖和谐的社会氛围,拓展包容活跃的创新空间,创造便利舒适的生活条件,让大家心情愉快、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

本文是圆方的第703篇原

洋县位于陕西南部,汉中盆地东缘,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古为“洋州”,今称“朱鹮之乡”。截至2021年末,洋县下辖3个街道办、15个镇,户籍人口44.5万人。

这两天,一份务工人员回乡过年需要向社区报备通知流传开来,通知里说,所有“返洋”人员,需要报备,返洋时间及个人信息了,在外地务工地点,返洋事由。

而如若不能按时按点报备

“发生的一切责任和后果由当事人承担”,

后面更是加了一句“杀气腾腾”的加了一句:

“情节严重的上报县司法机关严肃处理”

同时勒紧了基层干部脖子上的绳子

“追究组干部责任”

“通知”一出,全网哗然。

哗然的原因有两方面:

一方面,出这样一个“没头没尾”的通知,到底是为了什么?又要“严肃处理”有要“问责”的。

另一方面,这个通知也激发了一些不好的联想,让人梦回那三年“害怕阳阳阳”的隔离时光。

大家好,我是圆方,今天我们一起聊聊:洋县为何出“阳相”

去年十一月,圆方在大学上课,深感大学今日之封闭,写了两篇文章:

从大学校园的封闭,看“安全”是如何变成“按权”的

以及

开放or封闭,不是问题的问题,问题在哪里?

里面提到:

去这三年,不,准确说是近四年的封闭,这样“默认的规则”,这些“看不见的边界线”变得做来越多了呢?

在过去,我一直感觉因为“疫情”三年所带来的封闭,其实影响最大的是“出行”是“聚会”,是这些生活上的不方便。

而在昨天,忽然懂得:其实影响最大的的是我们每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做判断的依据,以及做决策的逻辑。

因为持续封闭的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我们。为了能够做到我们自身行为的逻辑自洽,我们许多人不自觉的陷入到“保守”和“风险厌恶”的决策逻辑。

或许是相关部门看到了圆方的呼吁,或者自己想清楚了。在文章发出来以后,很开心的看到,越来越多的大学选择把大学校园重新开放,让更多的人能走进大学校园,恢复到往日的便利。

不过,从这两天洋县街道出的这个“阳相”来看,这种“疫情心态”,这种极端追求“安全”的“保守与风险厌恶”绝不仅仅出现在高校中,更是出现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尤其是在疫情三年“权力无限扩张”,“规则严重打破”的基层政府,更是如此。

比如这次,这个“通知”,有记者去调查,问为什么发,说是为了“安全”,至于是什么“安全”,又语焉不详,说不清楚。

更为神奇的是,到底是谁让发的这个“通知”大家都“各抒己见

社区说:“接县委县政府通知”

区里说:不清楚,需要问街道

街道说:“有要求,但是没这么要求”

好家伙,整一个“罗生门”出来,从昨天街道发的“情况说明”可以看出来,是把这个“锅”甩给了“社区”。

说是“社区理解错了”已经“严肃批评教育”了,通知已经让社区撤销了……

咳咳,怎么说呢。作为“街道”肯定不敢说这“活”是区里(上级部门)让干的,只能认定,这“活”是社区(下级部门)乱作为。

不过吧,有点基层工作经验的大概都了解。现在基层已经从前些年经常说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进化到“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把刀、下面一颗头”了。

在如此超负荷的压力下,你要说社区自己给自己加活,自我加压,自我问责这个概率也不能说没有吧……就是概率小了那么一点点🤏。不过无论如何,这个“锅”最终还是由“基层中的基层”背起来了……

说回“疫情心态”,既然有疫情心态,既然时不时就会有“阳相”的情况出现,那么大概一定是存在着一种“阳相方法论”的。简单总结了一下,大概有三个方面:

把安全,当做一切的挡箭牌

把问责,当做唯一的工作法

把推责,当做工作的出发点

把安全,当做一切的挡箭牌

安全当然重要,如果把安全这个概念泛化,任何事情其实都可以和“安全”挂钩。而“安全”是有成本的。

而现在很多通知,命令,要求都是打着“安全”的旗号,而完全不考虑这些事情有没有必要,做了有没有成本,做了之后效果如何。结果就是出现了各种影响人们社会信心的“阳相”

把问责,当做唯一的工作法

大部分这样的通知,要求。最后都是“问责”。既不给基层干部和群众解释“为什么要这么做”(或者就是用“安全”两个字带过),也不给基层干部和群众“人财物”的保障,更谈不上征求基层干部和群众的意见。

问就是“必须完成”,再问就是“必须限期保质保量完成”,再问就是“问责!”似乎不“问责”,就不知道如何沟通,如何工作了。

把推责,当做工作的出发点

而仔细去看一下相关的“通知”和“文件”,很多时候是真的要解决什么问题么?

其实并不是,之所以下达这样的“通知”和“文件”很多时候就是表明,“这事情我做了,出了事可于我无关哈!”

不过这样的文件发多了,也受“诟病”,说是为基层增添负担。后来,很多上级部门学“聪明”了,不再行文,而是采用“窗口指导”的方式来要求,通过“会议纪要”的方式来留痕。这就让上级处在“进可攻,退可守”的状态。

而像这样

把安全,当做一切的挡箭牌

把问责,当做唯一的工作法

把推责,当做工作的出发点

的事情多了,在“基层”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问责,考核,留痕,检查,督导。

不夸张的说,很多工作已经到了,一个人干,五个人看的程度。重点是,这些看的,随便任何一个人都有权力和制度,来命令干活的人。而任何一点可能的“违规”情况,都会被放到放大镜下审核。

而任何一个被监察和纪委问询过的同志,或者被问责,批评的同志哪怕再有干劲,也一定会变成一个见到领导批件才肯干,遇事情要看到“会议纪要”才敢干的所谓,侧卧式干部了(参见当下社会的根本问题,到底是什么?

所以怎么样才能避免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阳相”呢?

或许只有各级政府把“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这一又宏伟,又朴素的目标真正放在心里,才有可能吧。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