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强联手:长城汽车携手宇树科技深化智能布局!

强强联手:长城汽车携手宇树科技深化智能布局!
2025年03月30日 17:46 Ai科技网

在今日(2025年3月30日)闭幕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25)”上,长城汽车首席技术官吴会肖宣布,公司已与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宇树科技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合作标志着长城汽车在电动化与智能化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再迈关键一步,双方将共同探索工厂自动化、汽车智能化等场景的技术革新,为中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合作背景:智能化浪潮下的强强联合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电动化、智能化的深刻变革。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加速从“电动化”向“智能化”转型。在此背景下,长城汽车近年来持续加码技术研发,2024年财报显示,其营收达2021.95亿元,同比增长16.73%,净利润同比增幅超80%,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而宇树科技作为国产机器人领域的代表企业,凭借运动控制与机器人本体技术积累,已在国内工业自动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此次合作恰逢长城汽车“2025战略”推进关键期。根据此前规划,长城计划到2025年实现全球年销400万辆目标,其中80%为新能源车型,并累计投入千亿元研发资金,聚焦智能化与低碳化技术。与宇树科技的合作,正是其“绿智潮玩”战略中“认知智能化”方向的重要落地举措。

合作内容:分工明确,瞄准两大核心场景

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工厂自动化汽车智能化两大场景展开深度协同:

  1. 工厂场景:机器人替代高风险劳动宇树科技将提供运动控制技术与机器人本体解决方案,用于长城汽车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例如,在焊接、搬运等重复性高、危险性强的环节引入机器人,提升效率并保障工人安全。吴会肖指出,此举旨在“将员工从非结构化但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未来,长城徐水生产基地或成为首批应用试点。
  2. 汽车场景:提升车辆运动控制能力在汽车端,长城汽车将基于宇树的技术,开发上层应用系统,增强车辆的自主控制与动态响应能力。例如,优化新能源车的能量管理、智能驾驶的底盘协同等,为用户提供更安全、舒适的驾乘体验。

战略意义:技术互补,加速生态构建

对长城汽车而言,此次合作填补了其在运动控制等底层技术领域的短板。吴会肖强调:“宇树的专精能力与长城的场景化开发结合,将形成‘1+1>2’的效应。” 这也与其“全栈自研”战略形成互补——通过外部合作快速切入细分技术领域,同时集中资源攻坚核心模块。

对宇树科技而言,与头部车企合作意味着技术落地的规模化机会。宇树相关负责人表示,汽车场景对可靠性、精度的严苛要求将推动技术迭代,而长城全球化的产业布局也为未来拓展海外市场奠定基础。

影响:智能化竞争进入深水区

此次合作折射出汽车产业竞争的新趋势:从单一产品较量转向全产业链技术生态的整合。近年来,比亚迪、蔚来等车企纷纷通过跨界合作强化智能化能力。例如,比亚迪呼吁行业“拒绝透支性营销,回归技术本位”;中兴通讯则提出“利用本土化场景定义芯片能力”。长城与宇树的合作,正是这一趋势的延续。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并未因电动化而放弃燃油车市场。吴会肖坦言:“燃油车技术投入将持续,以兼顾全球多元市场需求。” 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既保障了短期现金流,也为长期转型预留空间。

未来:从技术到生态的持续突破

根据规划,双方合作成果将于2025年内逐步落地。长期来看,这一合作可能延伸至更多领域:

  • 具身智能:将机器人技术与车辆深度融合,例如开发可辅助用户的车载服务机器人。
  • 智慧物流:结合自动驾驶与机器人调度,打造工厂内部物流的全自动化体系。

此外,合肥等地近期设立百亿级未来产业基金,重点支持智能机器人等赛道,政策红利有望进一步催化合作潜力。

结语

长城汽车与宇树科技的战略携手,不仅是两家企业的技术联姻,更是中国汽车产业智能化升级的缩影。在“双碳”目标与全球竞争的双重驱动下,通过跨界协同攻克核心技术、构建开放生态,将成为车企突围的关键。正如本届百人会论坛主题所言——“夯实电动化,推进智能化”,长城的这一步伐,或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范式。

0条评论|0人参与网友评论
最热评论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