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曾经风光一时的雪松信托陷入了经营困境,近日,中国信托业保障基金(下称“信保基金”)的介入,是否能为这家信托公司带来转机?
雪松信托全称雪松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江西省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成立于1981年,注册于江西省南昌市。2019年,雪松控股成为信托公司新的控股股东,公司正式更名为雪松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雪松控股曾被誉为“广州第一民企”并跻身“世界500强”,其崛起速度异常快速,从2015年的593亿元营业收入到2016年飙升至1570亿元,再到2017年的2210亿元,2018年公司成功进入“世界500强”榜单,并连续四年保持。
而从2021年开始,雪松信托就出现资金危机。
2021年4月,在金虎339号、347号等多个信托产品的兑付截止日,雪松信托并未如期完成兑付;此外还有投资人爆料,雪松信托不承认兑付协议书,涉及27个项目,逾期本金多达38.09亿元。
尽管面临兑付困境,雪松信托并未停止发行新产品。2021年,其官方网站上竟发布了超过160款产品,总规模高达200多亿元,然而不久后,产品便陆续出现问题,无法按约兑付。
2022年2月,雪松信托再次出现延期兑付。
2023年5月,广州市公安局黄埔区分局发布通告,雪松控股旗下的广东圆方投资有限公司等公司,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已正式被立案调查并采取查处措施;已对主要涉案嫌疑人张某等人实施了刑事强制措施。此外,为保障案件顺利推进,公安机关已对涉案的各类资产采取了查封、扣押及冻结等必要措施。
2024年10月28日,该案在广州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因为案件复杂,涉及违规理财产品超过350只,连续庭审了5天,一共近50个小时才告一段落。在这场庭审中,雪松控股实控人张劲、财务总监李婵娟等十九人,被指控涉嫌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背信运用受托财产、妨害作证等罪名。
回头来看,雪松信托的这场暴雷在雪松控股快速崛起时期就埋下了伏笔。在业绩快速增长的背后,雪松控股涉嫌利用融资性贸易,又称供应链金融,进行拆借融资。雪松控股在供应链中利用皮包公司之间的应收账款进行融资,而这些皮包公司多为空壳,通过开票空转流水,将债权项目包装成理财产品销售至全国各地,最终引发暴雷。
2024年12月中下旬,信保基金受地方金融监管部门邀请,已经与江西省有关部门对接,调研内容包括雪松信托目前情况和化险工作等。
据媒体报道,早在2024年年初甚至更早,雪松信托便开始了风险排查和摸底工作。2024年1月11日,公司发布了清产核资项目的招标公告,包括审计服务、资产评估服务和法律服务。然而,这一系列程序性的摸排工作并未能阻止雪松信托的经营困境进一步恶化。
2024年,雪松信托的管理层曾两度推出降薪方案,试图通过削减员工薪资以缓解经营支出压力。先是5月份抛出全员降薪方案,但遭到了绝大部分员工的反对而夭折。
此后,在工作专班的协调下,公司又推出了新的“三定”方案,即定岗、定编、定员,全员“竞争上岗”。在新“三定”方案中,额定岗位只有199个,而在职员工超过400人,意味着一半员工将在竞岗之后失去工作。然而,由于决策机构主要人员变动和公司流动性问题,这一方案也未能实质执行。
雪松信托的经营困境不仅体现在员工薪酬问题上,更核心的是其流动性枯竭。据公司员工透露,由于所有产品账户都被投资人起诉冻结,只要有资金进来就会被优先执行,导致公司无法维持正常的经营运作。此外,大股东目前基本无法履职,相关案件正在审判过程中,这无疑给雪松信托的未来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然而,信保基金的介入也并非一帆风顺。据雪松信托内部员工透露,此前有关部门曾经就雪松信托的化险向中国信保基金申请过借款,但未有后续结果。此外,雪松信托目前还面临部分离职员工的劳动仲裁甚至诉诸法庭的问题,这可能会给公司未来埋下一笔巨大的应付账款。
面对如此困境,雪松信托的未来究竟何去何从?引入新股东进行重组还是破产清算?在当前背景下,寻找接盘机构并不容易。同时,如果引入股东无望,自身债务和流动性又无法化解,那么破产清算将成为不可避免的结局。
4000520066 欢迎批评指正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