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顶中国首富背后,许家印最大的“难处”是什么

登顶中国首富背后,许家印最大的“难处”是什么
2017年09月18日 23:35 反做空研究中心

港股恒生指数今早高开0.59%,随后上涨突破28000点,午后继续上涨,创28个月新高。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1.27%,报28159.77点;国企指数涨1.16%,报11195.98点;红筹指数涨1.94%,报4446.55点。大市成交1119.55亿港元。

沪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沪股通净流入25.89亿,创13个月新高 ,港股通(沪)净流入6.04亿;深港通资金流向方面,深股通净流入19.06亿,港股通(深)净流入7.95亿。

中资券商股集体上涨。中信证券涨8.54%,报18.3元;海通国际涨5.37%,报4.71元;国泰君安国际涨6.83%,报2.66元;第一上海涨4.63%,报1.13元;中国银河涨5.55%,报7.23元。

内房股集体上涨。富力地产涨10.31%,报20.65元;远洋集团涨8.26%,报5.77元;合景泰富涨5.23%,报9.25元;华润置地涨7.54%,报27.1元;世茂房地产涨5.28%,报17.56元。

汽车板块集体上涨。意达利控股涨13.74%,报0.149元;五龙电动车涨13.43%,报0.38元;信邦控股涨7%,报4.28元;比亚迪股份涨9.39%,报61.75元;吉利汽车涨7.71%,报22.35元;广汇宝信涨5.71%,报5元。

其中内房龙头中国恒大公告大派350亿期权红包,今日高开高走,今年以来累涨487%,市值3717亿港元。由于近期中国恒大股价不断创出新高,恒大董事长许家印身价水涨船高,福布斯最新数据显示,许家印以388亿美元的身价成中国新首富,略高于第二的马化腾,以及第三的马云。

  数据反映,许家印身价上升17亿美元至391亿美元,位居全球第十五名,超越身价约为387亿美元的马化腾及马云。

  近日内房股价气势如虹,恒大股价亦节节上升,现涨5.8%,报28.3港元,创历史新高,成交13.44亿港元。

  至于去年福布斯中国首富,万达集团的王健林,经历近月出售资产和减债后,排名跌落至第四位。

香港内房股为啥涨的这么帅?

今年香港的内房股涨幅爆表,恒大中国涨453.83%,融创中国涨432.77%,雅居乐涨226.93%,碧桂园涨216.86%,龙光地产涨208.87%…… 

其实老早就知道港股的地产股便宜,好长时间,很多地产股的PE都在5倍甚至更低,低估程度类似A股的银行。 

由于地产的几大龙头基本都在广东,所以也经常听闻他们的大名。中间也参与了一次港股的地产股投资,收益寥寥,后来认定该行业属于衰退型行业,也不再关注了。没想到,这一次,竟然错失了如此一个大牛市。 

现在准备做点总结,看看他们是咋涨上去的,希望对后期投资有些指导意义。 

股价是咋涨上去的? 

价格P=每股盈利EPSⅩ市盈率PE 

价格P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每股盈利,另一个是市盈率。由于企业分红,不会影响EPS和PE,所以企业分红是额外的收益。 

如果同时等式两边同时乘于股权数,则变成: 

企业市值=企业净利润Ⅹ市盈率PE 

以融创中国为例,2012年净利润为26亿元(人民币,后文不做说明均为人民币),2016年净利润为25亿元,企业净利润基本未变。企业股价在2012年末为6元(港币),2016年末为6.45元(港币),涨幅也寥寥。

看企业PE,2012年平均值为3.35,2016年为5.29,多年间维持在5倍左右,整体收益也一般,前复权涨幅仅为25.8%。我也是在上述时间段参与地产股投资,所以收益寥寥也很正常。 

观众们注意啦! 

2017年,股价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随着房价上涨和销售量增加,股价迎来戴维斯双击。2017年上半年,融创中国净利润同比增长1470%,企业估值PE均值,由2016年的5.29,攀升至13.84,目前为32.4,较2016年估值中轴上涨了513%! 

原来赚钱的大头来自市场情绪风——估值提升! 

从融创中国的前复权月线看,2016年11月份,股价才启动暴涨模式,进入戴维斯双击阶段。 

企业估值为啥会上升呢? 

港股市场也是机构投资者为主,市场理性程度远超过A股,否则恒生指数不会40多年间,PE绝大多数时间在10到20之间徘徊。

机构们怎么看待房地产估值的呢? 

