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淅淅沥沥的春雨逐渐减弱,上海的天气也变得晴朗起来。时间也缓缓来到了三月中旬,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年报披露即将拉开序幕。而在此之前,11家上市银行已经陆续公布了它们的业绩,“沪市银行第一股”的浦发银行不出意外地保持了沉默。
回顾那令人震惊的三季度报告,前三个季度的净利润竟下滑了30%,成为同期所有上市银行中跌幅最大的一家。这样的表现在大中型银行的历史数据中实属罕见。其实早在2020年,浦发银行的盈利就开始连续负增长,甚至在2022年,其净利润绝对值低于上市银行行业平均水平。这连续下行的趋势让人不禁对其即将发布的年度报告充满了担忧。
图1:A股上市银行营收、净利润年增长率。
图2:A股上市股份制银行平均营收、净利润(亿元)。
图2备注:①行业平均值为算术平均;②五大股份制银行包括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
回顾往昔,浦发银行曾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规模迅速扩张。特别是其对公业务增长迅猛,一时被誉为“对公之王”,成为股份制银行中的翘楚。
面向未来,新上任的董事长张为忠,在新征程上,该如何驾驶浦发银行在轻型化和重回“对公之王”的双车道上又快又稳地奔跑?恐怕只有精细化管理才是终极之道……
一、对公之王
1990年4月18日,随着国家宣布同意上海市加快浦东地区的开发,这座城市仿佛跃跃欲试,脉动加快了节奏,充满了未来的憧憬。在中国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浦东开发被寄予了厚望,成为改革的旗舰之一。
浦发银行,全称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在这个重要的历史时刻应运而生。1992年10月19日,经人民银行批准,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上海久事公司等十八家单位作为发起人,以定向募集的方式,注册成立了浦发银行,注册资本金10亿元人民币。1993年1月9日,浦发银行在上海市宁波路50号正式开业,从此登上历史舞台。
作为改革开放后上海的第一家本地银行,浦发银行诞生之初即具备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名称更是寓意深远,承载了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历史使命。
1996年,浦发银行开始增资扩股,到1997年,注册资本金已由1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1亿元人民币。凭借新增资金,加速扩大版图,在北京、南京、重庆、苏州等沿江沿海地区和中心城市开设分支行。1999年成功登陆主板上市,募得资金近40亿元人民币。当时上市的银行仅有两家,分别是深交所上市的深圳发展银行(现为平安银行的前身),另一家便是上交所上市的浦发银行。
浦发银行的成长历程,也是一个跟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中国经济的腾飞,银行业迎来了2003年到2013年的黄金十年。从数据上看,2003年到2016年间,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连续年增长率在13%至26%之间。在这个过程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份额更是连年飙升,增长至19%。
图3:2003年以来银行业总资产年增长率、银行金融机构市场份额(%)。
在全国12家股份制银行的飞速发展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民生银行的资产体量一直稳居前列,规模优势愈加凸显,与其他家银行的差距逐渐拉大。至2016年,这几家银行的资产规模纷纷接近6万亿水平。当时,招商银行被誉为“零售之王”,浦发银行与中信银行则被誉为“对公之王”,兴业银行、民生银行分别被称为“同业之王”和“小微之王”。
图4: 2003年以来九家A股股份制银行总资产规模(亿元)。
数据来源:iFinD
二、黄金十年褪去
2014年,中国经济进入结构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传统产业正面临转型升级的巨大挑战,对银行业的信贷需求和盈利能力都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规避金融风险,政府加大了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强化了对银行业的监管,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了整治,对银行业的经营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2014年起,五大股份制银行的盈利能力逐渐分化明显。招商银行勇于创新,从“零售银行”到“轻型银行”,保持着引领行业的经营水平。而在2014年至2016年间,兴业银行杀出重围,最终在总营收和净利润上稳居行业第二的位置,逐渐拉开与浦发银行的距离。相反,浦发银行在2014年至2016年间,净利润水平在第二名位置短暂徘徊后,自2016年开始逐年下滑,最终营收和净利润排名均下滑至第三,并在2021年被中信银行超越,位列第四。截至2023年三季度,浦发银行的净利润水平已跌至9家A股股份制银行的第七位,不仅落后于民生银行,还被平安银行、光大银行超越。
图5:2003年以来五大股份制银行营收、净利润(亿元)。
可见,浦发银行的业绩滑坡早在2016年就已初现端倪。而2014年至2016年恰逢银行业黄金十年的结束,经济步入“新常态”,金融系统开始加强监管。在先发优势、规模优势和时代红利之后,银行业迎来了精细化管理和运营的新竞争阶段。然而,在这场更为紧凑的竞争中,浦发银行出现了明显的掉队现象,其业绩逐年低于其他同水平竞争对手。
这引人深思,浦发银行业绩的下滑是否早已埋下了隐患?而这一趋势是否还会延续?
