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概要:近年来,武汉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态势,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一直以来,武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健康、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将其作为“965”现代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政策支持下,大健康、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发展取得扎实成效,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上市企业:人福医药(600079)、健民集团(600976)、马应龙(600993)、海特生物(300683)、明德生物(002932)、九州通(600998)、武汉凡谷(002194)、黑芝麻智能(02533)、博奇科技(874690)
相关企业:华域汽车车身零件(武汉)有限公司、永利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安波福连接器系统(武汉)有限公司、采埃孚汽车系统(武汉)有限公司、武汉市中晟禾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凯密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武汉建新赵氏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武汉鹏成汽车零部件公司、武汉友芝友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健民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马应龙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九州通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武汉法玛星制药有限公司、武汉田田药业有限公司、武汉新芯集成电路股份有限公司、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武汉市、新质生产力、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大健康
一、武汉市宏观经济分析
武汉位于中国腹地中心,是湖北省省会城市。近年来,武汉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进中提质良好态势,新产业新动能加速成长,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转型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2023年,武汉市晋级“2万亿俱乐部”,2024年,武汉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21106.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2%。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506.82亿元,增长2.6%;第二产业增加值6584.45亿元,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14014.96亿元,增长6.1%,三次产业结构为2.4∶31.2∶66.4。
2024年,武汉市全力以赴扩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1%;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8%。高技术产业投资增势强劲,武汉市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8.2%,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2.4%、4.8%。
2023年末武汉市高新技术企业共有1.45万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494.48亿元。2024年,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6%。生产规模不断壮大,武汉市规模以上工业36个行业大类中,有21个行业产值过百亿元,比上年增加1个,其中,4个行业产值过千亿元。新质生产力加快形成,武汉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8%。
二、武汉市产业结构分析
武汉市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965”现代产业体系(即9大支柱产业集群、6大新兴产业领域、5大未来产业方向)。
武汉各区的产业布局呈现差异化、集群化发展特点,如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汉南区)重点产业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智慧家居、软件及信息技术、氢能、低空经济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重点产业为光芯屏端网、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空天信息、量子科技等。
武汉始终坚持把产业集群培育作为重点工作常抓不懈,不断推动集群蝶变升级。武汉市拥有1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产业集群、4个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级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及2个创新型产业集群,涉及新型显示、信息网络、生物医药、集成电路、汽车等领域。
三、武汉市汽车制造及服务产业分析
湖北是中部地区汽车工业大省,汽车产业位居前列,“汉孝随襄十”汽车走廊闻名于世,而作为老牌汽车工业重镇的武汉,不仅是这条走廊的龙头,也是长江中游汽车产业集群核心, 更是湖北打造万亿汽车产业的承载。武汉汽车产业的主要支柱是东风系合资公司,但随着近几年燃油车销量不断萎缩,武汉汽车工业进入市场调整期和产业转型期,产量持续下滑。
智研咨询专注产业咨询十五年,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