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的路径变得更加清晰了。
前几天,“风投之城”合肥市的肥西县产城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肥西产城控股”)获得了AAA信用评级。因这个事情属于“城投平台”转向“产投平台”以及“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的标志性事件,因此引起了市场极大的关注。
肥西产城控股是肥西县地方政府的投融资平台,其前身为城投集团,在2021年底前承担着较为单一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职能,转型之后的肥西产城控股主要聚焦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两大主赛道,其中在股权投资方面已构建总规模超700亿元的基金群,并通过股权投资基金实现了对外28个项目的招引落地,其中包括了对亿帆医药、均胜电子、派能科技以及华晟新能源等热门赛道明星项目的投资。
在城投平台向产投平台转型的大背景下,据市场的统计数据,截止当前共有超过300家城投公司作为LP参与到了股权投资业务当中,其中近一年内更名为产业类投资企业的城投公司就达到了200多家。
值得注意的是,城投平台向产投平台的加速转型,有些是为了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并契合股权财政发展方向,还有些是为了符合融资监管政策的指标要求,提高融资能力。具体来说:
一是地方政府从“土地财政”转向“股权财政”的大背景下,城投平台转为产投平台可以加快中国经济增长引擎的更换,让新质生产力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
二是城投向产投转型可以破解传统城投平台的融资限制,包括“3899名单”“央行融资平台查询系统”对名单内城投平台新增融资的各种约束。城投平台退出政府融资平台职能并退出上述名单后,可以通过发行科创债、产业债等新增融资,并可以通过股权投资的方式撬动社会资本和分散投资风险,实现对当地产业发展的帮扶。
很多同行问我们是否考虑全力拓展产投平台的融资类业务,总的来说,我们目前主要有以下几个担忧:
1.我们目前在国企、城投项目的资金投放业务方面一般都偏好1-2年期限的融资产品,而这个融资期限明显跟产投平台的股权投资项目周期存在错配,所以我们的资金退出问题暂时无法看清。
2.我们对国企、城投/产投平台投放资金的收益要求可能远高于产投平台开展股权投资业务的实际投资回报率,尤其是股权投资业务无法解决对我们机构端投放资金的期间(按季或按半年)利息/收益支付问题。
3.股权投资业务存在高风险的特征,城投转产投平台后的团队、投资能力等如果无法跟上市场化的竞争,或者因地方政策、产业规划限制等造成投资失败,则前端融资(包括科创债、产业债)等的偿付存在很大的兑付风险。
鉴于股权投资业务的高风险性,不少同行的困惑在于,城投平台向产投平台转型有没可能更多的是为了满足相关政策的指标要求以提高融资能力?比如按照现行政策要求,城投公司满足“335”指标等要求后就可以被认定为产业类国企,从而提高发债的成功率。
不管如何,城投平台向产投平台转型已变得势不可挡。前几天,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联合出台政策措施,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支持中央企业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重点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此次发布的政策措施中,最让市场关注的是,针对国资创业投资“不敢投”“不愿投”等问题,健全符合国资央企特点的考核和尽职合规免责机制,建立以功能作用为重点的创业投资基金全生命周期考核机制,既要“算总账”,对整体投资组合开展长周期考核评价;还要“算大账”,考核评价以功能作用发挥为核心,兼顾效益回报等要素,不以单纯追求财务回报为目标。
在新质生产力应逐步替代基建和房地产作为中国经济发展引擎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上述新政其实非常应景,尤其是解决了国有资本相关负责人以及社会资本参与股权投资业务的后顾之忧,而深圳在股权投资业务的退出路径等机制的摸索方面,则更值得市场借鉴。
深圳在11月份发布的《深圳市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2025-2027)(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提到,“到2027年底,力争将深圳打造成为新质生产力投融资活跃区、技术和产业并购交易集聚地、上市公司质量提升示范地、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先行地、创新资本生态健康规范先导区;推动深圳境内外上市公司质量全面提升、总市值突破15万亿元;推动并购重组市场持续活跃,完成并购重组项目总数量突破100单、交易总价值突破300亿元,形成一批优秀并购重组案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助力深圳打造有重要影响力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
深圳准备下一盘大棋,其他城市是否也会跟上?
我们认为,“股权财政”时代将马上开启,下一波的时代红利或许很快就会到来。
更多基建、房地产、城市更新等项目的交流与合作事宜,欢迎联系西政财富和西政资本。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