房地产无疑不是新兴行业,拿地、盖房、销售,多少年来变化并不大。国内政策调控频繁,租售比持续超过国际警戒线,房地产企业普遍高负债,资金链紧张等,造成市场要求的风险溢价也较高,给予了极低的估值。例如2008年恒大一度传出资金链接近短链,后来与周大福、淡马锡等机构签订了高息对赌协议,方才引进资金渡过难关。 

融创中国2012-2017年上半年财务数据(单位:亿元/%) 

仍以融创中国为例,该企业2016年营业收入比2012年增长70%,净利润增长13%,期间每股累计分红0.73元人民币,相比6港币的单价,年均分红收益率大约是4%。 

此外,该企业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逐年波动下降,说它衰退实不为过。对这样一个企业,市场给与5倍的PE应该也不算低。 

但是,好戏开始啦! 

高成长点燃市场情绪 

继2016年净利同比下降25%之后,2017年融创各月销售额均保持同比快速增长态势,最低的4月份同比增速也达到79.5%。与此同时,毛利率开始回升,类似有色金属涨价对股价的刺激,地产股开始了嗨皮的上涨! 

未来呢?如果业绩加速或者维持高增长,估值应该还有提升空间,否则走势可参考历史。 

并不孤单的上涨 

上表是几个知名房地产企业2012年以来的利润同比增幅情况。绝大多数时间,几个地产之间的利润涨幅大小保持同步。业绩与下面这张新房价指数的走势基本雷同,时间上稍微滞后。只是万科最为稳健,融创波动最大。 

2015年开始的这一波房地产上涨,比较突出的特点就是上涨快、一二三线全面暴涨(好像牛市最后一波)。在这样的背景下,谁房子买得多,谁赚的多,管理层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很难分辨出来。 

目前支持房地产股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市场集中度持续攀升。 

房地产服务机构中国指数研究院发布的报告显示,销售规模靠前的房地产百强企业占据的市场份额在近几年大幅跃升,对应的市场份额从2012年时的28%上升至2016年的40.8%。过去一年,百强企业的市场份额上升了4.7个百分点,增幅远高于2015年度的1.1%。基少还从网上找到一张表格,也能形象展示市场集中度的变化。 

于是,市场认为,后期即使整个房地产市场规模不变,甚至萎缩,龙头企业仍能依靠市场份额的提升,获取10%-20%的年度业绩增速,PE可以稳定在10-20之间。 

未来真的这么完美吗? 

最让基少难过的不是没有拿住当年的地产股,而是有一只港股ETF,年初折价17%,但是却没有察觉到。

今年以来,它净值上涨了91.61%,股价上涨了121.68%。它就是标智港股内地地产(代码2839,目前停牌)。另一只类似的ETF为力宝专选中港地产(代码2824),今年以来净值上涨69.82%,目前可交易。

恒大在减速

从今年上半年的合约销售情况来看,恒大已经不是全国老大,虽然它去年才坐上了这个位置。今年前六个月,恒大实现合约销售金额2440.9亿元,略逊于碧桂园的2889.1亿元。“我们当过老大了,在这之后再盯这个目标没意义。”夏海钧说,不过他话锋一转,又说起:“把别人的权益放在自己这边是没用的。”这话有火药味,2017年上半年,按权益销售额口径统计,中国恒大在全国地产企业排名第一,达到2291.6亿元,超过碧桂园。

“恒大今后不会再强调合约销售第一,权益销售第一,利润第一。”夏海钧强调,针对此次战略调整,夏表示,中国恒大一贯的低成本和高周转模式不会变。“房产是面包,我们是厨师,土地就是面粉,恒大前些年拿了最便宜的面粉。”夏海钧对此颇为得意。作为中国目前最大的“地主”,中国恒大现有2.76亿平米的土地储备,这些土地的原值不过4576亿元,平均楼面地价1658元/平米,其中72.6%的土地位于一二线城市,27.4%的土地位于三线城市。众所周知的是,自去年年初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了新一轮的上涨周期,恒大的项目售价也随行就市的发生了上扬。根据夏的介绍,恒大项目平均售价自去年的8800元/平米,已经涨至超过1万元/平米。“这多出来的1200元/平米就是利润。”夏海钧表示。