三、内控短板
2017年4月,一篇名为《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成"壳"公司温床,违规资金超1000亿元》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传播,揭露了浦发银行成都分行涉嫌利用“壳”公司操作烂账的问题。
2018年1月,证监会一纸4.62亿罚单,正式披露了这一造假案件。多年来,浦发银行成都分行为了掩盖不良贷款,采取了编造虚假用途、分拆授信、越权审批等手段,违规办理信贷、同业、理财、信用证和保理等业务,向1493个空壳企业授信775亿元,以换取这些企业出资承担不良贷款。
这一事件给浦发银行造成了约100亿元的不良资产,导致其不良贷款率从2016年末的1.89%上升至2017年的2.14%,远高于同期42家A股上市银行的不良率平均值(约为1.5%)。
此后,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下降幅度有限,绝对值一直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其拨备覆盖率水平也远低于行业平均值,导致其在调整业绩表现时捉襟,无法通过降低拨备反哺利润。成都分行事件客观上增加了浦发银行的风险敞口,对其后续业务发展和业绩表现造成了一定影响。有分析师指出,近年来,浦发银行为了降低不良生成率,主动压低了贷款的收益率,并寻求更好资质、更低风险的客户。
但更重要的是,这一事件体现了浦发银行内控系统的严重不足。
首先,浦发银行内部对异常情况的纠查和关注不足。成都分行在王兵行长的带领下,从高层领导到底层员工共同参与了违规造假,而总部却未能及时察觉。此外,过度追求业绩考核排名,忽略风险控制的教育与宣传,也导致了从业人员的风险意识的不足。王行长的15年扎根成都分行,也暴露了轮岗制度执行不力的问题。
然而,这一事件仅是浦发银行风险问题的集中暴露,而这种系统性问题没有因成都案的揭露而迅速消失。据机构之家统计,2018年以来,浦发银行每年受到监管罚的次数几乎均居于12家股份制银行之首。这些问题的长期存在,对浦发银行的未来发展和业绩表现都构成了一定的挑战。
表1:2018年以来股份制商业银行监管处罚。
这些内控问题的暴露,不仅使得浦发银行的业务风险加大,还直接影响了其盈利能力。长期以来,内控机制的不完善使得银行在风险管理上处于被动状态。管理上的漏漏洞,内控系统的不完善,也会在业务开展中带来增加不良资产的风险,进而又影响了业务增长和盈利水平。这些问题的显现,也在零售转型中投下了阴影。
四、零售转型之困
历史洪流滚滚而过,银行业在经历时代红利期,完成第一阶段的快速扩张后,难再以资本扩张驱动发展,轻型化银行转型开始。零售业务具有更高资本回报率和更小的风险水平,成为各大银行转型的主流选择。
2014年,招商银行率先启动了“轻型银行”转型,以零售为主体、以轻资本消耗为发展路径,开启了一段新的历程。此举引领了银行业的转型浪潮,随后几年内,招商银行不断升级零售战略,由“轻型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型,资产规模迅速扩张,突破10万亿大关。与此同时,兴业银行于2016年提出了“商行+投行”的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其股份制银行的行业地位,资产规模逼近万亿水平。
2016年,其他中大型银行也纷纷加强零售业务,开启轻型化银行之路,浦发银行亦加入了这一行列。2017年,浦发银行明确了“零售保收入、对公调结构、资金去杠杆”的整体策略,致力于加大对零售业务的资源配置,提升零售板块收入占比,同时深化结构调整,推动金融市场业务的去杠杆和优投向。2018年,浦发银行进一步深化轻型化转型,持续推进结构调整,加大低成本负债拓展,促进非利息收入提升。
浦发银行的零售转型、轻型化银行、数字化银行和绿色银行等战略的提出,虽然未体现出领先于行业的洞察力和创造力,但紧跟市场变化,贴合自身业务发展需求,值得肯定。然而,每一步的落地效果才是与其他追求变革的银行拉开差距的关键,这也是公司治理和执行力的体现。
在信用卡界,"三白"是否有所耳闻呢?2017年,浦发美运通白金卡(浦发AE白)与招行经典白、交行白麒麟,齐名为"三白",风光无限。浦发AE白以其丰厚的权益备受信用卡爱好者推崇,被誉为神卡。其提供的权益不仅包括免费接送机、商圈折扣、星巴克礼遇等生活福利,还有免费机票、五星级酒店住宿等超值活动。2017年,浦发银行传来捷报,其信用卡发行量突破2600万张,交易额也达到1万亿元。到了2018年,信用卡发行量更是飙升至3500万张。
然而,尽管声势浩大,浦发银行的信用卡贷款余额在2018年之后并没有出现增长,反而时有下滑,与其他股份制银行相比稍显不足。2017年引领风潮的浦发AE白,也未能将信用卡业务发展成为优势产品。
2023年底,浦发银行官网发布了调整信用卡权益的公告,取消了AE卡的部分权益,而留存的权益门槛也提高到了季度消费需达六万元,与2017年年收入25万元以上的核卡标准相比可谓天差地别。网友们直呼高攀不起,一代神卡名存实亡。
