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10月宏观经济数据: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还在,怎么办?

三问10月宏观经济数据:资产泡沫和金融风险还在,怎么办?
2016年11月15日 10:34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李晓丹 “我估计后面几个月房地产投资的增速可能还会略有加快,或者说保持这个势头,不会明显下降。” 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介绍10月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时,这样回答记者的提问。来自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的记者提出的问题是:最近一个多月里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全国的房地产投资比上个月还是快了0.8个百分点,怎么评价这个数据?

今天上午公布的几项重磅宏观数据有升、有降、有持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与9月份持平;1-10月全国固投增速8.3%,比1-9月加快0.1个百分点;民间固投同比增长2.9%,增速比1-9月加快0.4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0%,比9月下降0.7个百分点;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6%,增速比1-9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

《经济观察报》11月4日发布的19家机构参与的“经济观察报月度观察”调查结果,与10月的这一组宏观数据是基本一致的:CPI涨、信贷降,货币不缩紧、基建靠财政。对于未来宏观政策的趋势,参与调查的机构普遍判断:货币政策不会出现市场担心的收紧,财政政策是基建投资的主要支撑力。

毛盛勇在当天的发布会上表示,在一系列组合政策持续作用下,国民经济延续了三季度以来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的发展态势,生产需求基本平稳,就业形势稳中有好,市场供求有所改善,“三去一降一补”成效不断显现,新动能加快成长,积极因素继续增加。

不过,面对稳中有进的10月宏观数据,仍然有很多问题要问。

对于10月宏观经济数据,市场在看到固投和民间投资回升的同时,也对消费回落背后的经济下台阶、收入放缓有所担忧,尤其是抑制资产泡沫和防范金融风险在10月28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被重点提及,这对于一边要调控一边避免掉头向下的房地产投资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消费为什么低于预期?

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1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8%,)。

对于消费数据的下降,毛盛勇给出的分析是,主要的原因是去年的基数原因。他举例说,就汽车销售这一项,拉低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0.5个百分点,所以这是最主要的因素;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房地产销售回落也带来一些家具、家庭用品销售的回落。

“值得注意的是收入下降对消费的不利影响,如果消费增速继续放缓,那明年经济将承受更大的下行压力。”招商证券张一平认为,相对于基数和汽车消费等客观因素,长期因素对消费的影响更大,经济下台阶过程中,居民收入增速不断放缓,今年以来居民收入增速持续低于GDP增速,这对消费开支也造成不利影响。

工银国际的报告则指出, 10 月消费放缓,表明消费情绪并不牢固。

上个周五,“双十一”的网络销售再次破了记录,但是标普的报告给出的解读是,中国购物习惯向网络购物转变的趋势将会持续,中国实体零售商将面临增长乏力的局面。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的网上零售增速24.9%,2015年的增速是31.6%。

尼尔森的中国三季度消费调查发现,消费者信心指数在第三季度出现分化,一二三线城市均出现信心提升,二线城市上涨尤为明显,从二季度的105上升至110。四线城市的消费者信心较上季度稳定在107。

引起尼尔森注意的是,二三线城市的消费者信心的显著提升主要得益于当地就业形势回暖,使得消费者对未来收入有了更好的预期。今年上半年,绝大部分二线城市GDP和投资增速快,高于全国平均。

近期大蒜价格快速上涨,毛盛勇认为大蒜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两个原因,一个是由于天气原因,种植面积减少,导致大蒜的供给或者产量减少,从而导致供需失衡,推高了大蒜的价格。二是也不排除一些资金在里面有炒作的行为。

在经历了投资刺激下的消费过热,而后逐步摆脱物价下行走势,低于预期的消费数据正在从侧面印证着经济结构调整的艰难。

固投能撑多久?

“地产销售增长与集中网签及提前购房有关,后续仍将继续回落。”申万宏源首席宏观分析师李慧勇如此点评10月的房地产销售数据。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固定资产投资总体增速维持稳定,主要原因在于房地产投资的拉动。

从10月开始,房地产调控政策频出,而销售数据并未出现预想的明显下滑。10月地产销售增长26.4%,较9月回落7.6个百分点,但仍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10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6.6%,增速比1-9月份提高0.8个百分点。

固投对于稳定当前宏观经济的作用不言而喻,但是随着房地产政策的收紧,这对固投走势产生的影响也不容小觑。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认为,广义上房地产库存依然偏高。“今年以来,在稳增长和季节性因素带动下,商品房存销比从年初7.3个月降至9月的5.1个月。”姜超说。

毛盛勇在发布会上表示,从10月份的数据来看,房地产调控政策取得了初步成效,估计后面几个月房地产投资的增速还有可能会略有加快,或者说保持这个势头,不会明显下降。

从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在投资增速上扬的同时,到位资金增速却出现全面下滑,这也成为下一阶段固定投资的隐忧。

方正证券宏观分析师杨为敩就表示,目前房地产销售已经出现边际回落,房地产投资存在比较大的脆弱性,未来房地产投资是比较大风险点。

中金的报告表示,房地产调控影响将滞后显现,商品房销售正加速回落

宏观政策怎么调?

李慧勇认为,明年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保增长仍需基建发力。

工银国际的报告也表示,国内经济实现短周期反弹后,未来宏观政策仍需保持审慎,托底政策仍需延续、偏宽松的货币政策仍需保持。

不过,10月的信贷数据则低于预期。10月新增贷款6513亿元,其中住户中长期贷款增加4891亿元。也就是说,信贷的增长主要动力还是居民按揭贷款,而中长期贷款还处于收缩状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认为,从过去3年平均数看,10月新增贷款还是比较多的,这说明金融保持了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在企业投资企稳后给予了相应的资金支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副主任表示,为了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居民信贷、房地产企业信贷均将有所收缩。

李慧勇认为,企业中长期贷款同环比出现明显回落,占比也明显下滑,但上个月出现暴跌的票据融资本月又大幅反弹,显示企业进行长期资本投资意愿的改善并无持续性。

1-10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2.9%,为连续第二个月回升。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产业中,工业民间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增长2.6%,加快0.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5.4%,回落2.8个百分点。

10月28日,央行发布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要抑制资产泡沫、防范金融风险。宏观政策是否也到了调整拐点?

邓海清认为,央行货币政策流动性拐点已至,经济仍然维持稳定增长态势,而房地产市场投资和价格仍维持上行,2016年的通胀中枢应会显著高于2015年。

李慧勇认为,年内政策将以落实和巩固前期成果为主,显著收紧和放松的概率都不大。

“目前短期流动性比较充裕,为了不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央行将继续利用逆回购、MLF等工具锁短放长,一方面稳定短期利率,另一方面弥补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长期流动性收缩。”苏剑说。

中金的报告表示,随着房地产调控推进,工业品供应偏紧的局面可能会有所改观,加上明年消费可能会放缓;商品价格回升并未推动企业投资和融资需求恢复,不会明显改变资产荒格局。

10月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由6.6778升至6.7641,一个月期间人民币累计贬值1.29%。同时,外汇储备余额3.12万亿美元,较9月下降457.3亿美元,收缩规模较大,仅次于1月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未来仍面临一定的贬值压力,尽管贸易顺差仍维持在接近500亿美元的水平,但近期贬值幅度略大,引发资本外流短期提速。

“未来一段时间,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保持适度流动性为供给侧改革营造松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维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和缓解当前人民币贬值预期形成的冲击将至关重要。”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财经自媒体联盟更多自媒体作者

新浪首页 语音播报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