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 报》
作者:梁尔源
每天早晨八点
贴着阳光伸进的臂腕
开始重复一个职场的公式
泡一杯毛尖作沙漏
在一行行黑白字句间洗刷那惺忪的嘴脸
从一条条醒目的标题里
读出一个版图的胃口
担心那些臃肿数字
垒成的n次方
会冲垮一个巨大的堤坝
为了虚构的应酬
长年累月用仿宋体
喂养出一只鹦鹉
春雨翻过秋风
茶杯将岁月泡成了吗啡
长方形的纸质飞毯托着一个定制的灵魂
每天,从整齐划一的菜园里
用老花镜捕捉那只不叫的虫
诗人介绍:梁尔源,微信名:山甲嫡人,出生于五十年代,湖南省涟源市三甲乡人。当过矿工,干过木匠,走过仕途。中国作协会员,湖南省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湖南省诗歌学会会长。曾参加诗刊“第七届青春回眸诗会”。著有诗集《浣洗月亮》,曾在《诗刊》《人民文学》《光明日报》《文汇报》《十月》《星星》《诗选刋》《中国诗歌》《扬子江》《芙蓉文学》《延河文学》等报刊上发表诗歌。
梁尔源的诗歌《读报》以日常读报行为为切入点,深刻揭示了现代人在信息洪流中的生存状态与心灵困境。诗人通过细腻入微的笔触,将每日早晨读报的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张力,以此隐喻现代社会中个体面对海量信息时的迷茫、焦虑与无奈。诗歌不仅展现了报纸作为传统信息传播媒介在当代社会的地位与影响,更深刻挖掘了人们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与情感波动。通过对“版图胃口”、“臃肿数字”、“仿宋体喂养的鹦鹉”等意象的巧妙运用,诗人批判了现代社会对数字的盲目崇拜、对信息的过度消费以及对真实生活的疏离,同时表达了对人性回归、精神自由的深切呼唤。整首诗在看似平淡的日常行为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引导读者反思在信息爆炸时代如何保持独立思考与心灵自由。
《读报》思想内涵
信息时代的焦虑与担忧:诗歌开篇即描绘了一幅职场人士每日早晨读报的情景,但这一日常行为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焦虑。“从一条条醒目的标题里,读出一个版图的胃口”,这里的“版图胃口”不仅指新闻内容的广泛性,更隐喻着信息社会对知识、信息、新闻的无尽索取与贪婪。诗人担心“那些臃肿数字垒成的n次方,会冲垮一个巨大的堤坝”,这里的“堤坝”象征着人类社会的心理防线与理性判断,暗示着在信息过载的当下,人们可能因无法承受过多信息而陷入混乱与失控。
真实与虚构的交织:“为了虚构的应酬,长年累月用仿宋体喂养出一只鹦鹉”,这一句深刻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信息的虚假性与欺骗性。诗人用“仿宋体”代表报纸上的文字,而“鹦鹉”则象征着被这些信息所驯化的思维与话语。人们长期沉浸在报纸、网络等媒体构建的虚拟世界中,逐渐失去了对真实世界的感知与判断能力,最终成为只能重复他人话语的“鹦鹉”。
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虚无:“春雨翻过秋风,茶杯将岁月泡成了吗啡”,这一句以时间的流逝为背景,用“茶杯”与“吗啡”两个意象,形象地描绘了人们在日复一日的阅读中,时间被悄然消耗,生活变得空洞而虚无。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人生意义的追问。
灵魂的自由与束缚:“长方形的纸质飞毯托着一个定制的灵魂”,这里的“纸质飞毯”象征着报纸这一传统媒介,而“定制的灵魂”则暗示着人们在信息消费过程中的被动与束缚。诗人通过这一意象,表达了对现代人灵魂被信息所束缚、失去自由与创造力的担忧。同时,也隐含了对摆脱这种束缚、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读报》艺术特色
意象的巧妙运用:《读报》一诗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如“版图的胃口”、“臃肿数字”、“仿宋体喂养的鹦鹉”、“长方形的纸质飞毯”等,这些意象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富有哲理,能够引发读者深刻的思考与联想。
语言的精炼与生动:梁尔源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语言的精炼与生动,他善于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出复杂细腻的情感与场景。如“贴着阳光伸进的臂腕”、“一行行黑白字句间洗刷那惺忪的嘴脸”等句子,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结构与节奏的把控:诗歌在结构上紧凑有序,节奏明快,给人以强烈的视觉与听觉冲击。诗人通过合理的段落划分与句子安排,使整首诗在形式上呈现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同时,诗歌中的节奏感也十分鲜明,如“每天早晨八点”、“泡一杯毛尖作沙漏”等句子,都带有明显的节奏感与韵律美。
情感的细腻表达:梁尔源在《读报》一诗中,通过对日常读报行为的细腻描绘,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紧密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信息社会的担忧、对真实与虚构的交织、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对灵魂自由的渴望等情感的细腻刻画,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与共鸣。
哲理的深度挖掘:诗歌不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绘与情感的表达上,更深刻地挖掘了背后的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信息社会的批判与反思,揭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同时也表达了对人性回归、精神自由的深切呼唤。这种哲理的深度挖掘,使诗歌在思想性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传统文化的融入:在诗歌中,诗人还巧妙地融入了传统文化的元素,如“毛尖”、“老花镜”等意象,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底蕴与韵味,也使诗歌在表达上更加贴近读者的生活实际与情感体验。同时,这些元素的融入也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
诗评作者简介:史传统,中国国际教育学院(集团)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财经杂志社评论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高级评论员,在人民网人民智作、中国诗歌网等10几家媒体发布文学评论和诗歌作品1000多篇。本诗评由新浪新闻全网独家发布。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