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兄弟家族企业二次IPO:家族治理困局与行业龙头的资本博弈

三兄弟家族企业二次IPO:家族治理困局与行业龙头的资本博弈
2025年04月01日 13:22 号外商业

2025年3月,时隔14个月,浙江胜华波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胜华波”)这家家族企业再次高调宣布重启上市计划,保荐机构从安信证券更换为海通证券,并完成辅导备案。

这一举措,迅速引起市场关注,胜华波是借政策回暖“赌一把翻身”,还是真正脱胎换骨?

在2024年1月,胜华波成为当年唯一一家IPO被否企业,其内控缺陷、财务矛盾等问题被监管层“精准狙击”。如今随着2025年A股IPO市场回暖,截至3月底,沪深北交易所已有约20单撤回项目重启,监管层强调“科学合理保持IPO常态化”,为胜华波提供了契机。

但是,胜华波的IPO,此次真的能成功吗?

1、首次IPO被否的“三宗罪”

2024年,胜华波上市失败,而其核心原因在于家族治理与财务运作的深层次矛盾,这些问题至今仍是其二次闯关的最大障碍。

根据招股书显示,胜华波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在股权上,王上胜、王上华、王少波三兄弟直接和间接持股100%,通过胜华波集团持有公司60%股份,剩余40%由三人直接平分。

并且,公司的管理层也呈现家族化,董事会9席中4席为家族成员,女儿任董事会秘书、女婿任总经理、儿子任副总经理,决策层沦为“家族会议”。

在2024年冲刺IPO期间,上交所曾质疑其内控制度有效性,认为家族成员同时担任“裁判员”与“运动员”,中小股东权益保护机制缺失。

公司内部存在财务矛盾,左手分红,右手圈钱。

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累计分红3.05亿元(占同期净利润的69%-88%),资金流向房地产投资(7800万元)、购房(4133万元)及家庭支出;但IPO同期却计划募资9.02亿元,其中5亿元用于补流,被指“用股东钱填家族窟窿”。

而且公司的现金流和利润背道而驰,2022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仅1.56亿元,占净利润的40.65%,远低于拓普集团等同行;应收账款余额8.9亿元,占营收近30%,且因北汽银翔、华晨汽车破产导致坏账高企。

此外,公司的第一大供应商商骞顺贸易实控人为胜华波子公司前员工,关联交易披露不完整引发利益输送质疑。

并且,招股书显示存在未全员缴纳社保公积金的情况,进一步暴露内控漏洞。

2、新能源汽车浪潮下的“隐形冠军”

虽然公司的内部问题重重,但胜华波的行业与技术实力仍然给IPO提供有力支撑。

在多个细分赛道上都是行业龙头,2022年国内雨刮器市占率24.6%(第一),全球座椅电机份额19.22%(第一),客户覆盖上汽、一汽、吉利等国内车企,以及佛吉亚、麦格纳等国际零部件巨头。

坐稳行业龙头,胜华波的业绩也是一涨再涨,2020-2022年营收从19.28亿元增至31.94亿元,净利润从1.92亿元飙至3.85亿元,2023年预计净利润同比再增58.73%-77.57%。

而公司的电机契合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成为通用、大众等车企的供应链核心。

此前,胜华波在2024年11月至12月两次增资,注册资本从3.66亿元增至3.91亿元;2025年1月获得温州市国金公司等机构超8亿元融资,用于产能扩张,应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

3、二次闯关IPO,仍未解决根本问题

胜华波此次重启IPO采取了一系列整改措施,但家族控制等根本问题仍未解决。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5年3月,原董事张新、徐宇舟等4人退出,新增刘术红、杨涤等6名外部董事,试图淡化家族色彩。

并且,在股权方面引入温州国金、瑞安产业基金等国资背景投资,增强财务稳健性。

然而,王氏三兄弟仍通过胜华波集团持股60%,直接持股40%,100%控制权纹丝未动。从内部来看,股权依然没有任何改变,且关键岗位仍由家族成员把持,如王佳佳(王上胜女儿)留任董事会秘书,治理独立性存疑。

在外界来看,胜华波IPO困局折射出中国家族企业的集体焦虑——既要借助资本扩张,又难舍控制权。其成败将成为检验注册制下监管逻辑的试金石。

而监管方面的关注焦点则是,如何能否证明家族控制不影响决策独立性?现金流与利润背离是否改善?应收账款风险是否充分披露?补流需求是否与过往分红矛盾?

如果,依然是上市后维持“家天下”模式,可能引发中小股东用脚投票,导致估值折价。

不想做出改变,二次冲刺IPO,胜华波估计依然难逃被否的魔咒。想要打破“家族IPO魔咒”,需做出更彻底的改革。包括稀释家族股权,建立外部制衡机制;剥离家族成员对经营层的控制;通过第三方审计验证收入真实性,强化坏账计提披露。

但王氏三兄弟,舍得将股权让步吗?从二次IPO来看,不乐意。

胜华波的二次闯关,既是中国家族企业资本化路径的缩影,也是注册制下监管与市场博弈的典型案例。政策回暖不等于放水,资本市场需要的是“透明治理”而非“新瓶装旧酒”。若其无法证明“脱胎换骨”,即便上市,也可能沦为又一个“资本泡沫”。

这场豪赌的结局,将取决于王氏家族能否真正打破“家天下”的执念。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