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普 |050 消费型保险与返还型保险,哪个更好?
小帅准备购买一份定期寿险,保险顾问给他推荐了一款消费型的定期寿险。小帅问:“要是保险到期之后我没事,保险公司会给我退钱吗?”保险顾问告诉他不可以,小帅就有些不满:“我同事买的,怎么保险到期之后还会返钱呢?”保险顾问解释道:“帅先生,我给您推荐的是消费型的定期寿险,保险期满后不返钱,但保费便宜、保额高;您同事买的应该是两全寿险,虽然保险到期后会返钱,但保费较高,保额也较低。”
消费型保险、返还型保险、储蓄型保险,这几种保险,并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在近些年才出了这几种称呼,说的人多了,就有了自己的名字。来看看这几种保险的定义。
1、消费型保险
如果一份保险有可能拿不回本钱(无论是满期保险金还是保险事故理赔金 ),这个就称之为消费型保险。
典型的就是各种短期保险,如短期医疗险、短期意外险、短期防癌险等。非典型的就是没有满期生存保险金的定期寿险、定期重疾险,这类保险即便没有满期生存保险金,有的在缴费后前期也会有现金价值,但在保险期满时,现金价值一般为零。
如下面曲线图,便是一款消费型保险(定期寿险)的现金价值走势,前期逐步增加,到高位后逐步降低,合同期满后,现金价值也降为0。
2、储蓄型保险
人们把肯定能拿到保险金的保险称为储蓄型保险或返还型保险,这个能拿回来的保险金,可以是满期保险金,也可以是因发生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事故( 如合同约定的重疾、身故等) 而拿到的理赔金。
对于保障终身的重疾险,很多行业内人士因此把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称为“消费型重疾险”,把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称为“储蓄型重疾险”。消费性重疾险没有理赔,只能退回现金价值,而储蓄型重疾险可以拿回保额。
以上图为50万保额的重疾险,分为是定期重疾、消费性重疾和储蓄型重疾的现金价值演示。
定期重疾在合同到期时,现金价值降为0,
消费性重疾的现金价值前期上升,后期逐步降低,但不会降为0
储蓄型重疾险的现金价值一直上升,最后达到或者超过保额。
以上没有考虑到“含身故责任的定期重疾险”,万一保险期间内没有发生重疾和身故,虽然这款重疾险含身故责任,但是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却拿不到钱。所以还有返还型保险。
3、返还型保险
典型的就是人寿保险中的两全保险,保险期间若出现保险事故,保险公司就会赔付保险金,保险期间若没有出现保险事故保险期满时保险公司就会支付满期生存保险金。
非典型的就是一些终身重疾险,这类保险到了一定时间,现金价值会超过投保人所交的保费,投保人可以通过退保的形式获得“返还”。
4、消费型和返还型保险的区别
下面我们主要对比一下消费型保险和返还型保险的区别。
返还型保险一度受到市场热捧。很多消费者觉得,买了保险要是没出事,自己交的保费就“打水漂”了。如果有满期生存保险金,那么生病了有钱拿,没生病还能保本(大部分满期生存保险金会多于所交的保费 ),买的时候心里就会踏实得多。
现在一般认为,返还型保险虽然迎合了消费者“生病有保没病能保本”的心理,但价格会贵一点。返还型保险,不如“消型保险+投资理财”的组合性价比高,这种组合的保障功能更保额更高 ),投资理财效果更好。
总的来说,我们也赞同这种主流看法,建议优先考虑消费型保险。不过,返还型保险虽然性价比可能不高,但也有它的优点,比如可以实现强制储蓄,对没有储蓄习惯的人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返还型保险也比较省心,不用想着消费型保险需要搭配哪种投资理财方式。
在这里顺便说一下,市面上有一种和返还型保险听起来有点像的保险产品,叫“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同时保障身故和重疾,但两者共享保额,即如果身故之前患了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会给付一笔重疾保险金,同时减少身故保险金的保额。与之相对的概念是额外给付,即给付重疾保险金后,身故保额不会变化。
我是小杨哥,保险科普领域输出文字20万+,可以看看我的专栏。这里有任何你想知道或者不知道的保险答案。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