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胡青木
编辑 | 苏淮
老字号产品也需要进带货直播间。
12月28日,在直播带货界头部主播辛巴的直播间里,出现了广誉远旗下养生酒的身影。广誉远旗下有两款养生酒,一款名为加味龟龄集酒,另一款就是在直播间出现的远字牌龟龄集酒。在直播推广期间,远字牌龟龄集酒卖了3.6万件,总销售额约为180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上半年,广誉远的养生酒业务仅贡献了1630余万元的营收。而辛巴直播一场带货的销售额,就超过了公司上半年两款养生酒的营收总额。
广誉远承载着近五百年历史,手握多项国家级保密配方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普通大众对广誉远的了解较为有限,在日常产品选购时,鲜少能第一时间想起这个品牌。
不过这次直播带货,广誉远也是“赔本赚吆喝”。
辛巴直播间远字牌龟龄集酒700ml*4瓶的售价为500元,而在广誉远的京东自营店内,同规格的远字牌龟龄集酒售价为1596元。直播间的售价仅为自营店内售价的1/3。由此看来,广誉远这次进军直播带货,更像是借此打开品牌的知名度。
距离2024年3月广誉远被曝出前控股股东财务造假已过去9个月,公司的品牌形象可以慢慢修复,但因造假对投资者造成的影响又该如何修复呢?
利润造假十余亿,影响股民十数万
2024年3月末,由于广誉远信息披露造假,监管部门对其下发了处罚通告。公告显示,在2016年到2023年上半年的7年半时间里,广誉远累计虚增/减的营收数额为9.67亿元,虚增/减的销售费用和利润数额分别为4.43亿元、11.43亿元。
在此期间,广誉远通过向下游商业公司强制压货,即使这些公司并不需要如此多的货物,以人为增加短期销售额,制造销售火爆的假象。同时,公司还滥用“出库即确认收入”的会计政策,即使产品刚出库、销售未实现、货款未全收,也提前确认收入,违反了收入确认的正常条件,包括风险和报酬的转移等,导致会计期间内收入虚增,误导了投资者和利益相关者。
此外,广誉远对销售费用的处理也存在问题。如归属期间不准确或不符合会计准则,进一步掩盖了其提前确认收入的造假行为。
自2023年末第一次收到监管部门的立案告知书以来,广誉远的股价已跌超三成。与2021年时的高点相比,更是跌去近六成。
针对这次造假事件,监管部门不仅对当时的一众公司高管处以50万至500万元不等的罚款,还对广誉远处以800万元的罚款。不过与其财务造假涉及的10余亿利润相比,这些罚款显得微不足道。
2016年1月末时,广誉远的股东户数为1.46万名;到了2021年第三季度,该数字增长至10.83万名的峰值,随后逐步滑落至2024年9月末时的6.54万名。再考虑到造假期间新买入和卖出的投资者,涉及到的股东户数只会比10.83万名高。
财务造假是严重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法律法规,也违背了商业道德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这种行为通过误导性的信息扭曲了市场信号,使得投资者,尤其是信息不对称的散户投资者,难以做出准确的投资决策,从而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不过好消息是,针对这次财务造假,有几家律师事务所已经介入,为符合条件的投资者提供法律援助和支持。
在资本市场,透明度和诚信是基石,它们确保了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财务造假造成的坑,要怎么填呢?
前股东东盛集团留下烂摊子
在2016年以前,广誉远的控股股东为东盛集团。彼时为了解决资金链问题,东盛集团吸引了山西国资委控股的晋创投,并向其承诺2016年至2018年总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低于8.01亿元。若山西广誉远未能达到承诺数额,东盛集团会进行相应补偿。
为完成业绩承诺,东盛集团在业绩对赌期间通过前文提到的压货、提前确认收入和调节销售费用等方式虚增利润,勉强完成了当时的承诺。
随着对赌协议的终止,广誉远的业绩迅速恶化。2020年、2021年广誉远的营收连续下降,2020年至2022年归母净利润更是连续下滑。直到2023年末被立案调查后,才逐步揭示出东盛集团的上述“恶行”。
按照更正后的财务数据,广誉远2016年至2018年的真实扣非净利润总和为2.17亿元,相较于8.01亿元的业绩对赌目标,仅完成了27.09%。
山西国资委作为被骗方,也咽不下这口气。2024年6月,广誉远因业绩承诺补偿问题正式对东盛集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履行合同义务,支付约9.34亿元的业绩补偿款。要知道,广誉远2023年度的归母净利润仅为9000万元,粗略估算,这笔补偿款抵得上公司10年的利润了。
这场诉讼不仅是对东盛集团未能兑现业绩承诺的追责,也是山西国资委在消除历史负担、恢复公司正常运营和市场信誉方面,迈出的重要一步。
根据最新的进展显示,东盛集团旗下的存款已被法院裁定冻结,查封、扣押动产期限为两年,查封、冻结不动产或其他财产权益期限为三年。但东盛集团至少涉及二百余起诉讼,在二十余个案件中被列为被执行人,法定代表人樊军被限制高消费,实控人郭家学持有的东盛集团股权也已被冻结,财务状况堪忧,能否足额支付9.34亿元补偿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目前该案件已组织双方进行了证据交换,但尚未开庭审理。
针对这次案件的最新进展以及对投资者的补偿措施等问题,源媒汇向广誉远的董秘办和证券事务部发送了问询邮件,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更麻烦的是,东盛集团的业绩造假,除了给山西国资委带来了索赔风险,还留下了存货和应收账款等一系列烂摊子。
自2021年以来,广誉远的存货从3.8亿元攀升至7.6亿元,涨了1倍。存货积压之下,存货的周转天数也从379.4天逐步增加至772.8天。唯一的好消息是,彼时东盛集团留下的10.9亿巨额应收账款,在几年的努力之下回来不少。到了2024年9月末,广誉远的应收账款减少至3.8亿元。
山西国资委接手广誉远后,如何在维护中小投资者权益的基础上,妥善处理东盛集团遗留的财务造假和业绩承诺未兑现问题,是当前面临的一大挑战。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