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283亿元问题性关联贷款该何去何从?东方集团被申请重整

民生银行283亿元问题性关联贷款该何去何从?东方集团被申请重整
2024年06月27日 11:49 机构之家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2024年对于民生银行而言,或许真的是多事之秋。近期层出不穷的事件,让民生银行时常在舆论焦点之下、格外耀眼。

近来,续副董事长、原山东首富卢志强的泛海系问题发酵后;上周6月20日,机构之家发布分析文章《收盘价接近1元!民生银行副董事长控股企业或触发退市风险》,预警民生银行副董事长、原东北首富张宏伟实控的东方集团(600811.SH)在二级市场的风险。

“6月19日收盘后仅有1.22元/股,做为“一字板”跌停股、成交量又无明显放大,恐慌盘尚未出现。一方面,后续由于惯性而继续下探的可能性较大;另一方面,由于接近股价1元的大关,容易引发股民的恐慌心理,产生类似当年“熔断”时的踩踏式下跌风险。”不幸的是,东方集团股价的后续走势,真的按此演绎。连续5个交易日下探,其中6月24日和25日再次“一字跌停”;直到6月26日,才因一则被申请重整的公告而探底收平于0.81元/股;但即使如此,东方集团的股价已连续3个交易日低于1元,日益临近退市的关口!

那么,这则重整公告具体内容如何?后续又将对东方集团、乃至民生银行产生如何的影响?

东方集团被申请重整的背后

公告内容概言之:6月25日,东方集团收到债权人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告知函》,因公司未能清偿东辉公司到期债务,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但具有一定重整价值,东辉公司已向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提交申请启动对公司进行重整的材料,而债务金额为75.23万元。

对于这则公告,昨日市场的态度可能是偏乐观的。一方面固然有大盘反弹收红的因素(上证指数收盘涨幅0.76%,深圳成指为1.55%),但昨日东方集团股价在探底收平的同时,换手率高达14.13%、成交量也急剧放大至近两年来的新高。昨日只有基于对当前风险收益比的认可、对股价后续走势的乐观,才会有如此多的抄底盘涌现。但今日早盘,东方集团股价再次探至跌停板。

东方集团(600811.SH)近期股价走势及成交量一览

图表来源:鑫网通达信

但细究公告内容后,机构之家认为从五方面来看,背后的情况或许并不乐观。

首先,很小的债权主张反映了东方集团的现金流或已到了山穷水尽之地。本次向法院申请重整的债权人黑龙江东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只是替东方集团的哈尔滨东方大厦进行改造及室内装修的施工承包方、而非重量级股东或是银行等债权机构,所欠债务也仅是剩余工程款75.23万元!而东方集团系“当前主要投资和经营现代农业及健康食品、石油天然气及新能源、信息安全、金融、资源物产、港口交通、新型城镇化开发等七大产业,近年来始终位于我国民营企业前100强”,仅仅75.23万元,就难倒了全国民营百强企业,并被提交至哈尔滨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启动重整。

其次,东方集团的现金流致如此境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其报表数据来看,2021年、2022年和2023年,分别亏损18.34亿元、12.14亿元和17.33亿元,连续三年的亏损不断“耗干”着公司的净资产,从195.49亿元下滑至164.31亿元;同时,根据最新的1季报数据,尽管其账上“货币资金”科目尚有25.02亿元,但流动资产128.06亿元、存货67.04亿元、流动负债149.17亿元,资产速动比率仅为40.91%。

第三,东方集团的亏损主要是涉及到了房地产投资的问题,如2023年度房地产子公司东方安颐就因此而亏损18.35亿元,也就是说,东方集团当年的17.33亿元亏损,几乎都是房地产业务所致。从最新的1季报来看,东方集团仅“投资性房地产”科目余额就高达52.08亿元。同时,公司主营的农业及食品业务也遇到了瓶颈、增长乏力。

东方集团(600811.SH)2023年年报经营情况概述

图表来源:公司年报

第四,重整只是形式,而关键是是否有“接盘侠”的问题。银行业做为当前我国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也是各类企业、个人最主要的“债权人”,从银行的风险处置、资产保全工作来看,产生不良后进行债权重整、或是企业资产重整确实是较为常见的举措之一。但重整的关键点在于是否有人接盘,或是出于亲情友情、或是让渡资产等,进而愿意为产生问题的贷款等债权进行承接;又或是直接在股权层面介入、上升到“债转股”。那么问题来了,在当前形势下又有几家,既有意愿、又有实力,来拯救处于塌方边缘的全国百强规模的民营企业?特别是,又是陷于房地产“泥潭”的企业?

