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不白
主编/苏淮
近日,广州银行再次更新招股说明书。除了广州银行,其他4家在A股排队的广东金融机构,也在同一天更新了材料。
作为目前仍在排队的四家广东银行之一,和其他三家一样,广州银行的IPO进展相当缓慢。据深交所官网信息,广州银行IPO受理日期为2023年3月3日,更新日期为2024年6月29日。这意味着,在受理接近一年半时间,广州银行IPO仍未迎来任何新进展。
广州银行前身为广州市商业银行,成立于1996年9月,在46家城市信用社基础上组建而成,大股东为广州金控,背后实际控制人为广州市政府。2023年广州银行的资产规模突破8000亿大关,在英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24年度世界银行1000强榜单中排在第112位。
在IPO长跑中,虽然广州银行成功切割了“问题”辅导机构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但其自身存在的零售业务失速、不良贷款率高企等问题,却是挥之不去的痛。
01
“避雷”普华永道,规避财务信披风险
在看似停滞的IPO表象背后,却也藏着广州银行的苦心经营。
据广州银行最新的招股书,本次IPO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而在2020年7月6日辅导机构国泰君安(601211.SH,02611.HK)发布的《关于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之辅导工作总结报告》中,广州银行选择合作的会计师事务所,为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彼时,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给广州银行辅导的内容,包括财务及内控、披露及监管、新租赁准则等。
此后,广州银行把2020年度、2021年度、2022年度的财报审计,都交给了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然而,随着普华永道卷入恒大集团(03333.HK)财务造假事件,多家上市公司包括银行、基金等金融机构纷纷与普华永道解约,2024年广州银行也加入这一行列。
在2024年4月末披露的2023年年报中,广州银行表示,报告期内,经履行有关监管机构要求的选聘程序,并经股东大会批准,解聘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聘请天职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担任本行2023年度财务报告的审计机构。
不过,同为参与广州银行IPO辅导的中介机构,目前国泰君安仍是广州银行的保荐机构,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也一直都是广州银行合作的律师事务所。
“一般情况下,银行可能会根据审计费用、服务年限、独立性要求等因素,定期变更会计师事务所,改聘并不少见,但也并不频繁。”一位审计机构人士对源媒汇表示。在他看来,广州银行将会计师事务所由普华永道更换为天职国际,与普华永道的“信誉危机”不无关系。
图片来源于天职国际官网
据中国会计师俱乐部相关统计,截至2024年6月30日,A股IPO在审项目数量排名前四的会计师事务所,分别为天健、容诚、立信、天职国际,在审项目数量分别为66个、64个、57个、33个。而普华永道中天,则以6个在审项目排在第13位。
具体来看,天职国际一共有9个主板在审项目,其中有6家已问询,1家提交注册,1家通过,1家(广州银行)已受理。这意味着,上述9个主板项目已有8个成功迈过了“已受理”阶段。反观普华永道中天,主板在审项目只有1个。两相对比,广州银行转所天职国际,迈向“已问询”阶段的概率确实要大很多。
02
仍符合主板上市标准,但上市难度增大
据了解,广州银行IPO采用的是深市主板第一套上市标准。2024年4月,沪深交易所在证监会指导下,发布了《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等多则征求意见稿,大幅提高了主板、创业板的上市门槛。深市主板第一套上市标准中的财务指标也得到大幅提高。
其中,第一套上市标准的财务指标包括:最近三年净利润均为正,且最近三年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亿元;最近一年净利润不低于1亿元;最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累计不低于2亿元,或最近三年累计营业收入不低于15亿元。
图源中金公司相关研报
具体到广州银行,最近三年(2021年、2022年、2023年)的净利润均为正,累计净利润合计104.57亿元。最近一年(2023年)净利润为30.17亿元;最近三年广州银行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742.49亿元,最近三年营业收入为497.2亿元。
可以看到,虽然广州银行最近三年累计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明显不达标,但是从三年累计营业收入指标来看,是符合相关标准的。
在招股书中,广州银行表示,本行已具备业务模式成熟、经营业绩稳定、具有行业代表性等优质企业特征,符合主板的定位要求。
虽然符合深市主板相关上市标准,不过广州银行的业绩不容乐观。据招股书披露,2023年广州银行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分别为160.03亿元、30.17亿元,同比上年分别下降6.71%、9.64%。如此大幅度的下滑,在广州银行历年业绩中并不多见。如果再这样持续下滑,广州银行可能只能选择转板北交所,或者考虑并购重组了。
