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川剑鑫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剑鑫

上海海川剑鑫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剑鑫
2024年04月09日 17:47 21CN

商海辉煌映善心,无私情铸善缘深

——访上海海川剑鑫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奚剑鑫

奚剑鑫,荣誉等身,现担任上海海川剑鑫董事长、中华职教社第七届社务委员会学校改革发展专门委员会副主任、浦东人大代表及民办教育领袖联盟副主席、高级经济师等多重职务,荣获的“民办教育杰出贡献奖”“先进个人”“优秀非公企业家”及“最美扶贫人物”等殊荣,更是对其不懈努力的最好证明。多年来,他以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慈善情怀,执着于民办教育这片沃土,为上海乃至全国的“新上海人”和相对贫困群体铺设了通往知识殿堂的道路。同时,他也积极响应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战略号召,紧随民进中央“彩虹行动”的步伐,深入西部腹地,汇聚各界之力,共同投身于“精准扶贫”的伟大教育事业中。

缘起东南岸,情系大江南

熟知奚剑鑫的人无不赞誉他为非凡之人。他的人生轨迹宛如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洋溢着传奇色彩。他出生于浦东川沙的文化世家,自幼便深受文化教育之熏陶,沐浴在智慧与知识的光辉之中。在奚氏家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从高祖父奚树谷至女儿奚俊莉,已有六代传承者对教育事业矢志不渝,将心血和智慧倾注其中。他们的血脉中流淌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与执着,传承着中华文明的璀璨美德。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奚剑鑫以独到的商业眼光和坚定的信念,勇敢地投身于波澜壮阔的商海之中。尽管商业世界繁华诱人,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教育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成为挥之不去的情结。2003 年,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深厚情怀和崇高使命感,奚剑鑫做出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决定:将做企业多年累积下的财富,毫不犹豫地倾注于他最钟爱的教育事业之中。

彼时,正值浦东新区改革开放之初,吸引全国英才共襄浦东建设之盛举遂成为当务之急。然而,随着外来务工人员如潮水般地涌入上海,教育问题逐渐凸显为社会的一大挑战。为实现“教育公平”,让这些“新上海人”也能就近入学,奚剑鑫以“构建和谐教育”的办学宗旨,以“以企带校、以校促企、产教结合、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主动承担起了这份办学重责。于是,在浦东新区这片热土上,第一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上海海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应运而生。

“责在人先,利居众后。”在那个时代,众多学校的教育收费普遍在每月 600 至 900 元之间,然而,奚剑鑫却不随波逐流,将学费控制在 150 至 250 元之间。尽管有人因此讥讽他的举措为“二百五”,他也置若罔闻,不为所动。他倾力打造了一支由公办学校资深退休教师、中层干部以及新晋潜力教师组成的师资队伍,汇聚了老中青三代教育精英。他们共同致力于提供卓越的教学,以回应奚剑鑫的办学初衷——延续奚家世世代代对教育的执着和热情,践行黄炎培先生的教育思想,将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到更多有需要的人群当中。

“教学乃艺术之殿堂,欲提升培训之效能与水准,必须紧密结合实际,恪守‘实在、实用、实效’之准则,灵活调整教育培养之方略。”奚剑鑫如斯阐述。故而在创办首所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后,他再度扩展教育版图,先后创办了上海浦东新区民办阳光海川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海川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上海浦东新区海川之星幼儿园、上海浦东新区海川剑鑫幼儿园、上海浦东新区张江利生幼儿园等,并缔造了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将各校凝结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面向全国来沪务工生源,致力于让在这片广袤蓝天下成长的孩子们,共同沐浴在同一片温暖、明亮的阳光之下,享受平等而优质的教育机会。

漫长扶贫路,照亮知识窗

深邃的背影,悄然诉说着坚韧与执着的传奇,步履匆匆间,每一步都如磐石般坚定有力,仿佛时间巨匠在沉默的笔触下,勾勒出生命之路的宏伟轮廓。他,一个深深植根于繁华上海的灵魂,一位在学府中汲取智慧、笃定志向的学者,一个跨越千山万水,为了理想和信念在西部大地上不知疲倦地前行的中年人,如同那束穿越风雨、驱散黑暗的光芒,以生命为画布,以旅途为线条,以硕果为色彩,刻画着人生不断进取、勇攀高峰的壮丽历程,也镌刻下时代激流勇进的壮丽印记。

2007 年起,奚剑鑫便踏上了一条点燃孩子们未来希望的征途。分三批全额帮扶贵州毕节等地 81 名贫困家庭学生来沪就读上海开放大学电中大专直通车学历教育,并同时提供技能培训,在学生毕业后,为学生返乡创业搭建平台,择优录用。在安徽、贵州等地,他慷慨捐建了多所希望小学,赠予图书、校服、电脑及体育器材等(共计 300 余万元),还对外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强、层次分明的培训活动(1000 余人次,培训班期 20 余期),更精心策划并组织上海优秀教师、学者组成讲师团,赴中西部地区传播前沿的教育理念(4000 多人次),分享教学方法,为其骨干校长、教师提供了赴上海免费研修的宝贵机会。

同时,奚剑鑫倾力搭建“上海—毕节”教育发展直通车,深化联合办学机制(至今已有上海8 所学校与毕节的 8 所学校进行对接,并开展“1+1+1”联合办学),全额资助上千名贫困学生深造与就业,还与沪上知名企业展开合作,为毕节学生铺通培训、实习与就业之路,推动东西部教育均衡化发展。

此外,他还协助警方迅速解救被传销组织控制的四名毕节市女学生,无偿为毕节市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缝纫技能培训,与贵州师范大学开展文化交流,选拔资助贫困学生,举办 15 场共 4000 多人参加的“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在当今的传承”讲座,并为铜仁、毕节两市培训了近三千名教师。其善行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无数孩子和家庭点亮了希望之光。

