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泰康信托: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科技创新现状及实践(上)

国投泰康信托:知识产权证券化服务科技创新现状及实践(上)
2024年07月02日 16:18 金融报在线

编者按:知识产权证券化,是指以知识产权未来预期收益为支撑,通过风险隔离、信用增进、信用评级等方式对债券产品进行设计,再由证券机构在资本市场上出售以实现融资的过程。通过该方式,科创企业能够盘活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拓宽多元融资渠道,纾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近年来,国投泰康信托积极参与发行多种类型的科创企业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助力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为公司相关业务团队研报,以期分享交流。

一、知识产权证券化简介

知识产权证券化,是以知识产权(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所产生的收益构建的贷款债权、融资租赁债权、使用费债权、应付账款债权以及其衍生权益为基础资产,以其产生的现金流作为偿付来源,借助于外部增信(如有),并在此基础上发行结构化金融产品进行融资的一种行为。

知识产权证券化最早出现在美国,且初期主要以版权为基础资产。1997年,美国以英国歌手大卫·鲍伊音乐版权的未来收益为基础资产进行了知识产权资产支持证券首次实践,标志着知识产权与金融结合的第一步。此后,日本、欧洲也相继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探索,基础资产范围也逐渐从版权扩展至专利权、商标权等。

我国知识产权证券化的起步较晚。为了强化资本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并不断引导及推动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发展与落地,我国自2015年以来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整理如下:

二、推进知识产权证券化的意义

1、践行科技强国战略、金融赋能国家科技发展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金融要为经济发展提出高质量服务,明确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作为科创企业融资的创新模式,系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

顶层设计层面,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首次提出“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同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全方位鼓励并支持知识产权融资,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作为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探索,有效嫁接资本市场和金融科技,赋能国家科创实力提升。

2、“知产”变“资产”,有效盘活知识产权的流动性,促进知识产权商业化

根据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24年4月底,全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发行专利有效量为1,973.50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有效量436.15万件,实用新型专利有销量1,220.39万件,外观设计有效量316.96万件,平均每万人拥有136.72件专利。然而,囿于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且其估值不确定、处置难度大,若直接通过知识产权质押向传统金融机构进行融资难度较大,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较好解决了这一融资痛点,可有效地盘活知产资产,激活其融资属性。

3、拓宽中小科创企业融资渠道,降低债务人融资成本

从常规融资角度而言,相较于资产雄厚、历史交易记录较多,自身主体信用评级较高的大型企业而言,小微企业特别是轻资产运营企业囿于自身信用资质较低且资产实力不够等原因,经常面临融资不足、融资成本高阻碍自身发展的困境。而有效盘活其自身知产资产,助力其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难题。与此同时,由于一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往往是多个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池子”,不仅能分散底层资产信用风险,还可以更大效能地“造福”多个中小型企业。同时,通过对接公开市场资金、财政补贴或奖励以及引入第三方增信等方式,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从我司参与的5单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证券化项目来看,通过知识产权证券化补贴后,民营科创企业融资成本不超过1.3%,天津市首单民营知识产权科创票据融资成本不超过年化1.6% 。

另一方面,相较于股权融资方式,知识产权证券化融资避免了融资人可能面临的股权稀释,在解决中小型企业融资困难的同时也保证了其经营话语权和自主权。

4、增强区域竞争力、激发区域创新能力

从宣传意义而言,知识产权证券化可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关注投资于区域内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有助于形成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区域经济特色,同时提升区域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增强区域经济的竞争力。与此同时,也会进一步激发区域内企业对于知识产权和产业创新的重视,鼓励更多的创新和研发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