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玉龙雪山》
作者:史传统
玉龙昂首彩云巅,万丈琼姿映暮烟。
冰瀑千重挂玉壁,雪原无垠接碧天。
蓝湖镜映心魂醉,翠甸铺陈画卷妍。
身化飞鸿寻古韵,梦萦圣境意缠绵。
《七律·玉龙雪山》通过描绘玉龙雪山巍峨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之情。诗中展现了玉龙雪山作为纳西族神山的崇高地位,寓含了诗人对生命、理想、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以雪山为媒介,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融入其中,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富有哲理的艺术世界。整首诗主题鲜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由衷赞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领悟,展现了诗人高远的艺术追求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玉龙昂首彩云巅,万丈琼姿映暮烟”勾勒出玉龙雪山巍峨耸立于彩云之颠的壮丽景象。玉龙雪山,作为纳西族的神山,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气势磅礴。诗人以“昂首”二字,赋予了雪山以生命力和动感,使其形象更加鲜活生动。而“万丈琼姿映暮烟”则进一步描绘了雪山在暮霭中的朦胧美,如同仙境一般令人神往。
“冰瀑千重挂玉壁,雪原无垠接碧天”将笔触转向了雪山的细节描绘。冰瀑千重,挂于玉壁之上,晶莹剔透,美不胜收。雪原无垠,与碧天相接,展现了雪山的辽阔与壮美。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雪山的自然景观,更寓含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之情。在诗人眼中,雪山不仅是自然的杰作,更是生命的源泉和力量的象征。
“蓝湖镜映心魂醉,翠甸铺陈画卷妍”将视线转向了雪山脚下的蓝湖和翠甸。蓝湖如镜,倒映着雪山的壮丽身影,令人心醉神迷。翠甸铺陈,如同画卷一般妍丽多姿。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映衬的手法,进一步突出了雪山的壮美与神秘。在诗人心中,雪山与蓝湖、翠甸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美好的世界,让人流连忘返。
“身化飞鸿寻古韵,梦萦圣境意缠绵”,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融入其中。身化飞鸿,象征着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寻古韵,则表达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的决心。梦萦圣境,意缠绵,则展现了诗人对玉龙雪山这片圣境的深深眷恋和无限向往。整首诗以诗人的情感为线索,将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紧密结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既壮美又富有哲理的艺术世界。
诗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手法,将雪山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紧密结合在一起。诗中既有对雪山巍峨壮丽的描绘,也有对蓝湖、翠甸等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既有对纳西族神山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有对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与表达。这些意象和描绘手法相互交织、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整首诗的艺术魅力。
诗中语言凝练、节奏明快、韵律和谐,既符合七言律诗的规范要求,又充满了音乐美感和节奏感。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映衬、象征等修辞手法,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冰瀑千重挂玉壁”与“雪原无垠接碧天”两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与映衬关系;“蓝湖镜映心魂醉”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蓝湖比作镜子映照着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人通过对玉龙雪山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由衷喜爱与敬畏之情,寓含了对生命、理想、哲理的深刻领悟。在诗人眼中,雪山不仅是自然的杰作和生命的源泉,更是人类精神世界的象征和寄托。整首诗以雪山为背景展开了一幅壮丽的人生画卷,让人在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生命的伟大与崇高。
值得一提的是,《七律·玉龙雪山》在情感表达上表现出真挚与深邃的特点。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哲思融入诗中字里行间之中,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郁的人文气息和情感色彩。无论是对雪山的赞美之情,还是对生命的敬畏之感,亦或是对理想的追求之志,都能在诗中找到深刻的体现和共鸣。这种真挚而深邃的情感表达,增强了整首诗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产生共鸣与感悟。
作者简介:史传统,诗人、评论家,中国国际教育学院(集团)文学院副院长,中国财经杂志社评论专家委员会执行主席、高级评论员,人民网人民智作认证创作者,在人民网人民智作、中国诗歌网等10几家媒体发布文学评论和诗歌作品2000多篇(首),累计400多万字。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