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实施《深圳市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的若干措施》。
该文件涵盖了4个方面,共提出了18条具体措施。其中,15条措施明确了具体的奖励金额,范围从60万元至5亿元不等。另外3条措施虽然没有给出具体的奖励数字,但也提到了优惠价格、经费支持等经济激励措施。
具体内容包括:
- 每年提供最高5亿元的“训力券”,以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的研发和训练成本;每年提供最高5000万元的“语料券”,以促进语料的开放共享和交易;每年提供最高1亿元的“模型券”,以降低人工智能模型的应用成本。
- 每年投入最高1亿元,针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科学研究等重点领域,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每年投入最高5000万元,推动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等场景开放,支持基于这些场景的人工智能应用开发;对销售量达到一定规模的智能硬件产品,给予企业最高300万元奖励;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且已实现首次商业化应用的人工智能软件,给予开发商最高1000万元资助。
- 每年投入最高3亿元,聚焦于人工智能的数学原理、基础架构、核心算法等前沿领域以及具身智能、自动驾驶、人工智能芯片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攻关。对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分别给予最高1000万元、300万元和60万元的资助。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在政策上受到了多次重点强调。在7月份,工信部等部门发布了《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其中规划到2026年,标准与产业科技创新的联动水平将持续增强,预计将新制定超过5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推动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在最近的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人工智能+”行动被首次提及,作为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的一部分。
而深圳早在2019年就已被国家发改委选定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并且被工信部选为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从那时起,深圳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如《深圳市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行动规划(2019-2023)》、《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等,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深圳的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增长了超过20%,相关企业数量也增长了近20%,产业规模已超过3000亿元。深圳的人工智能产业形成了由华为、腾讯等大型企业引领,元象科技、思谋科技等成长性企业支撑,以及众多初创企业组成的梯队。此外,深圳在AI芯片、大模型、AI软件和平台等方面也持续涌现出新的技术。
在A股市场上,深圳的人工智能概念股共有29只,主要分布在计算机和电子行业。
同时,深圳的智能算力供给规模也在快速增长,前海深港人工智能算力中心、深圳开放智算中心等相继投入运营。深圳的智慧城市算力统筹调度平台和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算力服务平台已实现超万P的调度能力,推动了算力的高效流动和赋能。
此外,深圳还利用自身在成果产业化落地迅速和应用场景丰富的优势,抢抓机遇,利用全域全时全场景的应用来驱动产业的发展,并发布了近200个“城市+AI”应用场景清单,涌现出了一批标杆应用。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