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
作为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跨越崇山峻岭 连接沟壑山川的重要纽带
带来了更加安全、快速、便捷的出行方式
但随之而来的安全风险
也逐渐凸显
隧道路段是两端开口相对封闭的环境,两端高低不同,一旦发生火灾,自然会形成“烟囱效应”。车辆及货物燃烧产生的浓烟会严重影响其他车辆的驾驶视线,进而引发连环事故导致交通中断人员滞留,燃烧生成的一氧化碳、一氧化氮以及塑料部件、橡胶部件,更有运载危化品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使人员窒息或造成不同程度损伤。
同时蔓延的火势一旦引燃夹杂其中的煤炭、危化品等运输车辆,极易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2014年晋济高速岩后隧道“3.1”事故、2019年甬台温高速猫狸岭隧道“8.27”事故带给我们的惨痛教训仍历历在目。
那么车辆在隧道内发生火灾
如何应急处置
如何避免烧伤、窒息
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进行自救和逃生?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安全技能
一、认识隧道内的标志标牌和应急处置逃生设备
(隧道内标识标牌剖面图)
1、隧道入口顶端设置有车道指示标志和道路限速标志:绿色“↓”代表可以通行、红色“×”代表道路封闭、“⑩”圈内数字代表隧道内限速值,目前我省隧道统一限速值为80公里/小时。
2、隧道洞壁安装安全提示灯及反光环,提醒驾驶员注意隧道轮廓及道路线型变化情况,进入隧道请打开大灯,可增加视觉亮度,减缓驾驶疲劳。
3、隧道内左侧洞壁每250米设置一处人行横洞,用于紧急情况下人员快速撤离逃生,发生险情时可利用最近的“人行横洞”撤离至对向隧道内进行快速有效地逃生。
4、隧道内左侧洞壁每750米设置有一处车行横洞及紧急停车带,用于保障抢险救援及滞留车辆、人员的应急通过,非紧急情况严禁使用。只允许两轴货车、中型客车以下车辆通行,过大的车辆无法通过。
5、隧道右侧洞壁每隔200米设置有紧急报警电话,可以直接通联隧道管理站值班人员,及时报告火情信息。
6、隧道右侧洞壁每隔50米安装有消防箱集成系统,消防箱旁设置报警按钮,箱内配备两把水枪、两盘消防水带、一套水成膜灭火系统、多瓶干粉灭火器。便于后期救援中获取准确信息,更重要可通过语言诱导,更科学高效的自救逃生。
二、隧道内车辆及货物发生火灾时的现场处置
车辆在隧道内行驶时,驾驶员要对隧道长度、车辆在隧道内位置、所载货物的易燃性和灭火方式等情况有基本的判断,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不外丢烟头等易燃物、不外接用电设备、不私改气燃线路,时刻关注车辆起烟、焦臭味、着火情况,一旦发现车辆燃烧或存在起火风险,驾驶员要保持冷静,尽量将车辆开出隧道,无法驶出隧道的,应尽可能停靠在隧道右侧的紧急停车带上或利用惯性靠边停车,第一时间拨打报警救援电话。
1、车内货物燃烧处置方法
普货车辆驾驶员要根据所装载货物性质配备灭火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先将着火的货物卸下,无法卸下时设法使用灭火器灭火。
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易燃、可燃液体、气体及带电设备、固体类物质的初起火灾,但都不能扑救金属燃烧火灾。
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救一般油制品、油脂等火灾,但不能扑救水溶性可燃、易燃液体的火灾,如醇、酯、醚、酮等物质火灾;也不能扑救带电设备类火灾。
二氧化碳灭火器适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资料、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电气设备及油类的初起火灾。
隧道中仅有干粉和水成膜,应尽量自救,同时等待专业救援,切记不可任其自由发展,尽量减少损失。水的冲击、冷却也可减缓燃烧,降低损失,为救援争取时间。
2、发动机漏油燃烧
当汽车发动机发生火灾时,打开车门疏散乘车人员,及时切断电源,如果发动机舱已经开始冒烟并且有火苗从缝隙中窜出,先不要打开引擎盖,以防空气对流加大火势。可拉开锁止扳手,让引擎盖漏一条缝,然后往里面喷灭火剂,等到没有烟雾时方可停止。
