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武纪的股民们该醒醒了

寒武纪的股民们该醒醒了
2024年12月22日 08:30 蔚然先声

作者 | 高凌朗

编辑 | 汪戈伐

12月18日,国内AI芯片领军企业寒武纪股价突破600元大关,至截稿时(20日)收盘股价已达到675.95元/股,创下历史新高。

寒武纪已成为A股市场第二高价股,仅次于贵州茅台。公司的总市值也冲到2822亿元。

相应的,在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百富榜单》中,寒武纪实控人、拥有28.63%股权的陈天石以32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榜单第140位,财富较去年增长73%,排名上升150位,成为江西南昌首富。

在人工智能概念持续升温的背景下,寒武纪近期成功入选上证50指数,并进入富时中国A50指数备选名单,有望带来超35亿元的增量资金。

作为科创板的明星企业,寒武纪今年以来股价涨幅已超过1000%,但其业绩表现却仍未扭亏为盈。公司2024年前三季度净亏损超7亿元,持续亏损状态引发市场对科技股估值的广泛讨论。

多家券商也提示了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潜在风险。

寒武纪科技诞生于2016年,由曾在中科院计算所工作的陈天石创办,公司于当年推出了全球首款商用智能终端IP——寒武纪1A,但真正让它一炮而红的是与华为的合作。

2017年,寒武纪为华为的麒麟970芯片提供人工智能IP和软件解决方案,使得华为Mate 10手机成为首款搭载AI芯片的智能手机 。同年,寒武纪完成了A轮1亿美元融资,估值达到10亿美元,成为全球智能芯片领域的第一个独角兽公司。

直到2018年末,华为发布了自己的AI芯片,这导致与寒武纪的合作关系发生变化。因此,寒武纪的终端IP授权业务收入开始急剧下降。

2019年,寒武纪终端IP授权业务的收入大幅减少,到2023年这块业务的收入只有不到23.4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自此之后,寒武纪不得不转变业务方向。寒武纪开始更多地关注智能计算集群系统服务,并推出了MLU370-S4、MLU370-X4和MLU370-X8三款加速卡,试图与国内的主流大厂进行适配应用。

寒武纪于2020年7月20日正式登陆科创板,开盘大涨288%,市值一度超过1000亿人民币。

然而,市场对失去华为合作后的寒武纪商业化道路表示担忧,公司股价从上市当月250元/股的高点跌至2022年4月的46.59元/股,降幅高达81.36%。

整体业绩来看,寒武纪自2017年以来已连续7年录得亏损,上市后累计亏损达41亿元。

公司财报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5亿元,同比增长27.09%,但归母净利润仍亏损7.24亿元。其中,第三季度单季营收出现明显改善,实现营收1.21亿元,同比大增284.59%,财报中称营收上涨主要原因是公司持续拓展市场。

作为技术驱动型企业,寒武纪此前始终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

2020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7.68亿元、11.36亿元、15.23亿元、11.18亿元和6.59亿元,远超同期营收水平。高额研发支出导致公司货币资金持续下降,从2020年底的48.75亿元降至2024年三季度末的9.58亿元。

为改善财务状况,寒武纪通过多种渠道筹集资金。

公司上市时募资25.82亿元,2022年又完成16.72亿元定增。此外,2020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累计获得政府补助8.48亿元。同时,公司也开始控制研发支出,2023年及2024年前三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6.63%和8.13%。

对于科技行业来说,无论AI的前景有多广阔,如果不能将产品全面应用于市场并实现盈利,再多的资金也难以为继。

从资本市场角度来看,寒武纪自9月末伴随国庆牛市一路疯涨,股价从212元/股直线上升到11月末的521元/股。

继11月29日寒武纪被纳入上证50指数后,12月4日又进入富时中国A50指数备选名单,寒武纪股价再度一路拔高至12月20日的675.95元/股,三个月涨幅超过200%。根据国信证券测算,仅上证50指数调整就将为公司带来35.67亿元净增量资金。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已有298只公募基金持有寒武纪股票,持股市值约451.77亿元。其中85只指数基金合计持有5176.51万股,占比63.43%。实控人陈天石持股市值已达约738亿元。

然而,也有部分早期机构投资者选择了获利退出。2023年2月以来,包括南京招银、湖北招银、古生代创投等在内的多家上市前股东累计减持超40亿元,减持价格区间在77.03元至266.16元之间。

对此,中航证券和国海证券相继发布风险提示,建议投资者关注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等风险因素。特别是在公司股价快速上涨后,市场回调风险值得警惕。

业务方面,光大证券研究显示,寒武纪在云端智能芯片性能与英伟达、华为海思等行业巨头的产品性能已较为接近,均采用7nm先进工艺制程。公司在智能处理器微架构、指令集等核心技术领域具备自主研发能力。

市场数据也显示寒武纪下游需求持续向好。寒武纪2024年三季度预付款增长543.95%至8.54亿元,存货增长310.85%至10.15亿元,反映出积极备货态势。根据贝恩公司预测,到2027年全球AI相关产品市场规模将达9900亿美元。

目前,根据2024年寒武纪半年报显示,在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中,94.26%来自云端产品线,5.29%来自边缘产品线,其余来自软件和IP授权等,且公司全部营收皆来自境内客户。

客户方面,根据2023年报,寒武纪的智能计算集群系统业务的收入为6.05亿元,主要系公司成功在台州、沈阳实施智能计算集群项目。

显然,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后,寒武纪的芯片产品商业化已经转型更多领域,包括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

要知道,人工智能企业需要掌握开发生态和行业话语权。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要求寒武纪持续进行高投入的研发活动,存在技术迭代失败或研发投入回报率低的风险。

放眼世界,科技封锁和贸易冲突也给寒武纪带来了显著的外部压力,特别是芯片高端化发展的路上仍有不少阻碍。

就公司经营情况来看,寒武纪科技要撑下去的难度不小,目前的资本热度也与公司基本面显著脱节,因此投资者需要更加谨慎。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