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经济,万亿级消费热点诞生记

宠物经济,万亿级消费热点诞生记
2024年05月09日 09:31 数字社会发展与研究

文|张仟煜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世界传媒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孙   琦

       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孙   萍 

       中国社科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副研究员

2024年“五一”假期,文化和旅游部6日发布数据显示,全国国内旅游出游合计2.95亿人次,同比增长7.6%。

铲屎官们出去玩了,家里的宠物该如何安置?人们高涨的出游热情带动了宠物寄养市场,不少店铺提前半个月就开始了“五一”假期的寄养预订,有的店铺寄养位置已经“一窝难求”,据被访的宠物店店员说:“通知刚发不到5天,店里的寄养位就被预订了2/3”;与此同时,选择上门投喂、遛狗等个性化服务的消费者数量也明显上升,有些宠物托管师短短几日便收入过万。

强势增长的宠物经济,已成为新创业热点和“淘金地”,也催生了许多与宠物行业相关的新职业,成为“它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 图源央视新闻

2023年,我国养宠数量逼近2亿只。与此同时,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的人口不到1亿。也就是说,目前我国的宠物保有量比绝大部分国家的人口还要多。

2021年,我国养猫的人群数量首次超过养狗的人。受访者小陈就是一位“猫奴”:一袋1.8kg渴望牌的猫粮265元,猫冻干、猫罐头、猫粮、化毛膏、卵磷脂、猫砂、营养品、玩具和其他宠物用品加起来,小陈家一个月花在猫上的钱大约是500元。

▲ 小陈家的猫(受访者供图)

最多的一个月,光是家里给“爱猫”购置的全自动猫砂盆,就花了1000元,与之配套的专用的垃圾袋、除臭剂等,又增添了家里的开销。如果算上既往的绝育、驱虫、疫苗、看病等等,养猫两年来,小陈家一共在这只金渐层重点色的猫上斥资1.5万元。

01

“卷生卷死”的宠物赛道

据亚宠研究院发布的《宠物行业蓝皮书:2023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宠物市场规模达到了1.5万亿美元。其中,中国宠物市场规模约为1.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约10%。

猫砂市场也随之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2017年我国猫砂行业市场规模为24.7亿元;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经翻了一番,达到了66.8亿元。预测显示,2023-2029年,中国猫砂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92.8亿元。

在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养宠大军的同时,五花八门的宠物服务异军突起。

比如近年来日益火爆的“宠物沟通师”,很多是在既没有见过宠物,也没有和宠物主人进行充分交谈的情况下,凭借着宠物的照片、名字、年龄等,“读出”宠物的心事和想法,一个小时收取50-500元的费用,有的宠物沟通师,曾在社交媒体上被爆出“月入六位数”。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和养宠渗透率的提升,爱宠人士在宠物消费升级的新环境下不再只关注宠物生存的服务,而是更加追求宠物高质量的生活,这使得宠物消费趋于多元化。

Google Trends数据显示,疫情后“宠物友好住宿”的比率大幅增加了3倍,上海、深圳、成都、三亚、昆明、新疆等多地区,多家宠物俱乐部、旅行社瞄准商机,陆续推出“携宠出游”活动,随之也出现了大批的宠物友好处所,如宠物友好商场、公园、书店等。

▲ 图源Pexels

还有更多服务于养宠人士的分支赛道,包括宠物美容、宠物寄养、宠物保险、携宠出游、宠物殡葬等。在北京,找一个相对便宜的宠物店,给宠物猫洗一次澡的价格在100元左右,小陈的哥哥曾调侃:“比我理一次发都要贵”。

更有聪明的商家利用支付宝平台“先享后付”模式,更好地撬动了宠物消费。楼上猫是杭州的一家社区宠物店,通过“先享后付”模式,从传统宠物店转型为“宠物保障计划领养模式”的新型门店。芝麻信用分在550分以上的消费者,承诺6到24个月内按月在宠物店消费一定金额,就能免费从宠物店带走一只宠物。这种模式让宠物店的到店购宠转化率达60%,宠物销售数量增长4倍。

