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案警示:银监局副局长一个招呼从杭州银行开绿灯的项目上收了100万

旧案警示:银监局副局长一个招呼从杭州银行开绿灯的项目上收了100万
2025年04月03日 10:19 行长高参

杭州银行“掌门人”宋剑斌临危受命!历史污点+合规风险,双重压力如何破局?

---

一、行长“闪辞”引爆舆论,董事长火线接棒

4月2日,杭州银行一则公告掀起轩然大波:副董事长、行长虞利明因“个人原因”突然辞职,且此前市场疯传其“失联”消息,电话无法接通,引发外界诸多猜测。尽管杭州银行紧急回应称“经营正常”,但董事长宋剑斌火线兼任行长,仍让外界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这已是宋剑斌第二次“救火”。早在2014年,时任杭州银行行长的他,就因牵涉安徽银监局副局长胡沅受贿案被推上风口浪尖。据司法材料显示,杭州银行合肥分行项目一审被否后,宋剑斌在二审中对该项目开绿灯放行,胡沅之妻借此收受百万中介费。这段历史,如今成了宋剑斌重返行长职位的“暗雷”。  

---

二、宋剑斌的“三重压力”:历史、合规与信任危机  

1. 历史污点:旧案阴影下的信任危机 

尽管胡沅案已过去十余年,但宋剑斌作为关键证人,其“配合操作”的过往仍被业界诟病。如今他身兼董事长与行长两职,权力高度集中,难免引发质疑:历史是否会重演?内部风控能否抵御利益输送风险?尤其在当前金融反腐高压下,任何旧案细节的发酵都可能成为引爆点。  

2. 合规风险:罚单频发暴露管理漏洞

近年来,杭州银行虽业绩亮眼(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长17.3%),但合规问题频现。据公开报道,该行曾因贷款管理不审慎、内控缺陷等问题多次被监管处罚。此次虞利明“闪辞”事件中,市场对其失联原因的追问,更暴露了高管层信息披露的模糊性,进一步削弱投资者信心。  

3. 业绩与治理的平衡难题

宋剑斌不仅要稳住一季度存贷款双增5%的势头,还需在人事动荡中重建团队凝聚力。代任行长期间,若未能快速选定接替者或推动战略落地,可能影响市场对杭州银行长期竞争力的判断。  

---

三、行业启示:权力集中化下的风控拷问 

宋剑斌的案例,折射出城商行普遍面临的治理困境:  

- “一把手”权力过大:董事长兼任行长虽能提高决策效率,但也易滋生“一言堂”风险,如何制衡成关键;  

- 历史问题“埋雷”:金融从业者的合规履历需终身追溯,尤其在数字化转型中,旧案可能因舆情翻旧账;  

- 舆情管理短板:从虞利明“失联”传言到官方回应滞后,暴露了银行危机公关的被动性,自媒体时代需更敏捷的应对机制。

---

结语:临危受命,能否化危为机? 

对宋剑斌而言,此次回归行长职位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若他能以历史教训为鉴,推动杭州银行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内控,或能扭转舆论风向;反之,若重蹈覆辙,则可能让这家万亿城商行陷入更大的信任危机。  

行长高参提醒:金融业的权力游戏从未停歇,但唯有将“合规”刻入基因,方能在风暴中屹立不倒。

---  

本文部分资料参考自公开媒体报道,如需进一步信息,请查阅杭州银行公告及司法文书。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