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网》文/笔尖观察
3月7日,汉桑(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桑科技)创业板IPO发布了上会稿,距离登陆A股市场更近了一步。招股书显示,汉桑科技长期专注于音频相关技术的研发,拥有20余年音频产品设计、研发、制造的行业经验,并在音频领域积累形成了包括高性能音频信号处理和放大、音频传输和音频系统智能化等一系列核心技术能力,建立了公司在音频领域的核心竞争优势。
《笔尖网》注意到,此次IPO,汉桑科技计划2亿元募集资金用于年产高端音频产品150万台套项目,其未来产能将因此大幅增加,但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上蹿下跳”,且其存货中的商品库存占比较高,存货周转率也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未来新募产能如何消化?值得关注。此外,汉桑科技一边巨额现金分红,一边却用2.8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而该公司的业绩增长“脆弱”,可持续性遭交易所问询。此外,该公司的研发费用率落后于同行,其研发成果也少于同行公司。
产能利用率“上蹿下跳” 库存商品占比高 2亿新募产能如何消化?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汉桑科技计划募集资金10亿元,其中2亿元用于年产高端音频产品150万台套项目,3.3亿元用于智慧音频物联网产品智能制造项目,1.9亿元用于智慧音频及AIoT新技术和新产品平台研发项目,2.8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可见,汉桑科技的年产高端音频产品150万台套项目必将增加该公司未来的产品,未来新募资的产能如何消化?值得关注。而且,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不是特别高。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汉桑科技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7.83%、77.51%、46.65%和87.47%,可见,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不稳定。从2021年至2023年,该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出现了大幅下降,而2024年上半年的产能利用率回升是否“昙花一现”?
在汉桑科技的流动资产中,存货的占比不低。报告期内各期末,该公司的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4.2亿元、3.4亿元、2.7亿元和3.1亿元,占当期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9.19%、29.62%、26.4%和23.62%,是该公司流动资产中占比第二大的项目。
更令人担忧的是,汉桑科技的存货中,库存商品的占比最高。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库存商品的账面价值分别为1.1亿元、1.5亿元、1.1亿元和1.3亿元,占其存货账面价值的比例分别为24.43%、41.35%、38.56%和37.98%。
此外,报告期内,汉桑科技的存货的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3088万元、2616万元、2080万元和2502万元,占存货账面价值的比例分别为6.9%、7.17%、7.15%和7.44%,占比呈逐年上升的态势。
此外,汉桑科技的存货周转率远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报告期内,该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38次、2.63次、2.38次和3.13次,同期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率均值分别为5.6次、5.21次、5.77次和5.4次。
同期,汉桑科技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153.62天、138.96天、153.59天和116.47天,同期可比公司的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95.46天、102.94天、92.6天和95.18天。可见,汉桑科技的存货周转天数明显高于同行可比公司的均值。
对此,交易所的问询函中要求该公司说明: 发行人存货周转天数较高的原因及合理性,发行人境外品牌子公司维持较大库存规模、存货周转天数近一年的原因及合理性,产品是否滞销,库龄一年以上存货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充分性。
一边巨额现金分红 一边2.8亿募资补流 业绩“脆弱”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汉桑科技计划用2.8亿元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占该公司募集资金总额的28%左右。
在用巨额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的同时,汉桑科技进行了现金分红。2018 年,汉桑科技的子公司Hansong Holding作出董事会决议,拟进行现金分红9,800万美元;2020年,Hansong Holding 作出董事会决议修改现金分红金额,向Leaping Star 2 Ltd.分红492,479,686.71港元,向王斌分红4,477,088.06港元,向王珏分红497,454.23港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述现金分红已执行完毕。
2021 年 12 月,经 Hansong Holding 董事会决议,向 Hansong Holding 的股东 Leaping
Star2 Ltd.分配利润 16,870,000.00 美元,折合人民币 108,597,990.61 元,截至2021年12月 31 日,上述现金分红已执行完毕。
由此可见,汉桑科技在一边用巨额现金分红,一边用募集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的业绩也正经历着不确定性。
在营业收入方面,2021年,汉桑科技的营业收入是101,872.24万元,2022年增长到138,632.75万元,但2023年下降到103,137.90万元,2024年中期为67,932.44万元。从趋势上看,2022年该公司的营收增长显著,2023年却出现下滑。
2021年,汉桑科技实现净利润10,486.48万元,2022年增长到18,793.87万元,2023年下降到13,616.23万元,2024年中期为11,222.82万元。扣非净利润在2021年只有3,327.99万元,远低于净利润,说明2021年该公司有较大的非经常性损益,可能是一次性收益或损失。
此外,汉桑科技的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波动较大,2021年,该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509.25万元,2022年大幅提升到41,304.88万元,2023年下降到10,153.59万元,2024年中期为9,057.50万元。尤其是2021年现金流为负,可能面临资金压力,之后有所改善但2023年后又下降。
近年来,上市公司在成功IPO之后业绩变脸进而引发股价暴跌等问题引发投资者强烈不满。对此,监管层多次强调对“业绩变脸”等市场比较关注的突出问题会追查到底。
针对汉桑科技2023年度业绩的大幅下滑,深交所在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中要求公司技结合行业情况及自身经营情况等,分析2023年业绩下滑原因,并对业绩下滑风险进行针对性风险提示。
研发费用率落后于同行 研发成果少于同行公司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汉桑科技研发费用分别为5,350.59万元、7,242.42万元、7,425.67万元和3,985.9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25%、5.22%、7.20%和5.87%。汉桑科技的研发费用率总体落后于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报告期内,同行可比公司的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5.61%、6.37%、6.21%和6.54%。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该公司累计拥有99项授权专利,其中境内授权专利78项,境外授权专利21项;其中境内外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合计为44项,外观设计专利合计为12项。
然而,自汉桑科技披露IPO资料以来,有关该公司创业板定位问题就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招股书显示,2020年之前,汉桑科技几乎没有取得发明专利,其发明专利大多是在2020年前后申请。截至2024年7月,该公司发明专利数量远低于通力股份、国光电气等同行可比上公司。
对此,深交所在第二轮问询函中要求汉桑科技说明公司发明专利均于2020年申请的原因,以及专利数量与同行业可比公司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以及公司所在招股书中披露“行业领先”的具体依据。
除了发明专利较少之外,汉桑科技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数量方面也大幅落后于可比上市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通力股份、天健股份、漫步者包括发明专利在内的各类授权专利数量分别为815项、493项和420项,远超汉桑科技的专利数量。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