▲中国恒大总裁夏海钧代表恒大交了一份历史最好的业绩报告

许家印兼任母校武汉科技大学管理学教授,不少人认为这是个虚名,毕竟许教授是学冶金出身的,也未曾在公开场合谈论自己的管理之道。但当你仔细研究这家公司时,会发现它确有一些独特的管理经验。例如,由于全国型房地产企业管理半径很长,很多公司选择对区域公司充分放权。但中国恒大采用紧密型集团化管理模式,集团直接把控上马项目、规划设计、材料供应、招投标、预决算、工程管理、质量管理、销售、交楼等各个环节,区域公司的角色只是执行实施。这种模式当然贯彻起来很难,今年恒大集团需要同时管控开发的20层以上楼宇就超过8000栋。但这催生了恒大的标准化运营,在夏海钧看来,还没有哪一家地产公司在这方面可以超过恒大。它只有三条产品线,份额5%的高端系列——恒大华府,份额70%的刚需产品系列——恒大绿洲、恒大雅苑等,以及份额25%的旅游地产系列——恒大金碧天下。这些产品分布在全国223个城市,但每一个同名的楼盘看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恒大另有一独特管理模式,被许家印视为保持长期高速增长的法宝——目标计划管理。“管理学上,通常目标管理和计划管理是两个独立章节,恒大将两者合一,恒大的计划都是带有目标性的。”许家印在今年年初的内部讲话中说。

在恒大集团内部,有一个在地产界独特的部门——管理及监察中心,最初这个部门只有10个人,但现在已近千人,而各地区公司也设有综合计划部,两级部门统一形成了多级项目计划管理体系,这个体系主要负责的是维持项目开发的高速周转。根据恒大方面介绍,该公司对于项目计划把控细化到每一周,确保拿地之后的半年内开盘销售,除非遇到严重的不可抗力,否则开盘时间是死命令。

恒大要变的是高杠杆和高负债的发展模式。在今年以前,很少有人能说清楚恒大究竟借了多少钱,因为它有高额的永续债。根据2016年年报,归属于永续债持有人的净利润超过了归属于公司股东的。直到7月初,恒大宣布已在6月赎回全部永续债时,人们才了解到,这个“隐性债务”的规模为1129亿元,它的消失令中国恒大的全口径净负债率(含永续债)急速腰斩。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恒大目前仍是一个高杠杆企业,可能连夏海钧自己都认为高得有些不正常,它的净负债率为240%。夏海钧表示,一年后要将净负债率降到140%,两年后降到100%,三年后降到70%,此后中国恒大将维持这样的“正常公司”负债率水平。

实际上,恒大上半年的净利润原本可以更多,这家公司以非常低的价格,将万科的股权出售给深圳地铁,亏了70个亿。当然,正如许家印所说,“做的都是愉快的事情”。众所周知,恒大地产集团正在推进借壳深深房的计划,集团总部也已经搬迁至深圳。夏海钧透露,评估机构正在对恒大地产的土地资产进行重估,资产重估后的价格将决定恒大地产上市时的估值。相关工作推进得非常顺利,该公司将在不久后迎来第三轮的战略投资者,这轮融资的规模在300亿~500亿元间。待此次融资完成后,恒大地产将正式向证监会递表。

当然有很多人想参与到中国最大地主的生意中,恒大地产拥有主动选择权。它的股东名单群星闪耀,包括中信、中融、华信、深业集团、山东高速、深圳广田等,均是实力央企、国企、大型金融机构及战略合作伙伴。

值得注意的是,A股借壳上市的是恒大地产集团,而中国恒大已经拥有了地产、金融、旅游和健康四大板块。近几年,中国恒大一直在进行多元化的尝试,它陆续“死磕”过快消和金融,但快消业务最终被剥离,金融业务则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现在,符合扩大内需、消费升级方向的旅游是恒大的重点方向。

2016年,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发展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国内70%的主题公园处于亏损状态,20%持平,只有10%实现盈利,约有1500亿元资金套牢在主题公园投资之中。这种局面在万达与融创的交易中,也能看出端倪。根据最初的交易结构,万达计划按注册资本金定价来出售万达城项目,以至于项目可售面积的均价只有一千多元/平米,如此估值方式难免让人觉得,那些需要长期持有的主题乐园是个“大坑”。

但恒大也在推进主题乐园计划,即恒大童世界,并且一下子就是15家。一季度,恒大旅游集团考察了全球28个主题乐园,最终选定了33个游戏项目,该规模将是迪士尼的1.5倍。

恒大童世界会是全球唯一的全室内主题乐园,这显得很魔幻,恒大可能需要盖一个非常大的穹顶,人们穿过入口,大概会像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但这些主题乐园将消耗巨额的投资,没有顶的上海迪士尼投资额是55亿美金。中国恒大没有对外披露主题乐园项目的商业测算,不过许家印显然非常看重童世界,今年1月,他亲自参加了项目方案研讨会。也许,这个掌握了近1.5万亿资产的人,只是想制造一些快乐。

作者:似曾相识81、王芳洁

来源:雪球、中国企业家杂志(ID:iceo-com-cn)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