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凌朗
编辑 | 汪戈伐
12月24日,药明康德发布《关于WuXi ATU业务事项的进展公告》,宣布将全资子公司药明生基(WuXi ATU)在美国和英国的运营主体全部股权,转让给美国股权投资基金Altaris。
这一决策标志着药明康德在经历了近一年的《生物安全法案》风波后,开始主动调整其业务结构以应对地缘政治风险。本次交易预计将在2025年上半年完成交割,具体交易对价尚未披露。
消息一经公布,市场对其讨论声不断。一种观点认为出售ATU业务是明智的,因为它既能减少亏损又能降低法案风险,是一举两得的策略。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尽管出售ATU业务确保了公司整体的稳定性,但也牺牲了自身估值的潜力,是不得已的自保行为。
无论如何,“壮士断腕”的行为说明药明康德足够果断,知所取舍。长期来看,公司可能要再重新评估和调整其全球业务布局,以适应市场变化和公司战略。
药明康德成立于2000年,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后私有化退市回归A股,于2018年在上交所上市,随后赴港交所上市,成为A+H上市的医药企业。
药明康德的业务覆盖创新药外包全产业链,涵盖化学、生物学、测试等多个业务平台,以及国内新药研发服务。公司在全球有32个分支机构,为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提供服务。
药明康德的CGT业务布局可以追溯至2017年。其通过子公司药明生基在美国费城、英国牛津、上海临港和江苏无锡建立了四大生产基地。
然而,随着地缘政治形势变化,公司开始逐步调整其海外业务布局。2023年3月,药明生基关闭了上海临港生产基地。此次出售美英两地业务后,公司的CGT业务规模将大幅缩减。
具体来说,以药明康德为代表的国内生物技术公司受到了美国《生物安全法案》的大幅影响,该法案限制这些公司与美国联邦政府进行业务往来。
另外,美国在生物技术和医药研发领域具有领先地位,该类法案限制可能影响到国内企业获取先进技术和知识的途径,对国内医药企业的研发活动和创新能力带来挑战。
根据公司2023年财报,美国市场贡献了药明康德261.3亿元营收,约占总营收的65%。尽管美国市场份额占比高,但公司仍选择剥离敏感业务以降低风险。
显然,这一决策背后反映了中国CXO(医药合同外包服务)企业在全球医药研发产业链中的战略调整。
今年1月,美国众议院议员迈克尔·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提交了一份《生物安全法案》草案,要求美国商务部、财政部和国防部对药明康德及子公司进行制裁。9月9日,《生物安全法案》最终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
这也导致药明康德股价从2023年11月的高点93.56元/股一度急剧下跌至36.36元/股。直到12月7日,该法案未能被纳入2025财年美国国防授权法案,药明康德才暂时化解了这一危机。
从财务角度看,剥离CGT业务或将改善公司整体盈利能力。2024年上半年数据显示,CGT业务毛利率为-29.71%,是药明康德唯一亏损的业务板块。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许多CDMO(医药合同研发生产机构)企业的产能利用率不足50%,大量项目仍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例如元生物同期CGT业务的毛利率更是低至-83.42%,这也反映出整个行业的经营困境。
从市场表现来看,CGT业务的发展同样不及预期。
2021年至2023年, 药明康德该业务板块收入分别为10.26亿元、13.1亿元和13.1亿元,增长停滞。2024年上半年更出现19.43%的同比下滑。截至2024年6月末,药明生基在手的64个项目中,仅有2个实现商业化,5个处于临床III期,8个处于临床II期,其余49个均为临床前或临床I期项目。
尽管面临地缘政治的挑战,药明康德在全球CXO行业仍保持领先地位。
目前欧洲、美国和印度共有30多家竞争企业,但在收入规模和产能投入上均落后于药明康德。印度企业虽然具有人力成本优势,但主要集中在大宗和特色原料药领域,创新药研发能力有限。而欧洲企业则因人工成本高企,竞争力受限。
我们认为,医药研发服务外包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广阔。目前,全球多数大型药企包括默沙东、礼来、阿斯利康等都在深化与CXO企业的合作。
虽然剥离CGT业务可能影响公司在该领域的未来竞争力,但从风险控制角度看,这一决策有助于公司专注发展优势业务,维持长期稳定增长。
截至12月26日收盘, 药明康德A股股价为55.51/股,较公告发布日浮动不大,并没有引发市场的强烈情绪。
总的来说,药明康德走出的这一步,让市场与投资者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