然而,即使广州银行符合深市主板上市标准,从上市情况来看,银行IPO成功数量正在大幅减少——2022年仅兰州银行(001227.SZ)成功登陆资本市场,2023年、2024年上半年银行IPO成功数量均为0。这意味着,像广州银行这样的城商行,上市难度正在增大。
“银行上市节奏放缓背后,主要是近两年资本市场连续下跌,资金持续流出,A股市场融资能力下降。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放缓了IPO节奏,优先保障硬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其他行业则被延后处理,待市场信心回暖后,IPO才会正常开闸。”星图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对源媒汇表示。
03
押宝消费金融,难成第二增长曲线
值得注意的是,广州银行业绩不振,与其零售业务低迷关系密切。
零售业务、对公业务和金融市场业务,一直都是广州银行的三大主营业务。但作为广州银行业务增长的引擎,零售业务这几年失速明显。
图片来源于广州银行官网2022年末、2023年末,广州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分别为1015.08亿元、860.17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55.08%、46.59%,累计发放信用卡数量分别为572.66万张、618.41万张。
2019年,广州银行实现零售业务收入67.20亿元,占总营收比重首次超过一半,达到50.23%。此后,零售业务一直都是广州银行营收的主要“粮仓”。2023年9月,广州银行董事长丘斌还特别强调,持续深耕零售金融业务。然而,广州银行高层对零售业务的期待,在短期内并未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业绩。
2021年、2022年、2023年,广州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分别为83.28亿元、95.65亿元、99.29亿元,占该行营收比重分别为50.28%、55.76%、62.05%。不过,从同比增长来看,广州银行的零售收入增长呈断崖式下跌。2022年、2023年,广州银行的零售业务收入同比增长率分别为14.85%、3.81%,仅一年时间就下降了10多个百分点。
而从零售业务结构来看,信用卡业务一直都是广州银行零售业的“主心骨”,不过如今信用卡业务发展正面临困局。
在信用卡业务之外,广州银行正在将消费金融业务作为零售金融的“第二增长点”。从业务架构来看,和大部分商业银行不同的是,消费金融中心在广州银行是一级部门,与零售金融管理部、私人银行与财富管理中心等并列,而大部分商业银行只是将消费金融业务放在零售金融条线一级部门之下,足见广州银行对消费金融的重视。
在人事方面,广州银行也在持续加码消费金融。2023年8月,广州银行力邀马上消费金融党委书记杨拥军担任该行独立董事一职;目前广州银行独立董事卢锐,也是中邮消金独立董事。相关高管任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消费金融业务在广州银行零售条线中的站位。
从业绩来看,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广州银行个人消费贷款余额分别为 380.89亿元、312.35亿元和426.17亿元,占个人贷款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1.46%、16.95%和23.08%,增长明显。不过规模体量、在个人贷款中的比重,仍有待提升。
04
资产不良率“垫底”同业银行,仍待压降
零售业务失速,广州银行的对公业务也鲜见亮色。虽然广州银行未披露对公业务具体营收明细,不过从不良贷款成因,也可窥见一二。
广州银行在招股书中表示,“2022 年以来,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增加、行业政策调控、信贷风险事件频发等因素的影响,本行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业、房地产业等部分贷款客户经营不善、资金链紧张,上述客户主要集中在广东地区,并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不足、偿债能力下滑,因此公司贷款中的不良贷款规模有所上升”。
截至2023年末,广州银行已“踩雷”多家零售、地产企业,包括江苏雨润肉类产业集团、三胞集团、苏宁电器、南京源鼎置业、恒大地产、深圳宝能投资集团、潮商集团(汕头)投资、广州粤泰集团、深圳恒信泰富投资等。
在2023年财报中,广州银行提到,将加大清收处置力度,聚焦重点客户和重点项目,拓展不良资产处置渠道,多措并举化解风险贷款。仅在2023年,广州银行就通过第三方转让处置了30.8亿元的不良贷款,并以核销的方式处理了33.72亿元的不良贷款。2023年末,广州银行贷款减值准备余额达到152.25 亿元。
尽管这些举措帮助广州银行压降了存量风险,但其不良贷款率仍处于较高水平,在同业银行中处于“垫底”水平。
数据显示,2021年末、2022年末、2023年末,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57%、2.16%、2.05%,而2023年A股42家上市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平均值仅为1.17%。广州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接近上市银行平均值的2倍。
自2008年开启A股上市征程,历经15个年头,广州银行仍“问题重重”。要叩开A股市场大门,正变得越来越难。
针对零售业务失速、不良贷款率高企等问题,源媒汇向广州银行发去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