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5日,陆金所发布公告,披露股东持股变动情况。截至公告日,安科技术和平安海外控股分别持有公司约34.10%和22.72%的股份,均为平安集团旗下子公司;Tun Kung持股约17.78%,其股本由Lanbang和Tongjun分别持有56.37%和43.63%。
同日,陆金所董事会收到通知,安科技术与Lanbang、Tun Kung签订协议,修订Tun Kung离岸认购期权。安科技术将从Tun Kung认购173,744,733股,占总股份约10.02%,Tun Kung同时回购Lanbang持有的全部股份。
交易完成后,安科技术和平安海外控股合计持股比例升至约66.85%,Tun Kung持股降至约7.76%。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7月3日,中国平安与陆金所联合公告称,中国平安通过股票分红方式收取陆金所特别股息,持股比例提升至56.82%,触发《收购守则》规定的强制全面要约。对此,中国平安表示,此选择积极正面,显示对陆金所发展前景的信心,同时无意私有化,陆金所将继续维持港、美双重上市地位及现有主营业务方向。
尽管平安声明无意私有化,但随着要约条件触发,这一可能性仍引发市场关注。尤其在经历前三季度亏损后,陆金所在100%担保模式下发力小微企业,能否助力业绩反弹,仍需时间验证。
任职13年,明星高管计葵生离职
2024年11月22日,陆金所控股(LU.N,06623.HK)公告董事会调整。计葵生因个人原因退休,不再担任执行董事及联席CEO;黄玉强因平安集团内部职务调整辞去非执行董事;张旭东因独董任期已满卸任。陆金所控股对三位离任董事的贡献表示感谢,并任命朱培卿为执行董事,郭世邦、刘卉为非执行董事。
计葵生先生毕业于美国明德学院(Middlebury College),获得学士学位。加入平安集团之前,他曾在麦肯锡公司担任董事及台新金融控股公司营运长,拥有超过20年的跨国和本土金融投资经验。因其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创新成就,他曾获颁201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自2011年加入平安集团以来,他在推动陆金所成为中国领先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赋能机构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据悉,计葵生此次退休主要是计划回美国长期居住,这一决定虽然对市场而言不算意外,但对于陆金所而言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图 陆金所原董事长兼CEO计葵生
特别是在陆金所转型的关键时刻,公司的亏损情况尚未见好转,此时作为核心人物的计葵生选择离职,无疑给公司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尽管如此,公司董事会同时作出相应调整,任命现任首席财务官朱培卿为执行董事,平安集团高层郭世邦与刘卉分别担任非执行董事,以确保公司与集团之间的良好协同关系。
朱培卿,陆金所控股的新任执行董事,自2018年起便稳坐平安银行总行财务企划部总经理之位,长达六年之久。并曾在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大华银行及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积累了丰富经验,专长于金融审计、财务管理及风险控制。他毕业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并拥有CGMA等多项国际会计资质。
郭世邦,新任董事,自2024年起担任平安集团总经理助理及首席风险官,他的职业履历中不乏平安银行副行长、平安证券副总经理等要职,小微金融和风险管理经验丰富。郭世邦拥有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并早在1999年便获得了高级经济师任职资格。
另一位新任董事刘卉,现任平安集团风险管理部副总经理,兼任多家子公司董事,擅长于投资风险管理和资产策略规划。他的专业背景同样令人印象深刻,曾在中国工商银行及工银亚洲任职,金融风险管理经验丰富,拥有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
陆金所控股表示,此次董事会调整主要出于正常职务变动,变更后的董事会治理架构持续优化,独董比例符合监管要求,股东协同及小股东利益保护均不受影响。同时,公司将继续依托平安集团的品牌、客户、科技资源和广泛的网络优势,巩固其市场地位。
然而,正如陆金所对计葵生的评价,他对中国金融科技行业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在推动陆金所成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赋能领导者方面的关键作用,难以取代。计葵生的离职对于陆金所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在公司转型尚未完成的关键时刻,这一变动让陆金所的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尽管公司通过新任命尝试保持稳定,但陆金所能否在新的领导团队带领下扭转亏损局面,顺利实现转型,还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
