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语
凤凰雪球每月进行观察,只要不敲入就可以获得当月的票息。这种现金流入结构与房贷每月还款现金流出的结构高度互补。从数据上来看,购买凤凰雪球还房贷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可大幅降低资金占用率。
我真的十分怀疑:“凤凰雪球这种结构简直就是为了还房贷而生的。"
每月进行敲出观察,只要月底不敲入就可以领稳定的票息,而票息则完全足够偿还展期30年的房贷月供。二者的现金流入流出出现呈现完美的互补关系,简直是为还房贷而生的天选之人。
接下来小刀就用数据给大家严谨分析下用凤凰雪球还房贷的操作可行性。
01主流房贷的偿还方式及期限结构是怎样的?
根据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10月份百城首二套平均房贷利率分别降至3.88%、4.44%,分别较上个月降低2BP、13BP,较去年同期分别回落24BP和47BP。
因此我们可以寻找一款房贷计算器,按照二套房最新房贷利率4.3%计算我们需要的利息支出。因为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更低,因此只考虑每月还贷金额最高的情况下凤凰雪球还房贷的方法是否可行,需要多少成本。
房贷一般分为等额本金和等额本息两种还款方式。等额本息是每月还款金额不变,利息逐月递减,本金逐月递增,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而等额本金是每月要偿还的本金不变,但是利息逐月递减,每月还款数额是逐月递减的。
两种还款方式的主要优劣是,等额本金实际上总的偿还利息额更低,但是等额本金前期要偿还的钱更多,还款压力更大,我们可以用房贷计算器看出二者的区别。
我们这里按照等额本息,100万贷款来计算发现,30年每月要偿还4948元,其中我们支付的利息总额是78.15万元,总的利息支出约为本金的78.15%。
02什么是凤凰期权?购买多少凤凰雪球可以还30年100万房贷的月供?
在经典雪球的收益结构中,我们除了敲入未敲出之外,都可以拿到持有期间的票息。但是房贷是要按月还的,我们要到合同结束才能按照持有时长拿到本金和票息,这显然不能满足按月还房贷的需求。
凤凰雪球相较于经典雪球做了优化,它会每月观察敲出,只要每月观察日收盘价>敲入价,就会按月支付票息.
假设持有到期发生敲入但未敲出,每月我们仍可根据观察日收盘价>敲入线获得票息,到期承担标的同等跌幅。也就是说无论如何,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每月是可以获得一个稳定的现金流的,而这个现金流就可以用来支付房贷。
那么凤凰雪球的票息有多少呢?相较于经典雪球而言,它的票息略有下滑,拿衍选小程序一款挂钩恒生科技的降敲凤凰雪球来看,它的票息每月也仍然有0.79%,如果按年折算我们也可以得到9.48%的票息。
数据来源于衍选小程序
那假设我们有房贷100万,按照我们前文的数据计算,每个月需要偿还4948元,那按照0.79%的每月票息倒推,其实我们只需要购买63万的雪球,就可以负担每月的月供,然后到期后,继续购买新的雪球滚动投资,就可以一直还房贷,更重要的是我们的63万本金其实一直都在。
私募产品需要100w才能起购,但从这我们就推导出一个重要的数据我们用63%的钱就可以覆盖对应的30年房贷月供开销。
03如何科学用凤凰雪球规划房贷还款计划?
那假设我们现在手头有400w,需要购买的房子为500w,该如何合理规划首付呢?
如果不使用雪球,每月的工资及其他收入必然被房贷消耗,但如果科学利用雪球,事实上我们仅仅用这400w就能完成我们的还款计划。
其实我们不难计算出我们可以选择首付200w,贷款300w,然后用剩下200w购买凤凰雪球,用凤凰雪球的票息去贴现每年的房贷开支。
当然如果很不幸,在某个月份凤凰期权发生敲入,结果当月没有获得票息,就产生了现金流的缺口。那这种情况该如何应对呢?最重要的是要留好安全边际:
其实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是我们可以稍微购买多一点的雪球,虽然理想情况来说我们仅需63%的钱就可以覆盖房贷,但我们可以用相当于房贷70%的钱来购买雪球还房贷,这样即便其中一个月没有收到票息,但其他每个月是有结余票息的,可以进行补偿。
第二日常生活中还是要留有一定储备的现金,尽管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最大程度利用资金来帮我们还房贷,但每月的现金流支出还是要预留一定的空间,这样也能抵御一定的风险。
不过也要提醒大家,滚动购买凤凰雪球也要面临再投资风险,主要是凤凰雪球的票息可能发生变动,再入手的标的点位也可能过高导致增加敲入概率。
所以最重要的还是雪球挂钩标的的选择,这不仅与票息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如果入手点位合适的话可以直接从根本上降低敲入概率,如果你也想知道如何选雪球?该什么时候入手雪球?欢迎点进主页私信我。
免责声明本文的数据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和个人投资经历,涉及到的案例均已经过脱敏处理。本公众号对公开资料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 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众号和作者无关。期权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