第五,本次的申请重整或是只是多米诺骨牌的第一步。东方系做为全国百强民营企业,其负债规模是甚为可观的,最新的1季报来看仅“短期借款”科目就达到69.25亿元。在债务“气球”未被“扎破”前,虽然暗流涌动、但表面还是波澜不惊;当前一旦有了第一个“动手”的人,东方集团还无法偿付仅仅75.23万元的债务,那么博弈层面,这种风险和“脆弱”,势必会迫使其它债权人、哪怕是原本有心“等一等”的债权人,也不得不“卷起来”,正所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势必还有不少诉讼、查封等接踵而至。除非有权威者或实力者出面,否则就像索罗斯的反身理论所言,这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必会走向极致。

在这种形势下,东方集团又“恰巧”在6月26日也召开了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决议,但从会议披露的议案来看,似乎没有关于当前问题的“紧急议案”,从标题来看只有《关于预计2024年度非关联金融机构融资额度的议案》、《关于预计2024年度担保额度的议案》和《关于预计2024年度在关联银行开展存贷款业务暨日常关联交易的议案》这三项议案似乎略有“擦边秋”。近期东方集团是否还会召开专项会议,值得关注。

卢志强的泛海系、刘永好的新希望系和张宏伟的东方系,是民生银行早期股东的主要派系。在卢志强的泛海系问题发酵后,近期张宏伟的东方系的问题突然塌方式爆发,那么业界及舆论不禁要担心,这一最新情况究竟对民生银行有何影响?是否会影响其业绩?

民生银行283亿元关联贷款已出问题

在如今这个“拼爹”较为重要的年代,可能银行也不例外。民生银行在一众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中,其特殊性之一就在于股东中民营企业较多。在经济上行期,或许可以依托股东层面的发展而扩张业务;但在当前的经济结构换挡期,股东层面的风险反而容易拖累银行的经营。

因股东层面的关系,民生银行在业务上关联贷款也较多。根据2023年年报,仅目前已“暴雷”的卢志强泛海系贷款余额就达187.26亿元,而本次张宏伟的东方集团也不逞多让、贷款余额达95.99亿元,仅此两家关联贷款就已达283.25亿元,接近300亿元!

2023年年末民生银行主要股东关联贷款情况一览

基础数据来源:公司年报

事实上,民生银行的关联贷款远不止是上述几家而已。据2023年年报披露,该行年末的关联贷款合计高达856.09亿元。而且,在泛海系当时已问题显现的情况下,同比2022年末的707.43亿元,仍然同比大增148.66亿元、增幅达到21.01%;而同期贷款余额总量同比增幅仅为1.47%!

尽管略显不可思议,但这说明民生银行主要股东的某些意志,已明显“引导”了其业务经营方向,进而主导了其当前及往后若干年的命运。

近期招商银行行长王良也曾提到银行经营的思路的问题,即在净息差下滑导致利息收入下探的情况下,银行要想确保盈利水平就需要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及拨备水平。通俗而言,以往银行经营利润丰厚、能够以利润来覆盖一定程度的风险,但当前净息差下滑使得银行呈现“薄利多销”之态,这时候风险管控或许是决定性的,因为“薄利”覆盖风险将愈发吃力。

2024年1季报A股上市银行净息差及不良贷款率情况一览

基础数据来源:iFind

而从2024年1季报的最新数据来看,民生银行无论是净息差水平还是资产质量情况都是相对堪忧的。该行净息差为1.38%,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排名倒数第10名;同时不良贷款率1.44%,倒数排名第7。后续,民生银行将如何应对当前的关联贷款风险问题?长远来看能否借此多事之秋的契机,化挑战为机遇、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或许是一个有待揭晓的悬念。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