营收和净利润双降不及预期,资产质量恶化
陆金所成立于2011年,凭借P2P业务迅速崛起,一度跻身中国非传统金融机构市场的领军地位。然而,随着2019年监管政策收紧,陆金所开始全面去P2P化改革,并于2020年成功登陆纽交所。至2021年,陆金所的P2P业务几乎全面清零,转型方向逐渐聚焦于与银行合作的融资担保模式和消费金融业务等多元化领域。2023年年报显示,陆金所在当年第四季度完成了100%担保业务模式的全面转型,试图以此开辟新的增长路径。
然而,尽管陆金所转型动作频频,其近三年的财务表现却不尽如人意,各项关键指标持续大幅下滑。资产规模、贷款未偿余额、新增贷款额、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全面萎缩,逾期率居高不下,贷款风险持续增加,使得这家曾备受瞩目的金融科技公司陷入困境。更为严峻的是,经历重要董事高管变动后,曾被高管们寄予厚望的“U型复苏”尚未显现,市场信心难以恢复。
从资产规模和贷款总额来看,陆金所的持续下滑尤为显著。总资产在2021年达到峰值3604.33亿元后一路下跌,到2024年9月30日,仅为2064.49亿元,降幅高达42.72%。贷款总额的表现更加惨烈,从2021年的巅峰值2149.72亿元下降到2024年9月30日的1113.71亿元,下降幅度达48.19%,几近“腰斩”。这种下滑趋势的根源主要在于新增贷款额的锐减。
图 陆金所2020年至2023年总资产和贷款。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新增贷款额的骤降尤为显眼,标志着陆金所业务扩张的乏力。从2021年的1643亿元下降到2024年9月30日的505亿元,降幅达69.26%。新增贷款的大幅萎缩直接导致了贷款规模的持续缩水,这不仅抑制了陆金所的收入增长,也显著影响了其盈利能力。
图 陆金所2020年至2024年9月新增贷款。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随着贷款规模和新增贷款的下降,陆金所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也双双下滑,并在2024年出现大幅亏损。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623.89亿元下降到2024年9月30日的182.35亿元,缩水超过七成。同样,净利润从2021年的167.09亿元的巅峰值一路下滑,到2022年腰斩至87.75亿元,2023年进一步下降超九成至10.34亿元。截至2024年9月30日,净利润直接亏损22.85亿元。
图 陆金所2020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净利润的大幅下降主要源于贷款损失准备的激增。自2021年贷款总额和新增贷款额开始下降以来,不良贷款率持续攀升,迫使陆金所大幅增加贷款损失准备。2021年的贷款损失准备为66.44亿元,同比增长一倍,到2022年激增至165.5亿元,同比增幅接近2.5倍。尽管2024年9月30日贷款损失准备降至86.92亿元,但仍高于2021年的水平,而此时的贷款总额和新增贷款额已不足2021年的一半。
图 陆金所2020年至2024年6月贷款损失准备。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资产质量方面,逾期率指标持续恶化。从2021年第三季度的逾期天数(DPD)30+拖欠率1.9%和DPD90+拖欠率1.1%快速攀升,到2023年底分别达到6.9%和2024年一季度的4.4%。尽管之后有所回落,到2024年9月30日分别降至5.2%和3.2%,但仍高于不良贷款率的3%~5%监管红线。
贷款结构的调整同样未能缓解压力。随着陆金所转向普惠贷款100%担保模式,一般无抵押贷款的逾期率有所改善,到2024年9月30日,DPD30+和DPD90+分别降至5.5%和3.4%。然而,有担保贷款的逾期率却不降反升,到2024年9月30日,DPD30+和DPD90+分别攀升至4.5%和2.5%,达到历史新高。
图 贷款总额的逾期天数(DPD)30+拖欠率(%)和贷款总额的逾期天数(DPD)90+拖欠率(%)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图 一般无抵押贷款(DPD)30+拖欠率(%)和一般无抵押贷款(DPD)90+拖欠率(%)。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图 有担保贷款(DPD)30+拖欠率(%)和有担保贷款(DPD)90+拖欠率(%)。
数据来源:陆金所财报。
整体来看,陆金所的核心运营指标和资产质量问题已形成恶性循环。尽管公司尝试通过调整贷款结构和转型模式来改善局面,但成效尚未显现,其未来能否走出困局仍存诸多不确定性。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