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要往下流了吗

水要往下流了吗
2024年04月26日 10:30 西政资本

说一下前两天的重要消息。

4月23日晚上,央行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央行在二级市场开展国债买卖,可以作为一种流动性管理方式和货币政策工具储备”,当天早上,财政部已先发文称,“支持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中逐步增加国债买卖”。

市场方面有几种看法:

第一种是目前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债务压力过大,中央加杠杆势在必行,财政部今年也将发行万亿级别的国债,但因中央加杠杆(财政扩张)会存在较多影响,比如国债大量新增发行势必抬升国债利率,加大中央付息压力,同时会挤压私人部门融资空间,导致企业债发行空间收缩(也即资金会虹吸到国债),因此央行有必要扩表并在二级市场大量购入国债。

第二种是央行扩表去二级市场购买国债,可以让财政部有更多的流动性去解决当前的经济增长瓶颈,包括协助平滑地方政府和城投平台的债务,协调或转移支付到地方后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引导资金流向实体、高科技领域等。简单来说就是,央行扩表购入国债,可以通过财政支出的形式宽幅释放流动性,对实体经济提供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第三种是相较于截止今年3月份已突破300万亿的M2(广义货币),央行目前更担心的是居民端和企业端的钱大部分都跑去做预防性储蓄的问题,尤其是银行和保险公司的钱持续大量购入长周期的债券,进而使大量资金淤积在债市并导致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和央行MLF价格倒挂,因此央行目前也有必要通过在二级市场加大购债的表态干预长债市场,让资金更多地流入实体经济。

对于市场上关于“大放水”的声音,央行一再强调,央行在二级市场购入国债并不是QE(量化宽松),更不是财政赤字货币化。还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央行和财政部的表态绝对是冲着货币空转问题来的,比如目前的核心问题就是企业端和居民端都不愿意投资、不愿意消费,由此导致存款额居高不下,天量的货币也始终无法流入实体经济。

更准确地说,目前主要还是信心不足的问题,尤其是民营资本的信心不足。诚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迟福林院长所言,国家已经出台很多具体的政策,但是体制问题没有做大的调整,尤其是制度上还无法给予民营资本相应的保障,由此导致大家心里还是很慌。

最近中央一直在强调“金融强国”,但金融行业却在这一轮强监管之下出现了从业人员集体性的风声鹤唳和胆战心惊,甚至给人一片肃杀之感。人大的吴晓求教授提到,实现金融强国的难度比加入WTO的难度还大,因为这涉及到对法治信用契约和透明度的考验。还有一点,金融强国主要得通过科技强国来实现,因此金融如何去全力支持科技和实业其实更为重要,而目前最让人伤感的事情莫过于投资人和投资机构在创投市场的大规模撤退。

事实上,就当前机构端的业务形势而言,投资人的避险心态其实相当强烈。今年2月份,深圳第二批“20+8”产业基金“管家”名单顺利出炉,但截止当前,涉及高端装备、新材料、脑科学与类脑智能、细胞与基因、数字创意装备的绝大多数基金都无法成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无法募集到资金,其中A股近几年的3000点保卫战引起的一二级倒挂也算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则是私募、信托行业近几年的爆雷潮给投资人造成了巨大的打击。

同样的,在我们目前能做的投资业务中,基本只剩下地方国企和城投平台的项目,包括通过购买债券以及通过信托、基金、保理、融资租赁等产品形式投放债权、股加债、永续债等性质的资金,其中最典型的问题就是,除了国央企和城投类交易对手外(实际上还是依靠政府信用来支撑),投资人和投资机构整体上对民营企业及其项目还是非常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