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东会决议争议的核心问题
在公司运营中,股东会决议指引发展方向,关乎每个股东利益。但当决议效力产生争议时,局面往往变得复杂棘手。
关键法律依据
根据《公司法》第22条: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股东会决议无效的四大情形
❌
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
决议内容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典型案例:
允许股东不履行出资义务或随意减少应出资额
经营项目严重违反环保、安全生产法规
📜
违反公司章程根本规定
与公司章程根本性规定相抵触:
典型案例:
章程规定对外担保需全体股东同意,但决议仅部分股东同意
违反股权转让优先购买权规定
⚖️
程序存在重大瑕疵
• 召集人不适格
• 通知不符合要求
• 无表决权人参与表决
• 表决权计算错误
• 表决事项超出通知范围
🕵️
欺诈胁迫手段获得
股东在违背真实意愿情况下表决:
典型案例:
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误导决策
通过威胁、恐吓迫使股东同意
股东会决议可撤销的两种情形
🔄
程序轻微违法
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规定但未达到无效程度:
例如:
• 通知有延迟但未影响实质参与
• 计票人员不合规但不影响结果
• 表决方式不符合章程但未改变结果
维权期限: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
📋
内容违反公司章程
决议内容与公司章程不符但不违反法律:
典型案例:
章程规定按实缴出资比例分配利润
但决议采用其他分配方式损害股东权益
维权期限: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
确认决议效力的法律程序
第一步:确定诉讼主体
原告:股东、董事、监事及利害关系人(撤销诉讼需在起诉时具有股东身份)
被告:公司(其他有利害关系的主体可作为共同原告)
第二步:收集关键证据
• 公司章程原件
• 股东会会议通知
• 会议记录与表决票
• 相关法律法规
• 证明决议存在问题的其他材料
第三步:提起诉讼
向有管辖权法院提交:
• 明确诉讼请求的起诉状(确认无效或撤销)
• 详细的事实与理由说明
• 相关证据材料
第四步:法院审理
• 组织举证、质证
• 围绕决议效力展开辩论
• 审查内容合法性、程序合规性
第五步:判决与执行
• 认定无效:判决自始无效
• 可撤销:判决撤销决议
• 公司需向登记机关申请撤销变更登记
• 可申请强制执行未履行判决
法律依据:《公司法》第2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