真正的“仁”,非金钱所能衡量,而是源于内心深处的大爱无疆。奚剑鑫以无私之心,践行大爱之举,不仅在公益活动中分文不取,更慷慨地将挂职补助悉数捐赠给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自行承担往返上海与毕节之间的所有费用,累计高达三十余万元。这些看似平凡而朴实的文字与数字,却真实地勾勒出了奚剑鑫兴办教育的热血之心。

时光回溯至 2009 年 6 月,奚剑鑫首次踏上毕节这片充满生机的大地上,便与之结下了不解之缘。同年 9 月,他积极响应支援西部“彩虹行动”的号召,义无反顾地深入到贵州铜仁与毕节的山川之间,将满腔热忱化为推动东西部教育均衡发展的坚定力量。2011 年 4 月,经中央统战部和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慎重委派,奚剑鑫赴毕节市教育局(原毕节地区教育局)挂职副局长,与副局长谢祥贵携手并肩,共同肩负起发展职业教育的光荣使命。自此,他以更加坚定的步伐,在这片热土上书写着属于“教育”的故事。

身为地道上海人,奚剑鑫的饮食习惯与毕节当地迥然不同。他对辣食毫无兴趣,更远离烟酒,因此在初到毕节的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他的餐桌仿佛成了一场“西红柿炒鸡蛋”的独角戏,显得格外单调。然而,尽管“融入当地”的过程充满着挑战与不适,奚剑鑫却从未退缩,他步履未停,踏上了走访与调研的新征程。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奚剑鑫深入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中职学校,以及全市九个县(区)的部分职业高中,通过召开座谈会、听取汇报、实地走访、与学生及家长深入交流等多种形式,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了毕节市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以及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况。特别是统一战线“同心·智力支持工程”职业教育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暨中华职业教育社温暖工程毕节项目的实施情况。并倾尽心血,撰写了一份洋洋洒洒、共计 1.2 万余字的调研报告,提出了自己对毕节市教育发展的独到见解和建议,进一步明确了助推该市教育发展的工作思路、目标和措施。

每一次调研之旅,奚剑鑫都需要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驱车数小时,穿越百余里的崇山峻岭。然而,这些艰辛的旅途在他眼中却化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画卷:他看到了生活在这片广袤土地上的人民的淳朴与善良,勤劳与勇敢,他目睹了学生们每天翻山越岭、跋涉数里山路上学的坚韧与执着,也看到了那些破旧不堪、风雨飘摇、学习环境极为恶劣却仍然坚守教学岗位的学校和老师。

这些景象都深深地触动了他的心灵,让他感慨道:“看到西部的落后和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眼神,我深受感动,更加坚定了我为西部地区教育事业提供智力支持和帮扶的决心。”

连年高强度的调研工作,长时间的劳顿奔波让奚剑鑫的身体不堪重负,最终不幸突发脑梗。与此同时,由于他将全部精力倾注于教育事业,导致他的企业也承受了不小的冲击,每年利润损失高达 200 万元。然而,奚剑鑫却从未有过丝毫的怨言和后悔。他坚信,能够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更多失学、贫困孩子有机会接受教育,这才是他人生最大的幸福和追求。

谱写慈善篇,共铸教育光

孔子云:“仁者爱人。”孟子亦言:“恻隐之心,乃人之本端。”墨子提倡“兼爱”,道家强调“积德”,佛教则倡导“慈悲”。慈与善,实乃仁爱之心与济困之举的完美融合,是仁德与善行的和谐统一。奚剑鑫,乐善好施、慷慨解囊,以无私的善行丰富了中华慈善文化的内涵,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7 年,奚剑鑫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的伟大号召,凭借着民进上海市委与上海中华职教社的有力支持,创立了“宏善教育扶贫项目”。他不畏艰辛,亲赴湖南怀化、新晃、永州等九个市县进行深入调研。在那酷暑难耐的季节,他穿梭于山乡之间,遍访贫困家庭,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最终全额资助了 25 名贫困家庭(新晃 10 名初中毕业生)的学生,让他们在上海的电视中专——开放大学直通车上继续深造。这一帮,便是长达五年的关怀与陪伴。

2020 年,上海海川剑鑫教育集团与上海临港科技学校、浦东社会发展基金会三方强强联手,共同启动了湖南建档立卡户贫困学生援助项目,助力 30 名学子赴沪完成了中职教育。时至 2022 年,集团再度出资,全额资助云南怒江、贵州安龙等地的 20 名优秀学生,助其开启五年的求学之旅。并与新晃县职业技术中专学校建立合作,成立了海川班,慷慨提供 20 万元助学金,助力 100 名学子成长;与贡山县就 2024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开设为期 6 天的“沪滇协作”(第一期)专题培训班;与安龙县中等职业学校就人才培养、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学生就业等方面展开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开展“黄炎培职业教育理念”教育教学讲座,进一步推动安龙县职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登高远眺,尽览天地间的壮丽奇观;屹立山巅,俯瞰岁月变迁的无尽轮回。自 10 年前的“温暖工程”,到 10 年后的“宏善教育”,奚剑鑫默默开拓,无怨无悔,拼搏在改革开放的大潮头,拼搏在精准扶贫职教的战场上,拼搏在济贫扶弱、领养辍学孤儿的大道上。正如涓涓细流终将汇聚成浩渺江河,江河不息终将奔赴辽阔大海,奚剑鑫心中的宏愿,便是引领并培育无数有为青年,携手社会各界精英,共筑以“宏善教育”为名的共享平台,让“宏善”之光照亮人心,让“西部教育进步之光”点燃前路。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