放眼全球,宠物经济也呈现出“逆势增长”的趋势:2018-2023年,全球宠物产品市场以9.4%的复合增长率持续增长。

其中,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兴许是宠物“假蛋蛋”市场的兴起。2018年,卡戴珊花了1万英镑给自己的狗买了一对假蛋蛋——给绝育后的狗安装假体睾丸,在捍卫宠物尊严的同时,也为了避免宠物因“身体不完整”而患上抑郁症。

▲ 图源Pexels

这项业务始于1995年美国的Neuticle公司。目前,该公司已为超50万只宠物安装了“假蛋蛋”,根据材料的不同,产品的价格也从159美元到709美元不等。如今,假蛋蛋的生意早已卖过了10亿美元。除此之外,还有宠物义眼、宠物除疤、宠物殡葬以及宠物克隆手术等各种帮助宠物“完整”的小众服务。

02

提供情绪价值的宠物

现代人对犬猫的喜爱,可以一直追溯到秦汉时期。据《秦简》记载,“王犬曰皇帝犬”,说的是秦始皇曾专门养过一种“皇帝犬”。为了养狗,皇帝和大臣还专门请了一帮厨子,封他们为“弄狗厨”,专门做狗粮,还颁发官印。

唐宋时期,对外贸易发达,很多西域品种的猫,比如波斯猫,出现在了唐代达官显贵的府邸。猫性格慵懒、体积较小,大受皇宫妃嫔和贵族夫人的垂爱。

▲ 图源Pixabay

而在宋代,养一只猫还需要写聘书、下聘礼。宋代诗人陆游曾写过一首诗叫《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可见为了迎接刚出生的小猫,陆游特地准备了盐当作“聘礼”。此外,陆游给猫写的诗词多达12首,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猫的喜爱之情。

不过,古人豢养宠物呈现出一定的阶层差异性,达官贵人豢养宠物更多是起到娱乐与陪伴的作用,而平民百姓则更多是看家护院、捉拿老鼠这样的实用性功能。如今,养猫养狗已不再局限于富裕阶层,宠物猫狗已然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人们对待它们的态度和需求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根据2023年中国统计年鉴,全国“一人户”家庭占比约为16.77%。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成为独居者中的一员。据贝壳研究院发布的《新独居时代报告》,到2030年,我国独居人口数量预计将达到1.5—2亿人。其中,20-39岁的独居青年将从2010年的1800万增加到4000-7000万人。

对情感连接的需求让越多越多的城市独居青年将宠物带回家。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20-40岁的青年期心理发展的主要目的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然而,通过长时间、高密度的与人社交、维持亲密关系,对于在城市打拼、工作繁忙的年轻人来说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有时还会面临人际关系中不可预见的差异和冲突,甚至产生内耗。

相比之下,与宠物相处是一种性价比极高的替代性选择。正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萧伯纳所说:“我见过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这里的“狗”,大抵可以指代一切的宠物。相较于复杂的人性,宠物能让人们回归互动的自然属性,与它们相处时,不需要考虑礼仪和对方的情绪,只需要让相处回归相处本身,让自己回到最简单、最自然和最轻松的状态。

▲ 图源Pexels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与动物互动可以促进身体和心理的放松反应,大脑会释放多巴胺、血清素等快乐激素。有实验数据表明,与宠物互动可以降低血压,减缓心率,并降低体内压力荷尔蒙皮质醇的水平。更重要的是,与宠物互动还有助于改善心理健康,减轻焦虑、抑郁和孤独感。

事实上,在心理学上有一种“宠物疗法”,也被称为“动物辅助治疗”,即利用人与动物之间的互动来改善或维持病弱或残障人士的身心状况的治疗方式。对于孤独症、抑郁症和长期住院的精神病患者,都具有改善情绪的疗愈作用,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这些患者重新进行社会化。