3、电路气路燃烧
发生电气火灾时,应尽可能实施断电救火,关闭故障线路的电源开关,应尽量借助绝缘工具来进行。要使用不导电的二氧化碳或其他干粉性灭火剂来灭火,如果附近没有这些器材,也可使用干燥的沙土覆盖等办法灭火。必须注意,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等易导电物质,可能造成短路或使人触电。
4、燃油燃烧
若为燃油起火燃烧,需要切断汽车点火和喷油,可用灭火毯覆盖油箱口等办法来隔绝空气灭火,也可使用干粉灭火器直接对准起火焰根部,必要对着中上部,没有任何效果,用毛毯,沙子等掩盖火源也可能扑灭。
三、隧道内车辆发生火灾时的现场处置
1、车辆在隧道内发生火情后无法驶离隧道,打开车辆危险报警闪光灯,在车后方150米以外设置警示标志。车内人员应迅速下车转移到检修道上,要及时使用隧道内火灾报警按钮、紧急电话,或拨打“119”、“110”等报警电话请求支援。
2、若被困在车内,可果断地用车内消防锤、高跟鞋等一类的尖利硬物体敲击车窗边角进行破窗,迅速逃离着火车辆,不要滞留在车内打报警电话。
3、现场撤离过程中,应提醒其他车辆司乘人员火情发生,观察火势和烟雾流方向,尽量逆向撤离。
四、 隧道内发生火灾先期科学自救
1、当火灾初期具备自救条件时,第一时间使用隧道内紧急报警电话报警、手动报警按钮或用手机拨打119报警,说明火灾类型、地点及行车方向,同时司乘人员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可利用隧道内的消防栓系统、水成膜消防系统、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2、消防栓系统是通过水的降温冷却、窒息乳化作用进行灭火,适用溶水的固体类火情;水成膜系统是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体表面,在冷却的同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干粉灭火器是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止。(本提示仅作为对一般车辆火灾事故的处置参考,不包括危险品泄漏、运输爆燃品等特殊车辆火灾事故)
3、当使用消防栓系统灭火时,先将水带甩开并接入消防栓出水口,安装好水枪头,水带不要打折,站在离火源5米远的顺风处对准火焰根部,逆时针缓慢拧开供水阀进行灭火,供水时水压较大,需注意操作安全。
4、当使用水成膜系统灭火时,先将消防箱内卷盘水管拉出,站在离火源3米远的顺风处,依次打开泡沫阀和供水阀,使用喷管对准火源的根部进行灭火。
5、当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灭火时,从消防箱内取出灭火器,先将瓶体摇晃数下,让里面的干粉尽量保持蓬松状态,随后去掉铅封,拔下保险栓,左手握住喷管,右手用力按下提把,距离火源2米远顺风处使用喷管对准火源的根部行灭火。
五、隧道内发生火情的应急逃生
1.如果经过自救仍无法控制火势,应立即撤离隧道。逃生时用沾湿的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借以滤烟防毒,弯腰低身快速行走。无法及时到达隧道口的,可寻找车行通道、人行通道撤离至对向隧道内,人员尽量在两侧的机电检修槽上面行走,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2.隧道内行驶过程中发现前方火情,如果现场可以通行,车辆应继续向前行驶离隧道,切勿停车观看导致后方拥堵;如果现场无法通过,驾乘人员应该果断弃车逃生,车辆钥匙可留在车内。需要注意的是调转车头逆向驶出隧道的方法不可取,很可能造成通行秩序混乱,引发次生事故,阻碍逃生救援。
3.车内平日可配置手电、防毒面具、纯净水等应急装备,发生火情弃车逃生时可随身携带,切莫盲目呼喊奔逃,避免吸入过多的烟雾和毒气。一旦因火灾造成隧道内供电中断,浓烟导致视线受阻,滞留人员应保持冷静协作逃生,尽量弯腰搭肩低头行走,使用手电继续寻找应急通道逃生。
隧道发生火灾要牢记:
初期火灾,自救为主。
火势较大,逃生为主。
财物可舍,生命可贵。
![](http://n.sinaimg.cn/finance/pc/cj/kandian/img/article_pic05.png)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