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总算能喘口气了

苹果总算能喘口气了
2024年06月13日 08:30 蔚然先声

作者 | 高凌朗

编辑 | 汪戈伐

6月11日凌晨1点,苹果公司的WWDC大会在Apple Park正式开幕。除了操作系统的例行更新,苹果还宣布了头显设备Vision Pro将于6月28日在中国正式发售。

此外,大家期待已久的苹果AI技术终于发布,苹果将其命名为“Apple Intelligence”。这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或功能,而是一个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总结下来,苹果AI 旨在强调五个核心点:强大的、直观的、集成的、个性化的、隐私的。不过,由于苹果接入了 OpenAI 的 GPT-4o大模型,外界对其隐私性产生了极大的质疑,埃隆·马斯克更是公开批评苹果的隐私安全性。

发布会结束后,苹果股价接连两天大涨。至截稿时,苹果每股股价达到218.7美元,较6月10日上涨了13.25%,市值增加了近4000亿美元,重新超过了英伟达。

一个重要原因是苹果展示的AI能力完全融入了设备体验中。根据演示,Apple Intelligence让用户在不知不觉中依赖于AI带来的体验改变,这为人工智能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看似更成熟的落地方案。

如今,科技行业已经开启了AI变革。分析师郭明錤认为"在WWDC之后,苹果将不再被视为AI产业的落后者。"

随着众多智能设备厂商已经集成了各自的大模型技术,谷歌、微软、OpenAI等科技巨头也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在这样的背景下,苹果的发布会似乎在传达一个信息:他们希望在这一领域实现全面的追赶。

然而,我们认为苹果只是做到了"不落后"。要看到实际的用户体验情况,还需要等上半年的实机体验。

苹果的公开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20亿台苹果设备处于活跃状态,App Store的应用程序总量也超过了178万。

庞大的用户基础和丰富的应用生态,为苹果在AI生态的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强大底气。

事实上,Apple Intelligence并非市场的先行者,因为其多项功能已在其他智能手机厂商的设备上有所体现,例如:

  • 文本重写、校对和总结功能,与微软的Editor功能或谷歌文档的智能编辑功能相似;

  • 图像生成功能,类似于华为的Mojito生成器或OPPO的图像生成技术;

  • 智能助手,类似于三星的Bixby或小米的小爱同学;

  • 跨应用操作功能,与华为的“一碰传”或小米的“快传”功能相似。

我们认为,苹果的优势大多体现在在于其强大的系统整合能力和多设备协同性,最终通过用户体验、隐私、多设备上产生竞争力。

与此时市面上绝大多数“AI手机”不同的是,Apple Intelligence在于其深度整合进操作系统,将功能细分并融入常用应用,而非集中在显眼的“AI专区”,从而在用户不觉察中提供服务。

另外,苹果采用了端侧加云端的双重模型策略。这与主要依赖端侧大模型的三星、荣耀、小米等品牌不同,苹果能够在需要时利用云端算力进行处理。隐私方面,苹果通过可验证的隐私机制确保了安全性,该公司将这套系统命名为“私密云计算”。

值得一提的是,苹果与OpenAI的深度合作是本次大会的一个焦点。更新后的Siri不仅对话更自然,而且能够跨应用执行复杂操作,例如在照片编辑中直接通过语音指令修图,或者将短信中提到的地址添加到联系人卡片上。

至于调用 GPT 的部分,苹果会在用户选择调用 GPT 之前进行询问确认,并会提示 GPT 返回的结果不一定事实正确。

显然,苹果与OpenAI的合作旨在实现AI时代手机标杆。苹果不仅在发展自己的端侧和云端模型,而且在利用第三方大模型进行补充。这种策略有助于巩固其在AI手机设备领域的领先地位。

不过,苹果没有明确指出Apple Intelligence的模型驱动是否来自OpenAI,并且在本次WWDC,也没有透露其背后的具体模型是什么,苹果也称未来有可能将接入更多的AI模型。

苹果宣布这些新的AI功能需要至少A17 Pro芯片的支持,这表明只有最新款的iPhone,即iPhone 15 Pro及其更高版本,才能充分利用这些AI功能。

也就是说,用户如果想要体验最新的AI技术,就需要购买目前最新款的旗舰iPhone。而就在半个月前,苹果在中国市场实施了史上最大幅度的降价,iPhone 15系列降价最高超过2000元,难得使其体现出了性价比,网友直呼“真香”。

今年第一季度,苹果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下降至13.7%,同比降低了19%,这一变化使其跌出了市场前五名。在全球市场,苹果的表现也不如意,本季度的出货量为4920万台,同比减少了11%。

根据苹果2024财年第二季度报告,苹果总营收同比下降4%,其中大中华区营收下降8%,净利润也同比下降2%。iPhone收入同比下降10%。

苹果在手机市场的影响力已不如往昔,曾经彻夜排队和加价抢购的盛况不再。为了重塑其产品的市场吸引力,苹果迫切需要采取新的市场策略,这包括在软件和硬件上的持续创新,打造出“非买不可”的产品说服力。

当然,这里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据网传消息,苹果在国内的AI服务可能会采用百度的“文心大模型”。此前,蒂姆·库克访问中国时,《华尔街日报》曾报道苹果正在与百度协商,探讨为国行版新款iPhone提供AI功能的合作可能性。

对此,许多网友表示担忧,他们担心国行iPhone在AI功能上可能存在不足,并且AI生成内容的质量可能会降低。这种担忧可能会削弱Apple Intelligence在国内市场的吸引力,即便它本身非常出色。

总的来说,过去苹果对AI大模型似乎不太重视,但今年却用将近一半的演讲时间来介绍AI,这表明即便是行业领导者也必须紧跟AI浪潮的大趋势。

虽然Apple Intelligence没有带来巨大的惊喜,但它的出现无疑为苹果在新的科技变革中注入了强心剂。

这个大饼是否可口,恐怕要在iPhone 16系列上市才知道了。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