▲ 家养的宠物猫(受访者供图)

据艾媒咨询,42.1%的宠物主人集中在26-30岁之间。除独居青年外,老龄化人群也成为了促进宠物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退休赋闲在家的老人,宠物都成为了他们寄托情感、疗愈孤独的选择。同时,宠物的存在还为老人增加了锻炼身体的乐趣和社交的机会,有助于老人保持身心健康。

▲ 图源Pixabay

最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将自己视为宠物的“父母”,在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宠物时,他们也在潜意识里将心理学概念上的“内在小孩”投射到了宠物的身上。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我养的不是宠物,而是我自己。更准确的说,是小时候未被满足的自己。”

因此,宠物在家庭中也从“看家护院”的功能性角色转向了“亲人、孩子”的情感性角色。这也催生出了宠物经济的最后一环——宠物殡葬。如今,花成百上千元为宠物“体面死”已不足为奇,遗容整理、悼念仪式、单独火化、骨灰寄存,也都在宠物身上一一实现。

03

城市化与宠物管理

养宠观念的颠覆性改变,与中国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息息相关。

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建设方兴未艾。据相关部门统计,2022年中国的城市化率达到了65.22%,超过9亿人口生活在城市中。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家庭规模也向小型化转变,为宠物入户打开了良好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

与此同时,迈入21世纪的大门,政府开始鼓励依法养宠,并逐步开放了养宠数量的限制。这一政策转变也为宠物行业的需求爆发奠定了基础。

不过,我国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养宠观念和养宠方式仍然存在较大差距。大部分农村地区更注重动物的工具性价值,疏于卫生管理和照顾。我国是世界上排名第二的狂犬病高发国家,2016-2020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2074例。其中,绝大部分狂犬病病例来自农村,高达73%的患者为农民。

据新华社报道,农村散养犬的疫苗接种率可能只有一到两成,被狗咬伤后,由于医疗费用昂贵,许多人抱有侥幸心理,不接受暴露后救治的比例很高;在城市,犬的免疫接种相对较高,但很多城市人缺少对狂犬病基本知识的了解,被不携带狂犬病毒的犬咬伤后仍坚持注射疫苗,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疫苗滥用。

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提出:2030年全球消灭犬传人狂犬病。目前,西欧、部分中南欧洲国家及日本、马来西亚等43个国家和地区无狂犬病例。值得一提的是,欧洲养宠的家庭户数渗透率在46%左右,是我国2023年养宠渗透率的两倍多(22%)。

但欧洲国家具备相对完善的养宠规定,所以欧洲国家较少出现狂犬病例。以德国为例,宠物狗必须定期注射疫苗,尤其是狂犬疫苗。此外,宠物狗的主人必须交“狗税”、登记狗狗档案、每年为狗缴纳75~170欧元的保险费。饲养大型犬或特定犬种之前,主人首先要通过理论测试取得饲养专业证书。考试题目涉及如何照顾犬只、医学常识、法律常识等。

去年十月,四川成都一名幼童被烈性犬罗威纳撕咬致严重受伤、今年4月一名专业课第一的考研学子网传虐猫等事件,这都说明在养宠的公共管理和养宠的常识储备、文化观念上,我们国家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04

一个关于“爱”的经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校园、小区、公园里都出现了由学生、居民等自发安置的爱心猫窝、猫粮等,还有的寺庙专门拨出一部分经费给公园里的流浪猫做绝育、打疫苗、购置猫粮等用品。

曾有一种观点认为: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取决于其经济的发展,更取决于其对待生命的态度、和对待弱势群体的行为。人对动物的爱,本质上是对自然和生命的爱与尊重。

▲ 受访者给宠物猫过生日(图源受访者)

与其说万亿的宠物经济市场,是由孤单的人们撑起的,不如说是人与动物的相互需要、爱与被爱的情感连结刷新了宠物经济市场的阈值

毕竟,人有爱与被爱的需求,动物也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