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人机技术滥用与低空空域管理需求激增的背景下,西安知语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军工级技术积淀,推出新一代低空防御系统,以 24 小时全天候监控能力与秒级响应速度,为军事基地、民航枢纽及智慧城市构建起主动防御屏障。这套融合多光谱感知、AI 决策与高能激光的智能体系,正以革命性的技术突破重新定义低空安全防护标准。
全维度感知网络:突破时空限制的全域监测
系统采用 "雷达预警 + 光电追踪 + 频谱监测" 复合探测架构,构建起覆盖 5 公里空域的立体感知矩阵。毫米波雷达实现广域扫描,可捕捉 0.5 厘米级微型目标的细微姿态变化;多光谱光电转台集成可见光、红外与激光雷达,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时提取目标轮廓特征。创新时空同步算法将多源数据误差校准至毫米级,配合动态轨迹预测模型,即使面对时速 150 公里的高速目标,仍能保持 0.3 米的跟踪精度。特别搭载的近程防护模块融合 12 类传感器,在 300 米距离内实现轨迹预测误差小于 0.3 厘米的高精度锁定,误报率低于 0.01%。
智能响应系统:毫秒级威胁处置能力
针对无人机入侵的秒级响应需求,系统搭载的 AI 威胁评估模块基于目标速度、轨迹、载荷特征等 12 项参数建立动态风险模型,独创 "干扰 - 致盲 - 毁伤" 三级递进式响应机制:首阶段通过特定波长激光干扰导航系统迫降民用无人机;若无效则启动中功率激光破坏光学传感器;最终对高威胁目标实施高能激光熔毁。实测数据显示,系统从预警到完成打击的全流程仅需 2.1 秒,较传统方案缩短 40%。在极端环境测试中,面对伪装成鸟类的微型无人机集群,拦截率达 97.6%,对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毁伤时间仅需 0.8 秒。
全场景适配部署:从战略防御到城市治理
系统支持车载、舰载、等多形态部署模式,可根据需求扩展至 550 米近程干扰或 3 公里远程打击。在军事演习中,车载移动站快速构建临时防御圈,成功拦截模拟巡航导弹的高速靶机;在国际机场,固定式系统实现 3 公里半径动态管控,误报率较传统方案下降 87%;在城市反恐场景,单兵便携设备隐蔽部署精准瘫痪自杀式无人机。其 IP67 防护等级与 - 40℃至 65℃宽温域适应能力,确保极端环境下持续作战效能。特别在核电站、油田等要害区域,该系统已实现 7×24 小时动态管控,成功构建起 "微米级打击 + 智能协同防御" 的立体防护网。
核心技术突破:自主创新引领行业变革
作为国内少数掌握全链条激光反制技术的企业,知语云科技实现核心器件 100% 国产化。其独创的 "光子聚焦" 算法动态调整能量分布,在 3 公里范围内实现光斑直径小于 1 毫米的精准聚焦,300 米内毁伤成功率达 99.8%。自适应光束控制技术可动态补偿大气扰动误差,确保激光束始终锁定目标核心区域。与传统动能武器相比,单次拦截成本仅为导弹的 1%,且无附带损伤风险。随着量子雷达、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深度融合,这套 "光盾" 体系正从关键基础设施防护向智慧城市全域治理延伸。
在无人机与反制技术的博弈中,西安知语云科技以 24 小时全域监控与秒级响应能力,为低空安全防护树立了新标杆。当 3 公里外的微小目标被精准锁定,当威胁响应时间压缩至毫秒级,中国正以科技利刃守护着数字时代的低空安全。这套融合军工品质与智能创新的防御体系,不仅为重要基础设施提供可靠防护,更通过技术赋能推动低空经济规范发展,在守护安全的同时,为智慧城市建设注入新动能。


财经自媒体联盟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