浦发银行的信用卡业务稍显急功近利。通过大量地投入资源,补贴活动权益迅速吸引客流,扩大零售业务规模。然而随后权益的逐步收缩以及消费门槛和审核门槛的提升,表明初始的成本收入并不具有长期持续性。如果这是市场策略,那么在吸引客户之后如何持续留住他们,做大做强信用卡业务,显然是浦发银行没有做好的。
实际上,浦发银行不仅在信用卡业务上面临挑战,整体零售贷款规模的增长也未能突出,不及其个人存款规模在股份制银行中的排位。尤其是在2020年之后,个人贷款利息收入连续数年出现负增长,这在其他股份制银行中是罕见的现象,除了民生银行在2022年曾出现过一次负增长。并且信用卡和零售贷款不良贷款率的数据显示,前期业务的迅速扩张积累了较高的不良资产,这或有可能影响了零售贷款的持续发展。
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浦发银行的银行理财余额排名在前五大股份制银行中落后。观察其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可以发现在零售业务的非利息收入方面,浦发银行的波动较大,这可能反映了其受资本市场波动较大的情况,也暗示了自身运营和管控能力上的不足。
在利息净收入上,个人存款规模的增长虽然不错,但吸收存款的成本相对较高,个人存款平均年利率水平高于其他股份制银行。尽管个人贷款利息水平也不低,但由于规模增长不足,其对利润的正向贡献有限,同时高息贷款也有可能带来更高的风险。
可以看到,浦发银行在积极发展零售业务的过程中,虽然增加了负债端规模,但未能带来相应的增利,表明其精细化运营还有待提升。在业务拓展方面,前期的快速扩张增加了业务成本和风险资产,而后期为了控制风险则牺牲了一定的利润水平和规模增长。此外,服务端存在一定的瑕疵,导致投诉率较高,这对长期品牌形象产生不良影响,也凸显了浦发银行在零售业务中的服务意识和一线人员管理方面还有待提升。
图6:零售业务资产规模对比
图7:零售业务收入相关数据
图8:风险指标变化。
2020年之后零售业务发展出现的明显停滞,或许也与客观环境及业务发展重点分散不无关系。2020年,传统优势项目对公业务在连续几年增长放缓之后,当时的副行长公开表示,浦发银行要重回股份制银行中公司业务第一的地位。
五、转型新征程:精细化管理决定成败
2020年的春节假期格外长,街道也异常冷清。这一年,“三条红线”的规定也缓缓拉开了对房地产行业管控的序幕。
2020年3月,浦发银行对外公布的前一年财报显示,其零售贷款利息收入已超过公司贷款。但同时它的公司贷款余额被招商银行赶超,打破了其长期与中信银行冠亚军的垄断,跌至股份制银行第三的位置。在当年的媒体沟通会上,浦发银行的副行长王新浩表示,公司要重新夺回股份制银行贷款市场占比和增量第一的地位,重塑对公客户生态,打造数字化经营生态体系。
随后的2020、2021年,浦发银行的对公贷款规模超越了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重登股份制银行的冠军地位。然而,2022年被增长迅速的兴业银行超越,浦发银行位列第二。
近年来,浦发银行通过主动调整对公贷款结构,压降不良资产,成功减少了对公贷款的不良资产余额,不良率也逐年下降。然而,截至2022年底,对公贷款不良率仍然高达1.91%,在股份制银行中属于较高水平。
浦发银行立足长三角区位优势,拥有强大的对公资源,寄希望于对公业务的增长也不无道理。今年新上任的董事长张为忠具有丰富的对公业务背景,曾相继担任建设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建设银行公司业务总监。可见浦发银行重回对公的决心。
在2021年的年报中,浦发银行首次正式将“轻型化银行”写进战略目标,重点做强投行、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理财、资产托管等轻资本业务。这也是各家银行自2016年以来转型的主旋律。无论是招商银行的财富管理业务,还是兴业银行的投行业务,都是轻型化的成功案例。可见昔日的“对公之王”浦发银行,既不会放弃对公业务的市场份额,也在坚持顺应时代发展,以轻资本业务为主进行零售、对公和金融市场业务的转型和发展。
然而,无论是抓对公业务的增量,还是坚持“轻型化银行”的主旋律,2020年以来浦发银行给市场交的业绩答卷并不理想。在面对利率下行、风险管控加强、经济结构调整等宏观环境挑战的情况下,仅仅制定战略方向和调整业务结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执行力、优化服务流程、加强人才培养等精细化管理方面的努力,才能避免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再次陷入风险控制和盈利增长的两难境地。
时代洪流裹挟下,芸芸众生大多随波逐流,强时则强,逆势变弱。如做不了抬头看路的领路人,至少也应如坚不可摧的磐石,不屈不挠,始终保持精细化管理之道,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